搜索
丁洁芸的头像

丁洁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6
分享

书法之益

一笔一画,岁月静好。在周末的闲暇时光,我坐于窗前,与笔墨交流。最近,我临摹的是清朝梁诗正的行书字帖。有关行书之美,人们大抵推荐“二王”书法,也建议习赵孟頫的。不过,我父亲对于我习谁的字帖,倒是宽容,尽管他自己是按传统路子走过来的。

父亲说:“当你走进行书殿堂,你会喜欢上它的。”父亲是练习了几十年行书的人,每天从不懈怠。或许,有人会纳闷:不就是反复练习点横竖撇捺折提钩,有那么奥妙无穷吗?八年前,我也以为练字太枯燥乏味,对父亲每天伏案书写很是不解。我在心里想:这么个有趣的老头,怎么就和中国字较量上了?

后来,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竟然也练起了书法。这八年来,前三年我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被父亲嫌弃,我是越练越没信心。于是,我在心里嘀咕:我又不想当什么书法家,干嘛“逼迫”我练这个?更何况时代不同了,现在不都是电脑打字吗?可是,就在2020年底,我突然对字的书写有点感觉了,尤其手握毛笔的时候,发现笔锋是有它自己法度的。突然的开悟,彻底改变了我以前被练字的状态。书法,它是活的!

父亲曾经说过,在不懈习字的基础上,看帖也是重要。熟读一个字的笔锋走向和转向,并做到心中走笔,才会在日常习字中自然运用。父亲又和我说:写行书,要让笔锋保持弹性。看着我每天的习字,父亲有时批评、有时鼓励。他最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小芸囡,书法是陪伴你到老的良师益友。”原来,父亲是给我找了一个陪伴。父亲说,“练习书法,与名利无关。”

如何让一个字写得不偏不倚、稳重大方,父亲这几年的书法心得,就是练习太极势,这样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太极势书写,犹如太极拳法,有柔有刚,有缓有疾,笔锋在无形处不逾矩又力透纸背。“方寸之间,笔墨抒情”,这或许就是父亲几十年如一日书写的乐趣所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