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凡弟
其实一直没想着写一下在北京的时光,很多个午夜梦回,我对这个城市的整体感受只有:懵懂 觉醒 理智 感恩这八个字。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快要进北京城时那种内心的喜悦、惊喜、没见过世面的狭隘,但是我不小气。
火车嘟嘟嘟的开进站了,我十几个小时激动的没合眼,目的就是快要进北京城了,内心无比的开心,说到这里,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因为我觉得我就是没见过世面,我不喜欢装,干嘛要装,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到的那句:“人要诚实,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不懂装懂。”这句话哲理其实曾深深影响着我。
现在也是一样,对于在农村小山村待了快19年的小姑娘而言,从未见过大城市,现在要因为求学来到了首都,内心自然是无比狂热的。
我就是畅所欲言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就如我的人一样,不管在哪里,我喜欢自我约束般的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和被安排的感觉。
来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命中深深影响我成长的学府,在我眼里除了优秀,别无其他可言,还记得自己格格不入又清新脱俗的那种傻气和傲娇感。
真不知道岁月是如何想捶打我这位刚成年的西北姑娘,带着太多的无知和单纯来到这个一线城市。
在学校里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我不知自己在他们眼里是如何的,但我想说他们在我眼里是优秀且值得我感恩和铭记的。
比如我的班主任郭翼老师,他三年里给我的印象是除了鼓励我就是鼓励我,每次当我说出自己的一些计划和小小成就时,郭老师永远是当着我面说:“魏凡弟,你真是是太棒了,继续加油。”
郭老师是地地道道的北京房山人,我还记得每次郭老师都要从学校的大门口步行去坐993公交回房山的家,好几次在我去干兼职的路上,都能碰到郭老师。
郭老师给我的印象是博学儒雅,脾气温和,人很低调谦逊,同时又不失学者风范。
总之在我眼里,我是非常尊敬和欣赏我的班主任郭老师的,班级里有项目时,班主任总会联系我,鼓励我做项目,这些我都深深记得。
最让我印象深的一次是,郭老师给我的教训,大概是这样的,有一次郭老师微信叫我去办事情,可能由于我当时忙碌没来得及回复老师,事后让郭老师等久了,我才回复过去,郭老师后来告诉我:“魏凡弟,你回复信息要及时,一定不能让人家等太久。”可能说者无心,但听者有心,这句话我记心里了,从那以后至今八九年了,每次在微信和别人聊天,不管对方会不会主动回复我,我都会在最后记得给人家一个及时回复,因为在我这里把回复这样的行为视为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
当然还有例外,除非这个人我是真的不想回复,那便另当别论了。
郭老师对我帮助最大的一句话是:“魏凡弟,你记得,遇到不会的问题,先别想着问别人,第一时间先百度。”这句话可能郭老师自己都忘了,但是对我而言,从未忘记过,也是从那以后,我就真的照做了,每次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就自己百度,在日后的岁月里,我才觉悟到虽然是老师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它竟然对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句话不仅鞭策了我要勤奋,不能懒惰,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的自律和坚持,也是在很多次,我会把这句照亮我前行的恩师名言多次分享给其他人,希望对他们也有帮助。
除了我的班主任郭老师对我的帮助大以为,我还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其他老师和伙伴们。
可能是经历导致,我是一个向内求的女生,我很容易盲目的自信,但是我很少自卑,或许会自卑,但是我会想方设法克服,而不是选择逃避。
我还记得我刚去北京,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我的普通话好像真的很靠后,因为这点源于在我成长的19年里,我们说的都是西北庄浪地地道道的方言,很少说普通话,可以总结为,基本不说。
这点导致我的普通话非常滞后,曾经一度,我害怕开口,尤其坐在公交上时,眼睛近视,再加普通话不好,我好像听不懂别人说的,又害怕别人说的我听不懂,尤其是车上的售票员,说话我真的听不懂。
每次我开口说话时,他们好像也听不懂我说话,这一度令我非常自卑,比如我和同学说话时,他们好像听不懂我说什么似的,我总感觉他们专门针对我一样,其实这点再后来学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是我高度的敏感所致,是我把自己内在的情绪和想法投射在他们那里,但是我自己好像有应对的方法,既然你们听不懂,那我就克服。
我记得学校要考普通话资格证书时,我慌了,我害怕自己考个最差的,所以我就自己坐在教室拿出拼音重新按照一二三四声来练,你就想象一个快二十岁的大姑娘和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在那里重新学习拼音,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普通话资格证拿了一个二级乙等,虽然不太好,但对我而言无悔了,因为我认真了。
