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宝新的头像

冯宝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0
分享

山海之间 文脉千年

——《磁山志》里识磁山

我没有游览过磁山,但从一本书里初识了磁山。这部书就是由烟台磁山集团组织编写的《磁山志》。它是烟台史志界第一部名山志,也是继《泰山志》后的全省第二部“山志”。该志118万字,历时3年零7个月编撰完成,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该志共设置概述、大事记、后记、各传志14章,分别对磁山概况、自然环境、磁山文化等内容作了真实客观记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遗产功能,是一部重要的乡土教材。总纂张心达先生说,编修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地方性、时代性于一体的《磁山志》,意义重大,是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政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一项重大的工作。

当前,由于人力、经费等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地方连镇志、村志都没有编撰出版,而该公司舍得出资为一座山修志,这对于一个从事地方志工作者来说,委实为之感动,也引发我阅读兴趣。一山藏古今,半部见乾坤走进《磁山志》,俯瞰志稿,磁山的山山水水,讲述着磁山沧海变迁的故事;一行行灵巧的文字,凝结着历史的厚重底色与时代的精彩华章,读之若饮甘露,如飨珍馐。我深深感到,这座被古人称为海上仙山的磁山,本身就是一部镌刻在大地上的地质史诗

 

磁山的地理与自然景观

磁山静卧于烟台开发区古现街道的怀抱里,带着十亿年海陆更迭的沉默,与人间烟火咫尺相望。根据地质考证,约10亿年前,磁山地区是浅海。几亿年前的中生代山东半岛山体运动使磁山成为陆地,直到白垩纪发生断裂抬升,才形成了磁山高峻的山体。据《磁山志》描述,山脉因其峰形似笔架而驰名,又称笔架山,三座主峰在薄雾中次第展开,又因三个大的山峰格外突出,俗称“三山”,北峰俗称“石榴峰”,山形酷似成熟绽开的石榴。中峰称为“蟠桃峰”,山巅圆润突起,乡民称之为“桃子尖”。南峰俗称“虎头峰”,形似卧虎。这座形成于太古宙时期,距今约26亿年的山脉,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质构造之一,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磁铁矿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磁山海拔528.9米,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27.6平方公里。磁山地质资源丰富,怪石嶙峋,千奇百怪,有的酷似猛虎、有的酷似大象、有的酷似雄鹰。尤其举世罕见的是巨大的陨石,色如乌铁,俗称星石,《福山县志》载:查陨星唯磁山为最大。

磁山的水系景观尤为壮观而尤以夏秋雨季最为壮观。磁山志概述”部分作了形象描写:每逢此时,30余米高瀑布飞流直下,珠溅玉,轰鸣如雷溅起的水雾弥漫成一片清凉的纱帐。远望磁山瀑布,满山绿茵之间,一挂洁白的玉帘悬于峭壁之上,令人悦目爽心。仰望瀑布胜景,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磁山瀑布被列为烟台八大景之一清代名士谢乃实曾有《磁山瀑布》七律诗曰:“万仞嵯峨插碧空,山腰飞瀑隐仙宫。岩前喷薄珠帘雾,洞里凄清白练风。泉落月明僧扣磬,雨余山晚壁腾虹。深秋烟树寻归路,乱涧潺湲泻绿丛。”磁山瀑布之美跃然纸上。

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筋骨磁山因水多几许灵性。磁山一泉是磁山的血脉。传说汉武帝东巡至此,饮此泉惊为玉液,遂命人掘井以泽后世。那口汉武井就在山下旧护林房小院内,井台刻着乾隆年间的修葺印记。无论旱涝,井水水位恒定如初,更神奇的是煮之绝无水垢。村民笃信其神效,常远道而来取水,他们提着水桶的身影,成了磁山脚下移动的虔诚风景。磁山的水最终都汇入山麓的仙姑湖。湖面平如明镜,倒映着苍翠山峦与流云,幽静得仿佛能滤净尘嚣。传说何仙姑曾在此濯足,将一缕仙气遗落湖中。晴日里山影沉碧,林木如带;烟雨朦胧时,水面轻笼薄纱,鸟鸣自雾霭深处断续传来,湖如含羞处子,引人无限遐思。这澄澈的一汪,是磁山灵气无声的吐纳。

磁山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荫如盖,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磁山竹林自然天成,为北方所罕见,而红豆谷中的红豆树皆成双而生,枝叶相偎,夏末秋初红豆熟透,如无数炽热的心悬于枝头,遂成有情人的圣地。

磁山的历史人文积淀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读罢《磁山志》为这座山厚重文化所折服,磁山不愧是一座文化之山,它的故事,比它的岩石更沉重。这座山海之间的宝地,不仅自然景观秀丽,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先秦牟子国立国于此,秦始皇三次登临封祭阴主,汉武帝东巡求仙问药,千百年来,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建功于人类与历史的名士英才。

最幽深的烙印,是阴主文化的源流。两千多年前,姜子牙在齐地分封八神主,磁山正是阴主祠所在。秦始皇三巡边陲,汉武帝频临渤海,皆曾登临此山,虔诚祭祀。《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於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当年樱桃涧畔的阴主祠,戏台、山门、殿宇次第铺展,香火鼎盛。如今祠庙虽湮灭于烽烟,仅存基石散落草丛,但那份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早已融入乡民的骨血。立于遗址之上,眺望隔海芝罘岛上阳主祠的方向,一阴一阳,隔海相望——先民们对宇宙平衡的朴素认知,在这片山海间凝固成永恒的仪式感。

