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一望无垠的苏北平原上,当家家门楣与窗棂上翻飞着喜庆的红色挂浪时,年,到了。
大年初一,看着窗户发白,遂推了推睡在旁边的老公,刚准备说话,未曾想一块糕塞进嘴里让我无法开口,这让不刷牙不吃东西的我颇不习惯。老公见状立即拿起床头上的一块糕送进自己嘴里才开始念叨:“开口茶吃了才能说话哦”。我这才想起临睡觉前,老公将一条阜宁大糕放在床头,原来这就是开口茶啊,我还以为开口茶是大年初一的早上,穿戴一新的一家人坐在方桌旁,边喝茶边吃大糕呢。老公向远嫁而来的我讲述此地大年初一开口茶吃大糕的缘由:人们把一年来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予在寓意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阜宁大糕上。我忘不了当时老公对美好生活饱含希望的热切眼神。日后,我也在千千万万的苏北平原人的眼中看到这种向往和期待的眼神。
随着走亲访友的热潮退却,年也过完了。收拾一下年货,只剩下亲友带来的几条大糕,只见长方形的玫红色或是桃红色的包装外还有一张大红色封面,封面上印刷着描金大字“阜宁大糕”或“玉带糕”,爱在字画上落下款识的乾隆皇帝,也在包装封面的左上方钤上“乾隆御赐”字样。打开包装纸,只见方方正正的四块玉白色大糕犹如一本本微型的书本排列整齐,状如书页的糕片上还露出青红丝,甚是点睛,让人忍不住一翻再翻、一品再品。
只可惜,薄薄的包装纸无法抵御苏北平原肆无忌惮到能割脸的北风,这些大糕已经坚硬如石,又干又硬难以啃动,扔了吧,有点暴殄天物。当我把这个困惑告诉前来串门的陈二盈子时,她说可以油炸着吃哦。我一下子想起苏轼的诗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难道身兼美食家的苏轼也曾这样吃过阜宁大糕?于是,我们立即烧锅热油,炸好的大糕呈金黄色,而且片片易分离,果然又香又脆。我将炸好的大糕端给婆婆吃,婆婆有点不高兴地说费油,她说发硬的大糕可以用开水煮着吃,我想这种吃法适合生性节俭和牙齿脱落的老年人。
人总是热衷于新奇的东西,对于熟悉的事情却熟视无睹。我好奇地问起当地人阜宁大糕的由来,很多人也说不出所以然,村里见多识广的延福老太爷只知道糕是怎么制作的,阜宁大糕选用优质糯米、纯净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级蜜饯,按比例加工而成:先将颗粒均匀的糯米在温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捞起沥干,在热锅里爆炒后筛净,让它又脆又白,然后磨成成细粉,再与洗过的青菜或涨饱水的蚕豆放在一起,不断匀拌一昼夜,使米粉均匀窨水。窨过水干湿合适的米粉过筛两次后,再与搅拌成糊状的白糖液、适量麻油、适量花生油来回拌匀,加入红、绿丝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长方形糕坯,在温水中适当加热后,放进笼中蒸煮,并焐一昼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装。延福太爷说:好的阜宁大糕不但条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匀,大小一致,还色如白玉、薄如纸片、滋润细软、卷得起、放得开、烧得着、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延福太爷讲到这里咂咂嘴:阜宁大糕的缺点是不宜久放。我想不宜久放倒解了缺吃时代孩子们的嘴馋问题,却解决不了将阜宁大糕带回到故乡给亲友分享的愿望,甚是遗憾。延福太爷又信誓旦旦的说阜宁大糕的另一称呼玉带糕,那可是乾隆皇帝赐的名。
有了网络后,想要弄清某种事物的原委要简单方便多了。经搜索查询,我这才知道阜宁大糕的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中叶。
阜宁县地处江淮平原中部,北临苏北平原,南接苏中水网,阜宁县在历史上曾被称为黄浦和庙湾,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从山阳县东部和盐城县北部的部分地区设立阜宁县,隶属于淮安府。淮安府辖6县: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以及洪泽县大部分,清江浦区盐河黄码,徐杨,南马厂)、清河(今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区、淮阴区)、盐城(今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建湖县以及盐城市大丰区北部、射阳县南部)、阜宁(今阜宁县、滨海县以及射阳县大部分、响水县南部)、安东(今涟水县)、桃源(今泗阳县),以上6县俗称“淮六属”。淮安府盐业兴旺,经济发达、商贸繁荣、文教鼎盛,一直处于江苏省的领先地位,也是淮扬文化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这些条件为阜宁大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据传,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南巡江南,住宿在淮安府府治山阳。当时,阜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特地将阜宁大糕作为贡品进献给乾隆。乾隆品尝后,对其独特的口感和细腻的质地赞不绝口,又因阜宁大糕的外形像其佩戴的玉腰带,因此赐名“玉带糕”。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在佳节、婚庆借阜宁大糕以祈福,特别是每逢春节家家必备,寄望于能沾到皇家的喜气和贵气。
现在的阜宁大糕早已不再需要皇家赐名的加持,阜宁大糕经过一代代阜宁人的研究、改良、创新,不但成功解决了保质期短、容易变硬的两大问题,还开发出了核桃花生、黑糖话梅、阿胶玫瑰、巧克力、鲜果丁、核桃等十几种口味,一经推向市场,好评如潮,传统的阜宁大糕成了现代年轻人的新宠,超市里独立包装的阜宁大糕更是卫生又方便携带。2016年,阜宁大糕获评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更是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阜宁大糕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制定了江苏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阜宁大糕》(DB32/T1561-2009),2020年阜宁大糕还成功入选江苏特色伴手礼。
当生活越来越科技化时,人们越来越感念手工的朴素与从容。2023年,阜宁县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当天,一位非遗传承师傅坐在改良过的自行车上,通过踩脚蹬带动切割机切割已经准备好的糕坯生产阜宁大糕时,让人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青年时期的纯真与活力,大家纷纷试着去踩脚蹬。此时,阜宁大糕不仅只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离开阜宁乡下近三十年,往日熟悉的面孔在记忆的长河里越来越模糊,但是某些细节上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尤其是年将至,更加怀念承载了多少代人儿时的回忆和梦想的阜宁大糕。
今年,孩子计划去异地女朋友家过春节,我叮咛他种种注意事项后,还嘱咐他不要忘记带上阜宁大糕,孩子点点头:晓得的,要买就买家里过春节的那种老包装大糕,又喜庆又隆重。
我又给未来的儿媳妇讲起大年初一开口前先吃块阜宁大糕的风俗习惯,孩子抢过话题:好的,好的,吃阜宁大糕,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