这是在学校时我浅显的描述,总而言之,我自己比较孤僻(现在说来好像无所谓),或许我追求的正是如此,我会自己规划好我的生活,我的每一天,或许如我的人生箴言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在自己看来一切如常,在别人来看就是格格不入,为什么,因为我不想三五成群的去乱融入,我认为那些我不太需要。
可能我知道我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说我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又是什么,所以每一步都在了我要成长的轨迹上,这点我为自己值得骄傲和自豪。
这点独立的意识让今天的我活的越来越通透,没那么多的疑惑或者说是非必要的烦恼。
比如我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烦恼,因为我懂得,打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要和自己会打交道,和自己和谐了,和别人也就顺了。
很多人步入职场后会为了职场而令自己烦恼不堪,这点我不用去特意的去烦忧。
从学校毕业后,我就步入了职场,或许自我意识太强,从出了家门,去了远方,似乎一切都决定都与父母不再有关系。
自我决定的去了南昌实习(这个是因为与情感选择有关,进而关乎到职场选择),好在去南昌实习的半年时光,也令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从此踏上了自我成长之路,也就是后来在情感心理这块的深耕和钻研(谈不上钻研,暂且说喜好吧)。
实习完后,2019年就正式毕业了,踏上了在北京的求职之路,刚去的第一个公司,就坑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虽然钱不多,只有一千多,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我而言,我发誓要让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半年的坚持,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聪明之下,我成功追回了属于我的工资,这点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以及对身边人的帮助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解脱,这也让我懂得了,人生要无畏权威,但也要敬畏权威。
毕业后带着想要锻炼自我的目标做了两年多的销售,期间也是成功靠着自己的学习力拿下了本科学历,接着奋战研究生(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是从未停止学习脚步。)
在干销售的两年多时光里,我从小白变得不再小白,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靠信任的可贵之处。
我的真诚带来了客户对我的信任,让我一度的业绩都值得自己开心,同时也让我认知到做人要真诚二字的金贵,当然也让我学习到不同人背后藏有的私心,其实我很不喜欢职场的勾心斗角,但是社会就像大染缸,至于染成什么色,我想这点还是要因人而异。
我选择了情绪管理,在两年多的时光里,我每天觉察自己,每天坚持求知,竟让我惊讶的是,我的坚持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不仅可以洞悉我的情绪来源,我还能管住自己的情绪,我变得不再烦躁,更令人开心的是,我没有人际方面的困惑,或许我的精力都放在了自身身上吧,专注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收获。
在北京昌平的出租屋里,每天下班后的觉察,冥想,觉知,还有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每日不同的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不觉得近黄昏,我反而认为是提醒自己珍惜每一天的美好夕阳,是预示着明天要到来的鸣钟,是人生时光难能可贵的警觉。
自从毕业后,我就开始自己做饭,不管那些大餐多诱人,在我这里好像都是比不过自己最爱吃的土豆和粗茶淡饭。
我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生活本该是简简单单的,不是吗?哪有那么多的美味佳肴,其实每个人追求的不过是内心的那抹真,可惜的是,有些人越追越远,有些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真实且平静的心田里,然后知足一辈子。
在这里我倒不是呼吁大家多么的去追求平静,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和人生都不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个人的志向不同,选择也就不同,只要让自己知足且无悔即可。
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在北京的时光里,我的对象(如今是我老公)为了我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和我一起努力。
这或许在我毕业后一直不是一个人的珍贵之处,如果他不来,或许我的人生又是他样,但是又如何呢?都不重要,值得感恩的是这一路我的身边都有他跟随和陪伴,这就很好,很感恩。
他单薄的身子两只手拖着两个大的行李箱,肩上背着他的电脑,还要兼顾着身旁跟随的我,这个画面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两个人一起从北京的朝阳区穿街走巷,目的是为了租一个合适的房子,其实如今想来,真是很难,最后在我们的坚持下,我们把房子租在了北京的昌平天通苑,这一住就是整整四年多。
