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父,执笔成文,临风低诵,聊以寄哀。
七律 · 红月寄思怀父
白露惊秋赤月凉,幽光如泣夜更长。
慈容杳杳人何处,犹见红轮映莽苍。
一饭教儿思简朴,终身持节守刚强。
宅心仁厚传家道,寄语绵绵连故乡。
这一天夜空注定特别。一轮罕见的红月在奥克兰缓缓升起,把赤红的光辉铺洒大地,又在天地交替之际,悄然隐没。夜空中透着苍凉,那一轮赤色深沉,好似一条横亘天地的桥梁,连接着人世与幽冥。那一刻,天与地都被这场短暂的奇观震撼而发抖,让人心中莫名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
古人把月食称作“天狗食月”,留下许多天上人间的神秘传说。而这次月亮奇观的巧合似乎更显得神秘。这一天是中华传统的中元节,华人追思先人的日子。也是观月者所在地,南太平洋本土住民的父亲节。对于已故的父亲而言,这样的夜晚,似乎冥冥之中注定属于他。
星空下冷风格外狂野,肆意触摸岁月留下的伤痕。为谋生计,我浪迹海外,早已模糊了时光的流转。这些年与家中老父聚少离多,待我归乡时,却已阴阳相隔。每每念及,常生愧悔与心痛。今夜红月高悬,便借这抹赤辉寄去思念,上达九天,慰父亲在天之灵。月下的我泪不自禁,不由对着天际一声轻呼:“爸爸,您在上面可好吗?”
父亲是极为朴实的人,没有丰厚的财富,耀眼的功绩,大多数时候他是沉默寡言地。尽管他学识广博,却从不炫耀,只会默默的做事。他帮助过许多人,却从不居功,更不索求回报。他严以律己,不争权力,不逐浮名。他不抽烟,不饮酒,省吃俭用,把辛苦赚得的一切都倾注给家庭。清晨的背影,傍晚的归途,宽厚的手掌,简朴的衣衫,正是他一生默默承担的写照。他不追逐名利,不贪图享乐,不巧言令色,却以勤劳为天职,以正直为立身,以善良为本性。坚韧的肩膀下,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空。
面对生活,他从不抱怨,从不退缩,正如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把辛劳当作责任,把奉献当作荣光。风雨之中,他像一堵静默的墙,任由岁月侵蚀,却始终为家人遮挡风寒。母亲常年多病,体弱不堪,父亲日夜守护,耐心照料。纵然母亲因身体不适,常常脾气暴躁,他却不曾计较,或轻声安抚,或回以沉默与宽容。日常琐碎,他事事留心,母亲的痛苦,他默默分担。父亲的深情不在言语,而在行动。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夫妻之间最质朴、最长久的真爱。
大美无言,大爱无疆。看月亮逐渐化作一轮暗红的“血月”,感受到震撼心灵的美丽。血月的美,在于它的稀有;父爱的伟大,在于它的常在。当红影散去,月亮重新披上清澈的银白,重归圆满,那是洗尽铅华后的新生。那一瞬,仿佛时间静止,父亲伫立夜空,样子依旧坚韧,依旧慈祥,就那样在天上静静凝望着我们。父爱如光,正如东方天际出现的那一道光——他能撕破黑暗,带来温暖,宣告希望。
光与影从不孤立,阴与阳自有和谐。惊喜总在一瞬间发生。恍惚间那道光就点燃了天空。一个新生的太阳,一个新生的满月,竟同时悬挂苍穹,分列东西,彼此映照。此刻,城市尚在沉睡,唯有仰望的人才能见证奇观。科学告诉我们,这一次,因为奥克兰的月全食恰巧发生在黎明前,红月褪去之后恰巧赶上了昼夜交握的时机,才让我们又得以目睹了”日月同辉”天象。巧合的天象,或许是天地特意安排给观星人的馈赠吧。
玉兔晨曦,紫气盈堂。太阳已然耀眼。目光和阳光对接那一刻,一股磅礴的气息席卷全身,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身体可以穿越时空,在轮回交替间自由的伸展,变化,变成光。我知道,接下来光会照亮大地,使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