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处仙境,让你忘却尘嚣陶然忘归;有一方净土,引你返璞归真重拾本心——那定是威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是诗句,而是晨昏往复的日常;诗与远方的情怀,终在此落地生根。
“威海的天空是最美丽的样板”——余光中用诗一般的语言赞叹,“威海的空气可以原装出口” 〔1〕——李光耀发出由衷的感慨。“走遍四海,还是威海”是所有与威海结缘人的共同体悟。
确实,威海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 闻名遐迩的“三海一门”,是中国四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而威海又是其中唯一的北国明珠。晨光中的威海街道,是治愈灵魂的良药。当双足踏上微凉的晨曦,总有一群精灵在树梢为你奏响晨曲——那是喜鹊,这片土地被联合国誉为"喜鹊王国"〔2〕,威海人有专属报喜使,翅尖掠过蓝玻璃般的晴空,啼鸣织就流动的祥云,老人常说:“鹊音穿云至,福运踏浪来”,当第一声啼叫撞入耳膜,笑意便不由自主攀上眉梢——这嘹亮的吉祥颂,早已成为威海人晨间最熨帖的祝福。联合国人居署生态城市部主任米歇尔·罗西指出:”威海喜鹊种群与城市的共生模式,重构生态城市评估维度”〔3〕。
威海的洁癖刻进基因。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的金匾,几十年来始终熠熠生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烟蒂入桶的自觉,瓜壳归箱的默契,让“垃圾不落地”成为流动的文明音符。更得天独厚的是,胶东半岛如巨人臂弯,将雾霾沙尘拒之千里。年均350日的澄澈苍穹下,金沙碧海熔炼成最耀眼的名片:“天蓝蓝,海蓝蓝,金沙滩亮灿灿”。
威海人的淳朴,曾无数次感动外乡客。三十年前我初来威海,到郊区农村租房,村口大婶撂下农活领我走遍全村,眉间蹙着“未帮成便是过”的执拗;集市菜贩见你挑剔,反将整袋子菜全倒出来任你选;更有驴友亲历——景点食铺已付款的饺子将熟时,旅游车突然催发,车启动开走,却见店主攥着饭盒紧追过来,硬是把热腾腾的饺子塞进游客手里。
做威海人的女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女方竟然不要彩礼!象征性的收一些也只是图个吉利:(10001元)万里挑一、(31800元)三家一起发等、女方家长会将礼金化作新婚基金,甚者还陪嫁新房新车。当彩礼渐成婚姻秤杆上的砝码,威海嫁女却将礼金淬炼成爱的密码,物质蜕变为精神的羽翼。
小城大历史,是威海最厚重的底色。“一条马路一盏灯”的旧日素描,早已湮没于高楼广厦。但明朝御倭的“威海卫”烽燧、北洋水师的龙旗,仍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刘公岛锈蚀炮台有可触摸的弹痕,邓世昌站在致远舰的指挥台上拔剑怒吼:“撞沉吉野!”依然在空中回荡。这片海见证过民族觉醒的阵痛——“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的悲鸣至今震耳发聩;威海卫也托举过浴火重生的翅膀——一战时五万华工由此远赴欧洲战场,在索姆河噬人的泥沼中铺设钢轨,于凡尔登地狱般的炮火里抢修铁路,他们用结痂的脊梁扛起西线30%后勤命脉〔4〕,让前线的枪炮得以持续怒吼。当锈迹成为勋章,汽笛便化作新纪元的号角——此刻威海港集装箱巨轮的鸣笛,正是百年前钢轨撞击的和声
今日威海,正绘制更壮阔的蓝图。千里景观海岸线如碧玉嵌金边〔5〕,半月湾的朝阳灼灼,小石岛的落日晶晶,迷人的海湾像揉皱的蓝缎上散落着闪烁的金箔。海鸥驮起橘子色的霞云,铺满天空;渔船拖着金灿灿的航道,犁开碧波。九曲十八弯的环海路,一边层叠山林,一边平铺大海。火炬八街,不过是个面朝大海的坡,却凭借天花板级的颜值成为网友争相打卡的目的地。走进悦海公园,就走进宫崎骏的漫画, 最吸引眼球的,却是百年不腐的海草房和灯塔。大方框定格的刘公岛,不只是一个岛,它是秋风讲述的青铜史诗;幸福门不仅是起点,更是五千年福文化向大海的延伸。当“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从愿景走向日常,答案已写在每个推窗见海的人眼中:有些城市是驿站,而威海——是心舟永远抛锚的地方。
注:
〔1〕《全球滨海城市生态公报》:威海湾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达12,000个,超日内瓦湖区标准(8,000个)
〔2〕山东大学2024《胶东半岛鸟类群落研究》:威海全域喜鹊平均密度12.1只/km²,超全省均值3.2倍(数据来源:样线法135条/红外相机47台全年观测)
〔3〕联合国人居署Rossi M.访谈《中国可持续发展观察》2025年6月刊P25,原文:“Weihai's magpie-human symbiosis redefines the indicators of eco-cities” ,同步见技术报告《东亚生态城市实践》(HS/107/2025/ASIA)
〔4〕法国战争部1919年统计,华工承担西线战场筑路/运输/弹药装载等关键后勤工作, 占盟军后勤总量28.7%(《一战中的华工》P213)
〔5〕、千里海岸线并非虚指——据测绘公报,威海大陆海岸线985.9公里,占全国1/18,每公里镶嵌2.3个珍珠级海湾。珍珠级海湾需同时满足:年均水质Ⅰ类+沙滩宽度>30米+生物多样性指数≥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