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欣潘的头像

董欣潘

网站用户

诗歌
202511/06
分享

董欣潘:遇见(诗八首)

杜鹃花



花朵工于传播和繁殖

承担着生生不息的天职

九寨沟的杜鹃花

素有“花中西施”之美誉

即使身处高寒之境

也会应时而开,自享其美

那朱红、鹅黄、淡紫、嫩白的花色

飘逸出缕缕清香,醉了春风和游人

我久闻她芳名,来得却不是时候

我溜连于高山、湖泊和滩流

并不曾遇见过她的美

十月的山风寒凉,紧缩我身心

却放大我的想象力




枯叶蝶



枯叶蝶栖息在树枝间

一片枯叶展翅飞成蝴蝶

在峨眉山我见过它

一种枯叶叫枯叶蝶

如果它不动,即使近在咫尺

我也无法指认其真伪

万物都有伪装的天性

生命需要多重保护的能力

因此蝴蝶才变身为枯叶

在寂静的时光里飞




遇见



巴山村的祥珠卓玛说

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藏人,即使

木板当手套

轮胎作护膝

牛皮贴身穿成衣服

头顶烈日和风雨

也要以等身长的虔诚之心愿

一路匍匐,膜拜心中的佛

用身体去丈量大地

关照生命的自觉和卑微




许愿



总是那样,在最需要安静

和祥和的地方,人们趋之若鹜


仿佛蜂拥而入的是菜市场

此起彼落的买卖声

而不是庄严肃穆的信仰


她双手合十,匆匆忙忙俯下身

在正襟危坐的法像面前

       像一个犯错的孩子

一脸茫然,又不知所措




秋天的海子



我曾在五花海遇见秋天的美

那些层林尽染了秋色,深厚而博大

秋日的景况时而平铺,时而重叠

最称心与如意的当属一些海子

水波粼粼,泛起金碧、墨绿与青翠的光泽

仿佛天降的翡翠

秋天在这里有别致的美好

又堪比梦幻一般孤绝而潋滟

眼前一亮的是飞禽掠过红桦树

丛林间点燃了火把

秋天红色的嘴唇上倾吐少妇的烈焰

凡是美的,也容易伤人




江水是个未知数



即使我不来,它仍以自己的节奏

在既定的河道里奔波

也不管时间已过去多少年

流逝的水量已无以记载

都江堰仍然在坚守自己的名字

其实,记住一个人和忘记一个人

同样不容易,李冰将自己

和孩子化为石像,沉埋在河道里

我猜想,即使二千多年已逝

滔滔江水注定仍是一个未知数

沿着自然或前人设定的方向滋养万物

因此上善若水,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访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已不见茅草苫盖的草房

也无柴扉可以轻轻一扣就开

在电子闸机口,清风是故旧

我是新客,一个不请自来的外乡人

听不见浣花溪水流之声

看来即使是一条溪,也流淌不了多久

从前深深的泥路已被时间硬化

人间道理和诗意常在

我读过的唐诗仍有未解之意

时节虽过霜降,叶落飘然归于大地

覆盖了古道与新路

我愿意尾随众多游客的脚步

走慢道,入草堂

却见杜工部静候院内

耳畔忽闻丝丝缕缕的吟诗声

回想数十年前在乡下简陋的学堂里

跟随老师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用一甲子的时间终于理解了

杜子美用一生清贫构筑的诗学之美

我庆幸我就是一个被美好养大的人




迷雾之境



即使大雾再大掩盖了一切

真相仍存在

仍以独有的世相

显示其妙理与情趣

你无法一言以蔽之,像此地

岭是峻岭,山是崇山,佛是大佛

万物皆有佛性

雾之大似乎无以穷尽

却仍然无法遮蔽世间万相

山上有大佛,我心中也有一尊本命佛

一生尽享他们的恩惠

此刻我在峨眉山金顶之上

佛站在比人更高的位置

面目慈祥,双手合十,赤着脚

环视和俯瞰着大地。信众们蜂拥而来

或手持香烛,或顶礼膜拜

佛和菩萨们正襟危坐

脚下云雾缭绕,缥缥缈缈

人间讳莫如深,大殿敞开

只有那些有缘人,不管走多远

会从四面八方回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