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西行,仅需二十分钟,便能从牟定县城抵达庆丰湖,那里的湖水碧波荡漾,宛如镶嵌在群山中的翡翠。继续沿湖岸向西行驶三里,一片如绿绸般铺展的天然草甸映入眼帘——这便是湖尾牧场。在这里,牛羊驴群在高原阳光的照耀下悠闲地漫步,仿佛是撒落在翠绿玉盘上的珍珠,为这片自然画卷增添了无限生机。
“远道而来的您,是专程来欣赏我们这群牧牛的吗?”一位皮肤被阳光染成古铜色的牧人,手持一根竹杖,杖端的铜铃随风轻吟,他微笑着迎上前来。我好奇地指向那些低头悠闲啃食青草的黄牛,问道:“它们为何总是避开那些鲜嫩的花丛呢?”牧人爽朗地笑了起来,眼中流露出对牛儿们的赞赏:“这些牛儿们真是懂得自然之道!它们只吃最普通的草料,却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无论是犁田还是拉车,它们从不懈怠;吃草时也从不贪多。”他指着那头最为壮硕的犍牛继续说道,“昨天它刚帮邻村犁完地,今天又回到草场静静地进食,不居功自傲。它的谦逊与节制,正如这庆丰湖的水一般,涨落有序,恰到好处。”
在黑羊群的角落,三只小羊羔正虔诚地跪着吮吸母羊的乳汁。这一幕并非戏剧,而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场景。牧羊女手持盐罐,缓缓走来,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些小生命的敬意:“它们天生就知道:喝清泉就要回报甘甜,吃青草就要回馈温暖。它们用三寸草回报七分恩情,得到天地的滋养后,便以纯净的乳汁回馈给人类。” 突然间,几只小羊轻触母羊的腹部后,又转头继续啃食青草。牧羊女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这么小就知道自力更生,不贪图额外的哺育。”
在湖畔,一队驴群缓缓行进,它们背负着重担,每一步都在地上留下梅花般的蹄印。牧人轻抚着驴背,赞叹道:“这些驴儿才是真正的君子!”它们不分昼夜地驮运货物,无论贵贱;它们不问险夷地行走,无论昼夜。磨坊中磨出的面粉洁白如雪,正是它们纯洁心性的写照——宁愿累断筋骨,也不让米面掺杂;即使背负千斤重担,它们的步伐依然坚定而正直。
夕阳西下时,摄影师们纷纷架起设备。无人机掠过湖面,拍摄下震撼画面:牛群行进如移动的长城,羊群散落似无瑕的美玉,驴队蜿蜒若朴素的诗行。这些影像当晚便冲上热搜,#丹青化佛水墨庆丰#话题下网友感叹:“这才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相处之道!”
在夕阳的余晖中,悠扬的牧笛声忽然响起,牧人凝视着缓缓归栏的畜群,轻声说道:“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己的本分。牛不会逾越犁沟的界限,羊不会贪吃过多的草料,驴也不会卸下它应承担的重负。”他手指指向那被晚霞染红的湖面,“你看这庆丰湖——水满时不自溢,干旱时不干涸,历经千年依旧滋养着万物。连草木禽畜都懂得适度取舍,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湖风轻拂过翠绿的草甸,携带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气息。在这一刻,我恍然大悟:湖畔的牧群不正是在用它们的生命诠释着——真正的丰盈来自于懂得节制与满足,那些看似平凡的美好实则最为珍贵。随着最后一抹金色余晖沉入湖底,整个草甸似乎都在低语:自然界自有其明镜高悬,万物皆映照其中,诉说着生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