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竹都赤水,有一个时光里的温暖小镇——大同古镇,它离市区约10公里,大同河绕镇而过,四周山水环抱,青山翠竹,是生态宜居的好地方。
大同古镇,发轫于东汉,定名于北宋,鼎盛于晚清,依山傍水,由古街、古码头、古井、古街房、古庙宇、古会馆、古碑和古牌坊等组成,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被誉为“石头写成的历史”。
春天来了,漫步在大同古镇河边,吹来阵阵微风,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惬意,两岸的树木,都已长出了嫩叶,点缀在枝头,绿油油地很是好看,走进古镇大门的牌坊,盛开的鲜花像彩带般装扮在道路两旁,左侧是清澈碧绿的大同河,碧波荡漾,这时,河中央游来一群鸭子,它们悠闲地排成一列,游过之处划出条条漂亮的水波,这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鸭群,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由于还没到丰水期,河中央的大石头露出来,成片的连接着,好像要直到河对岸似的,钓鱼的人们,早早地来到石头上,支起一张小板凳和太阳伞,一坐就是一天,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沿着老街入口处往里走,远远地就看见四块巨大的石碑,分别是三块德政碑和一块义渡碑,记录了三位清代官员和一位开明绅士为大同古镇乡民所做的贡献。其中,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最具代表性。陈贡珊,仁怀厅大洞场人,他英年积学,洞达事故,为维持地方治安督团练甲,保境安民、重视教育、开文明风尚、教化乡民,排难解纷,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非凡的业绩,清朝皇帝诰封他为“朝议大夫”(文阶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为感恩陈贡珊功绩德政,乡民为其立碑刻绩,流芳百世。
古镇上有很多几百年历史的黄角树,历经百年风雨,依然苍劲而有生命力,每到春天,黄角树发出嫩绿的树叶和枝丫,为古镇增添了几分灵气,坐在下码头的民宿旁,泡一壶清茶,吹着河风,听码头潺潺的流水声,别提有多惬意了。在这里除了体验古镇淳朴风格的民宿,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菜肴,蒸笼鲊、冷水鱼、豆花腊肉和各种小菜,站在民宿二楼,便可看到青山绿水环绕的古镇和缓缓流淌的大同河。
步行一会儿,就到达古镇老街,古朴的青石板路面,两边是年代久远的木屋,红红的灯笼挂在木屋旁,把古镇的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各式各样的油纸伞一直连绵到老街尽头,古朴的木屋和青石板路,与亮丽的油纸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独特的古风韵味,引来游人驻足欣赏拍照打卡。由于木质房屋和青石板路的构造,形成了一条条遮阴的小道,即便是在夏日里,行走在老街石板路上也不那么炎热。大同古镇与我到过的其他古镇不同之处在于它保留了古镇原汁原味的古朴味道,没有过重的商业气息,老街有几家饭店、茶馆、裁缝店和小吃店,居住着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古镇的原著民。每天早上,人们到菜市场买些农家种的无公害新鲜蔬菜瓜果和土猪肉,或是在自家菜园里摘些蔬菜,开始一天的生活;赶集天,早起的老人们,到茶馆喝上一碗盖碗茶,和邻居聊着家常,过着小镇慢节奏的日子。看惯了太多商业化的古镇,来到大同古镇,让人感觉特别舒心,心一下就明朗了,它纯粹得像是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小家碧玉,落落大方而又毫不张扬。
古镇上有一家全国人大代表杨昌琴的竹编工艺非遗体验空间,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竹工艺品,女生喜欢的竹编包、竹编茶具、竹装饰墙、竹编装饰品和竹编字画等,每一件竹编艺术品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游客还可以现场体验竹编,一条条竹子被劈成薄薄的竹条,只见她们双手熟练地穿梭于竹条里,不一会功夫,一个漂亮的竹篓便做好了,欣赏着精妙绝伦的竹编工艺品,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可以购买竹工艺品赠送亲友,竹子因具有独特的韧性,制作出的每件工艺品兼具耐用性和观赏性,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
一直沿着老街往里走,便到了坎离宫、万寿宫和禹王宫遗址,都是清朝时期修建的,旧时庙会期间,香火旺盛,舞龙耍师,热闹非凡,今存留的石墙、石天井、石花盆,工艺精湛、大方美观,可见当时盛景。
大同还有着一项省级非遗——独竹漂,也称轻功水上漂,在湍急的水面上,表演者们赤着双脚,踩着一根楠竹,手持一根长竹保持平衡,在竹子上表演着各种难度的动作,时而吹起美妙的芦笙,时而从一根竹子上跳到旁边同伴的另一根竹子上,时而在楠竹上做起了俯卧撑,时而又从嘴里喷出熊熊火焰,非常具有观赏性。由于河水是流动的,表演还受风力和天气等影响,具有一定难度,每逢节日,游人们都可以欣赏到这一苇渡江的独特技艺。
不知不觉来到了不老泉旁,这是一口百年古井,相传喝了不老泉的泉水,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穿行在古镇老街,静静感受岁月在这座古镇上的沉淀。码头盐运文化、每块青石板路都透露出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听河水拍打在古码头石梯上的声音,仿佛听见穿越千年的呼唤。
夜游古镇,寻古风遗韵。大同古镇去年7月举办了赤水市首届竹文化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造型各异、五彩斑斓的竹灯把大同古镇照得灯火通明,从河对岸眺望古镇,光与影倒映在平静的河面上,这安宁祥和的盛世美景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古代。这时,身穿汉服、苗家华服和头戴非遗簪花身着精美服饰的游人们,穿越古今体验中国古代的小镇风情、漫步在老街上,沉浸式体验大同古镇浓郁的国潮风。时间好像按下了暂停键,定格了眼前的美好。老街巷口的烧烤摊前,烤肉串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来上点烤肉串,夏日里喝一口新鲜美味的西瓜汁,吹着晚上凉凉的河风,欣赏着独竹漂表演,落日余晖洒在大同河面上,呈现出一派流光溢彩,岁月静好的画面,美哉,妙哉!
这座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的千年古镇有太多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每个角落、每条街道、一砖一瓦、山山水水和不老泉都有着许多故事,多少年后,当回首往事,今天发生的事又会成为以后人们口中传颂的故事。
时光里的温暖小镇——大同,值得我沉下心去探寻它的古老与神秘,用心聆听它的声音。行走在古镇老街,时间仿佛慢下来,长长的青石板街仿佛将千年古镇的故事娓娓道来,耐人寻味。在大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缕清风、一碗盖碗茶、或是一杯奶茶、一盏明灯、又或是一首歌、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