房子虽然小,但是真的很温馨,留下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回忆和片段,同时也留下了我和他(我老公)的爱情珍贵记忆。
在哪些年里我们一起奋斗着,一起努力着,和千千万万个普通打工仔一样认认真真的在北京漂浮着,或许我曾经幻想过要留在北京一辈子,也或许我不想让自己困住,选择人生不设限,但对于天生不安分的我而言,或许后者才是我真正的宿命。
这也就是在北京待了七年多,最终选择离开的原因所在,说到这里,我还想说一下我去过的北京地方。
其实北京那些该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故宫,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圆明园,长城,天坛公园,鸟巢,恭王府,北京动物园,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在里面干过兼职工作),香山公园,密云水库,怀柔影视城基地,四季花海,野鸭湖,玉渡山等在北京延庆的景点,总之很多很多,有些景点甚至不下三四次,其实说到遗憾,但有一点,始终没去过古北水镇(可能源于我喜欢古城的原因),最让我开心的是我还把妈妈(我母亲)带到北京游了一下,尽了一点孝心。
我喜欢北京秋天的红红的枫叶,红扑扑的,各种红,相互交织的那种艳丽,就像这个北京城一样,呈现着不一样的魅力和迷,也像故宫的檀香木一样红,深沉且厚重,富有历史感,这个城市给你会带来一种莫名其妙的向上和拼搏感,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北京是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北京十几个区,我都去了个遍,这个足迹从2016年去北京开始,一直到2023年从北京回来,从未间断过,因为我喜欢去旅游,去看。
除了北京,我还去了很多别的城市,加起来有20几个城市吧,让我想到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真是非常有益。
说到北京的经历,我还想说从2021年到2023年期间自己从事的心理工作,给带给我个人很大的成长,这期间接触到的各大心理行业大咖,学习到的心理知识,以及接触到的各位良师益友,让我的认知和觉悟直接去直线上涨,后面自己也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学,为我的以后心理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真的特别感谢及深度感恩。
说一说冒险的事儿吧,在疫情最初(不知道是疫情)冒着本能的冒险功能,和对象在大栅栏(前门,天安门旁边)开起了小吃店,每月顶着三四千的房租,硬撑着开了两三个月,虽然坐地铁的路程来回两个小时多,但如今想来那也是当时两个年轻人的天马行空和付诸行动,真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让我想到了在一本书里读到的一句:“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有些想法你不付出行动,怎么堪称为经历呢?我喜欢我们一起手牵手现在北京王府井街头,两个人一起梦想一起幻想的傻样,一起去鸟巢看演出的浪漫,也喜欢偶尔的小做作和无数个黑夜里的奋斗的样子。
我对象(老公)说:“他一个南方人,喜欢北京的冷,只是那种冷和南方截然不同,但是他竟然很享受,在做房产的时光里,他竟然和东北的爷们们打得火热(人际关系好),这令他难忘。”
我对象(老公)他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他不管身处何方,他即使不说话,身边人也不厌烦的那种人,所以他的人缘很好,而我就截然不同,我似乎如一个同事对我而言(说我人有点高冷),或许吧,我有很多棱角,至今都没被磨平,因为我比较自我,自我意识很强,很少在意他人的言论,坦白说,我现在脸皮越来越厚了,我只注重我的成长(说自私我也不生气。)
我们一起去的北京昌平龙德广场五楼的那家自助餐,来来回回不下20次了吧,我很喜欢和对象每次满载而归,肚肚胀鼓鼓的感觉,就像完成了一项任务而言,很满足,同时也喜欢在黑夜里老公骑行带着我逆流而上的快感和疾驰感,很怀念,然后一起畅想未来,幻想无数。哈哈,不过我的胃口自始至终还是那么专一,就像我的为人一样,很执着,很坚持,也很专一。
我喜欢上的东西,要么从一而终,要么一直喜欢且被收藏着,当然人的情感除外,毕竟人都是发生变化的生物,让我想到了那句: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在北京的七年其实是很普通的七年,说短暂也不短暂,说长久也不长久,很多片段如今都模糊了,很多记忆此时此刻还历历在目。
今天突如其来想怀念一下,我的大脑就像这零星的文字一样,没有那么连贯,就像文章的开头一样,是那么的畅所欲言,随遇而流。
人生须臾,不过尔尔,很多事到头来没有最初看的那么重要,很多人最后回想起来也不过如此,不过值得铭记的是人身上的那份可贵,那份真诚,事教给你的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他的也就随风而去了。
在北京的这七年,已然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七年,也成为了我记忆里值得铭记和回忆的七年。
转过头,继续奔赴下一个前方,也许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别的风景,就像后来我们去的深圳,就像后来我们回的家乡,温暖且坚定,温柔且唯美,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这些地方都有你我的足迹。
鸟儿飞过虽无痕,人儿走过虽模糊,但都泯灭不了“来过”的印痕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