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乌延永安的头像

乌延永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7/17
分享

重观卦山记

夫乾坤之始,混沌未开,清浊未判。及至盘古开辟,羲皇画卦,天地之理始有形象。余尝疑,上古圣人之道,其形迹何存?及至交城,观卦山之貌,乃恍然大悟。此山非山也,乃太古之元气,历亿万斯年,凝结而成之天地大卦也。

是山也,磅礴于三晋之野,龙脉潜藏,气象万千。其势起伏,若八卦之爻象错综;其峰罗列,似六十四卦之形体毕陈。乾峰昂首,如天行之健,刚毅不屈;坤峦厚载,法地势之顺,温博含弘。震为雷而动,其崖壁欲倾;巽为风而入,其谷口生啸。坎为水而陷,有幽泉潜流;离为火而丽,则丹霞焕彩。艮为止而峙,峰峦稳固;兑为泽而悦,则草木欣荣。此非人力之所能为,实乃造化之神功,天道之显化也。

尤为奇绝者,莫过于悬崖峭壁间之古柏。其生不知几千几百岁,阅尽人间沧桑,朝代更迭。根如虬龙盘屈,攫石而生,苍髯如戟,直刺青天。其姿态万千,妙趣天成:有若“神龙摆尾”,鳞甲遍体,欲破壁而出,驾云而去;有若“老牛偃卧”,憨态可掬,于静默中显露无穷之力;更有“连理交柯”者,枝干相依,叶冠相叠,仿佛《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誓言,化为此山中之精魂;亦有“文武对峙”之景,一株静雅如文士凝思,一株刚健似武将挥戈,文德武功,相得益彰。风过其间,松涛阵阵,如鸣佩环,如诉古今,使人顿生遗世独立之感。

此山之名,非朝夕之故。自大唐盛世,已有仙踪道影,隐士高人,来此餐霞饮露,修行悟道。骚人墨客,亦纷至沓来,或赋诗,或作画,留下了无数佳话。及至赵宋,书画大家米元章(米芾)游历至此,为之神迷,叹曰:“三山五岳第一山!”此言非虚誉也。五岳雄,三山奇,然卦山之奇,在于其形神合一,融天地至理于一身。登五岳,可知山之高大;观卦山,方悟道之渊深。

天宁古刹,倚太极之峰,构飞甍于绝巘。梵呗晨钟,荡层霄而回响;金身宝相,映夕照以生辉。登毗卢之阁,则汾川如带,阡陌若棋,烟村雾树,尽收眼底。而铁钟沉韵,声闻十里,恍若钧天之乐,令人尘虑顿消。至若摩崖题刻,米南宫之“第一山”犹存;石佛燃灯,武都督之遗踪可觅。聚宝盆之传说,虽渺茫难考,然山灵毓秀,岂无神物潜藏?

嗟乎!斯山也,合阴阳之象,蕴儒释之道。春则杂花缀谷,夏则飞瀑鸣雷,秋则丹枫照眼,冬则琼瑶覆岫。四时之景殊异,而玄妙之理常存。卦山虽无五岳之崇,然其形胜之奇、人文之盛,亦足为三晋增辉矣!

余立于峰顶,俯瞰众峦,云海翻腾于脚下,尘世喧嚣皆不可闻。心随白云,神与天游,不禁思接千载。叹曰:山川有灵,草木有情。卦山以其不言之教,示人以阴阳消长、刚柔并济之理。登斯山也,岂独览物哉?亦所以涤荡心胸,参悟造化,求得天人合一之境也。归途之中,卦山之影,古柏之姿,米芾之赞,犹在目前,久久不散。遂援笔以记之,以抒胸中之豪情与感怀云尔。

交城卦山(平水韵)

遥见孤峰千仞高,

独寻幽径入云霄。

松风飒飒涤霾雾,

山雨潇潇洗寂寥。

石壁崚嶒存古意,

汾川浩荡起新潮。

莫嗟人世无清境,

梵乐依稀梦未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