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墨色,晕开一个烟雨民国。
一个女子,揭开一段不朽的传奇。
一段人生,演绎一个时代的绝响。
她是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她也是民国时期才华横溢的四大才女之一;她更是颠覆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一块如意玉;她曾经风靡一时,她用笔书写了属于她的人生百态,同时她也为后人留下了永不可磨灭的精神食粮。
她人情练达,尽显绝代风华。
她洞明世事,看尽爱恨沧桑。
她高贵优雅,是永不凋零的海上花。
她是贵族出身,本应该人生是充满幸福色彩的,可是她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和悲凉色彩;她不甘心于命运,却能与整个旧中国的封建思想做斗争;她的家庭背景和孩提时的记忆成就了她的整个未来;她性格孤僻却生性坚硬;她的整个肉体和精神都将是坚硬和勇敢的;她曾是民国时期大上海一位备受争议的中国奇女子;她才学八斗,写出了一个时代封建思想下中国妇女的爱恨情仇;她是一朵玫瑰,曾经芬芳了整个花边。
她是一个灵犀女子,冷眼热望,洞明世事。
她泪眼看苍天,却看出了整个人生百态。
她未曾踏足你的世界,却能洞悉你内心的悲哀之声。
她敏锐多察,虽没有方棱四角,却洞察出了整个灵魂。
她是一个传奇女子,为灵魂执笔,一生痴绝只为深情。
她未曾到过你的世界,却令你念念不望她的人生。
万幸,世间有过爱玲。
感谢,你曾来过人间。
张爱玲,一朵璀璨耀眼的人间之花。她有着显赫的家世,在富裕的背景下开始传奇人生。生命辗转,她见识了繁华,也体会了繁华逝去后的颓唐。思想与磨难碰撞出花火,所有情绪在笔下生发出闪光的灵魂。她将心绪泼墨于纸上,晕染开来,成了一段段爱恨交织人生故事。她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能深入骨髓,撼动人心,她的每次落笔似乎都背负着一种使命和责任。所有的文字,在她的笔下,都赋予了独特的生命,钻进你的心里去,揭开伤疤,让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变得滚烫滑落。
她是傲然于世的海上花,才华横溢,惊艳文坛,她的气质和内涵曾是千万人追求的标杆,她是世间独爱的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但她却在遇见爱人时低到了尘埃,卑微地绽放着幸福之花,她遇见爱情时却把头低到了尘埃里,她执着而不朽;她热枕而真诚;她痴情而练达;然而,在这滚滚红尘中,她满腔的痴情,最终却被背叛吞噬。当情缘散尽,她一纸信笺,了却情缘。可纵然是笔落书成,她绝望的心,始终还是爱着。她忍住泪水,覆收了整个爱;因为,爱是她的信仰,她的生命,更是她的全部,她的人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百转峰回的人生路上,她没有早一步的遇上,也没有晚一步的爱上,恰好在爱情到来之际,她却陷入了整个爱的轮回,她爱胡兰成比爱自己还深,她曾经以为他是她的整个天空,能给她带来无限的蔚蓝;风儿一吹,美好的东西似乎永远将会是短暂的,长达两年之久的爱恨情愿也终究画上了句号,这中间没有恨,有的只是整个生命的颠覆和转变。如果要说,是这个世界成就了爱玲,倒不如说是胡兰成成就了真正的她。她在世俗中滚烫地活着、爱着、痛着、执着着、悲伤着、绝望着、坚强着、成长着……
在岁月的长河中,她虽然演绎了整个爱恨情仇,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情感的寄托和向往,她没有因为胡兰成而葬送了自己的灵魂,她亦没有为了爱而离落人间;她坚强的为生命而精彩的活着;她坚持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她笔根不戳的写出了爱情真正的灵魂摆渡;她瘦弱的身影荡漾了整个繁华和落寞的世间;这便是她最真实的生命。当你见证她的传奇,亦会聆听到自己灵魂的歌舞之声;当你读懂她的人生,亦会感悟自己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
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总是短暂而长存着,一个点,一条线,就能编织整片阴影面积;一个故事,一段岁月,在生命轮回里相交,这是让人愉悦的灵魂之旅。
“愿使岁月静好”,张爱玲的这份希望简单而宁静。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她宛如宋代的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亦有异国他乡的唯美经历;她,就是张爱玲。
