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峰与心约
山岭莽苍
齐云峰为冠
我远眺,全凭阳光给脸
才目睹到山峰真容
置身其中呢
则由重叠的植被荫翳遮蔽
行者不孤,我获得
一棵草一朵花的身份
不过,我知道
一个慕王阳明之名而赴约的人
心中自有峻岭千仞
阳光正在帮他一缕缕地
收揽万象细微
布向南赣的大小山川
二、 行迹所至
行迹所至
先生名讳如星
名过之处,遗声回响
知与行,作为纸上造句的终结
功业自证其道
盛名,岂是浮云可攀
我追寻,在场的阅读
自第一页翻篇
词的隐喻就已直接明了
阅读只是化己为游鱼,自溪涧
汇入阳明湖
吮吸、畅游
与湖中每一滴水相互认同
三、 崇义遗风
启程,赣州府阳明路
行七十余公里,复落此地的阳明路
费时不多,作为时空置换
贯通数百载光阴
点对点直晤
崇义——
明正德十二年
先生奏请的新县域名
在此运筹,文武兼济
上马靖乱,锋镝相争
下马施教,礼义传行
我默诵,“莫倚谋攻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
方知教化,长久之功
心灯,幽深处光华越盛
四、 心印丹霞
通天岩,细雨霏霏
丹霞地貌依旧灼热
岩洞的缝隙,将天水滤净
明澈如玉
连线成泉
——水仍是水
我双手捧起
触及隐语:“万物岂在心外”
雨幕空蒙,我的开悟
还待雨水洗刷
附近,有苏东坡种的铁树
锈刺划破沧桑
先生与此树,隔世四百年
又复五百春秋,铁树开花恍若心火
透映两位先贤的背影
潇洒与沉稳聚集一体
不作比较,只喜欢这状态
喜欢长明般的心火
让山岩化为经卷
五、 九连破心
龙南,九连山下
烽烟初散,旌旗卷尽
暮色浸透残甲
先生感慨:“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就此,定乡约如播种
撒向焦渴的土地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似月光凿渠
引清泉一脉,漫过九连山脊
清泉汇流成河
为历史落墨
又实打实,河上筑建“太平桥”
渡人,走更远的路
六、 石径良知
玉石仙岩——
那年龙南师范求学的我
曾游玩到此,今复又来,多一层拜谒之意
旧影已模糊,期望那穿过岩洞的微光
让过去的我苏醒
现在的我透彻
记起同窗说过
“岩苔青痕,犹存先生搁笔余墨”
多好的意境
仿佛见先生俯身,蘸寒泉书写
石壁,沁出墨香如缕
先生学问,我知之甚少
且碎片化局限,自成樊篱
然深信,经此石阶,达良知所至
亦指向
心智归途之一
抚摩岩石
觉得每一块都可雕刻苍鹰
每一阵微风拂过
都蕴有鼓动翅翼的
强大气流
七、 星落心明
大余青龙镇
章江水驮着残阳缓行
忽有碑亭欲倾——
霜风撞开船舷
遗言激荡:“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们想挽起水中星辰
再续一段旅程
却捞起半枚锈钱(十家牌法证物斑驳)
半截断戟(茶寮碑战痕宛然)……
需要的,存在
不需要的,也存在
江水静流,先生不再谈论
水绵延,自会确定流向,众多足印溯流而上
于“星落处”垒砌心坛
终究,心坛的出口在于阳光的明亮
在于一盏灯
照亮我辈心中的
岔河暗涌
20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