她曾以曼陀罗华般的姿态存在,必以曼陀罗华般的芬芳传世。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只有张爱玲。
她出生在烟雨迷离的民国,时代的车轮碾压了整个道路,动荡的街景隐匿了一段又一段千疮百孔的感情。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前行,她坐在车上,从橱窗的倒影里看清自己的脸,莞尔一笑,眼底藏尽了孤绝,隔世,苍凉,悲寂。
她冷漠孤傲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炙热沸腾的心,诉说着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生世情缘。
她善于发现自我;她勇敢而伟大;她不在乎世人异样的眼光;她只是沧海一粟,却赢得了整个沧海的芳心和怀抱;她惊艳了世事所有的浮夸;她用笔演绎了惟妙惟肖的人物世界;正所谓,她是世间永垂不朽的一抹心窗,永恒和定格在后人的心间。
她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的无涯里恰巧遇见了他。于是,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却依然欢喜。若爱情是杯毒酒,她也宁愿一饮而尽。奈何,缘浅唯有半生之久。
她有着“恶俗不堪”的中国式女人的名字--张爱玲。
张爱玲出生于民国时期繁华富足的大上海,她家世显赫,满清贵族的遗脉,骨子里带着万人敬仰的贵族气质。她是一个身在贵族却深入民心具有体恤之情的女子;她愿意观察民国时期妇女们内心世界生活点点滴滴,她能把当时的缩影写的活灵活现;她的作品里,每个人物是那么的逼真,栩栩如生,那么的富有生气,那么的富有灵魂和生命;她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天才,经历过世事繁华之后的她,最后却异国他乡,死于空寂孤寞之中,死后一星期才被邻居发现,她晚年几乎闭门谢客,拒绝和任何人交往(除过她的死党),她在夕阳西下,似乎拉长了整个微风斜阳的余影,泛红了整个黄昏,那样唯美,那样照人,那样吉祥。
邻近生命的边缘,她没有畏惧生命,没有怨天尤人,她表现的是那样的旷达,她是何等的尊贵。洛杉矶公寓里,这个瘦小、穿着赭红色旗袍的中国老太太,安详地躺在空旷大厅里精美的地毯上。落花流水无情,可是最荒凉又博大的太平洋海水,终有一天会把她的骨灰送回她魂牵梦绕的上海--她一生之中最熨帖的地方。
她终于还是去了,她安详若然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片曾带给她传奇人生的土地。
阅读爱玲,你一下子就看尽了人世间所有的荒凉。她笔下的文字似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戏剧,唱、念、做、打、生、旦、净、丑,演绎的是那么的入情,那么的深情,那么的在情。拖腔慢调,述说着人生与爱情中的“苍凉”哲学,冷漠地解剖着人性的自私,感情的凉薄和时代的虚伪。
她勾画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她看尽了人间烟火,她傀儡了世间的过往云烟,千种风情。她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的一场灿烂烟火。然而,历史并没有给她公正的待遇,曾经一度,中国所有的文学史对这个名字都讳莫如深。可是,谁又会在意呢?敌不过似水流年的只是如花美眷罢了,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她总会燎原。
她直至石烂海枯的半生浅缘,她用横溢才华的笔写下举世的传奇;她尝尽人间荒芜的孤绝心情,总是言不尽言,词不尽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她的故事总是讲不完,总是道不尽,她讲不完、道不尽的总是那一抹繁芜的莞尔一笑。
若你于浩如烟海的文学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遇见了她,那也无需赘言,唯有轻轻地说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你,是人间那一瞬间永不逝去的烟火,美丽动人。
你,是灵魂那一角落不可触碰的柔弱,楚楚动人。
你,是沧海那一栗中无法直视的光芒,耀眼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