巅数百米长的石垒寨墙,是明代抗倭的峥嵘见证。戚继光的烽火曾在此点燃,号角声似乎还在石缝间隐隐回响;清同治年间,捻军与官兵亦曾在此血战。《磁山志对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和捻军起义,作了追忆。虽然刀光剑影早已黯淡,但志书里记载的那些断壁残垣仿佛在诉说着战火的酷烈。行走在文字里,似乎抚摸粗糙冰凉的寨石,指尖传来的不止是石头的质感,更有金戈铁马的震颤与家国血泪的余温。

老《福山县志》记载,磁山山脉是福山古邑文脉和福脉。明清两代,磁山山脉怀抱中诞生了七十五位进士这方水土养育一代代不朽的文心风骨。《磁山志》记述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明代被嘉靖皇帝誉为铁头御史郭宗皋,风骨铮铮,敢于谏,声动天下;晚清王懿荣的身影尤为悲壮——这位甲骨文之父,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慨然投井殉国。他书房里那些来自殷墟的甲骨残片,曾沾着三千年前的泥土;最终,他的身躯沉入井水,与磁山亘古的泉脉融为一体。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是中国收藏鉴定甲骨文的第一人,被称为甲骨文之父。还有被誉为清代李清照王照圆,在磁山温润的怀抱里与丈夫郝懿行著书立说,笔尖流淌着《诗经》的芬芳;以及黑包公再世陈汝弼,其铁面冰心的刚直,亦似磁山石壁般棱角分明。山风过处,林涛阵阵,仿佛历代先贤的吟诵未曾断绝,他们的精魂已化入一草一木,在山间流转不息。

八仙过海的神话,在胶东半岛产生很多的传说和一些八仙遗迹,何仙姑曾居住磁山便是其中之一。磁山山下,一水潭,水质纯净,此水潭便是著名的磁山一景仙姑湖。磁山老茶的故事也在山间流传,那由僧侣自南方携来的茶种,曾在古刹的晨钟暮鼓里氤氲出禅意清香。

磁山自古就是重要的铁矿开采地,至今仍可见古代采矿的痕迹,见证了烟台地区悠久的矿业历史。据《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

磁山从长眠中走来

历史从未凝固。磁山踏着开放的步伐,从长眠中走来。《磁山志》专门拿取一章“金河创业”记述了烟台金河集团发展历程。磁山巨变和山脚下磁山温泉小镇开发建设的源头,系于东龙夼村走出的张心达。当年他接手濒死的农具厂,以四定一奖点燃星火,跨界化工,摘取国家发明奖,终创立金河实业集团。2002年,当福山区领导将荒废的磁山托付给他,这位农民企业家慨然应允。

磁山文化底蕴深厚,当然首打文化,他组织学者遍访磁山,编纂《牟国磁山》奠基;随后,愚公般的建设者们在丘壑间昼夜奋战,仅用一年,磁山温泉度假区便破茧而出。秦汉风格的建筑依山就势,灰瓦白墙掩映于绿树奇石,地温空调、水暖循环,将低碳理念刻入砖瓦。那汩汩温泉,水质竟优于国家最新矿泉水标准,是大山对赤子最深情的回馈。

磁山温泉小镇现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宜居养老实验基地”“最美温泉小镇”“最宜居温泉养老小镇等多个金字招牌。风景名胜区、温泉度假区、颐生疗养区、御水雅都区、伴山观海区、阴主文化区六大板块,是集养生、养老、旅游、度假、商务、会务、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原生态、公园化的特色产业小镇。

磁山温泉园区以公园化、秦汉古韵的风格打造,灰瓦白墙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一步一景,四时有花,宛如世外桃源。56个室内外浴池,依山定式,错落布局,与周边坡、石、林、洞密切结合,曾荣获好客山东不得不去的温泉品牌等美誉。特别是磁山温泉打造了目前国内唯一的陨石泡池。磁山陨石富含铁、锰、锌、钾、钙、锶、钛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部分元素含量超过地球岩石的百余倍,对高血压、神经衰弱、习惯性头痛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陨石与温泉,一个是来自外太空的馈赠,一个是源于地球核心的宝藏,可以说是天生一对。

 

磁山的养生养老与文化教育

更动人的篇章是"颐生苑"的崛起。张心达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念,投资1.5亿,于仙姑湖畔打造出一座医疗救护、营养配餐、文化娱乐全程化一站式菜单服务养老桃源。2013年,其养老模式在钓鱼台国宾馆向全国发布,整合后的磁山疗养院,将智慧化医养结合的服务品牌,献给了共和国的功臣与长者。

磁山温泉每年暑假都会举办游泳夏令营,每期夏令营6天5晚,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游泳,可以参观地质博物馆、天文陨石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可以亲近自然,接受自然教育,体会自然之美。

文化之魂亦在延续。磁山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内,五千平米空间陈列着万岁,中国共产党一幅幅炽热的爱国书画;双百厅领袖厅革命厅图文并茂,年接待逾十万人次,将红色的火种播撒。重阳磁山文化节岁岁如期,忠孝仁爱的主题与诗词大赛、摄影盛会交相辉映,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光彩。2021年开馆的磁山天文陨石博物馆,则让天外来客与磁山星石共处一室,宇宙的奥秘在此可触可感。《磁山阴主文化》《千首诗歌吟磁山》等十余部书籍相继问世,如同为磁山铸就了一部流动的文化史诗。

2025年5月,磁山温泉小镇文旅版图的最新拼块——星石谷仙鹿园已悄然绽放。温驯的梅花鹿在明洪武年间陨落的星石间悠然漫步,孩童的欢笑与鹿鸣相和。陨石博物馆里,来自太空的馈赠与地球的山海传奇在此奇妙相遇。仙鹿园以星空+萌宠的独特体验,点亮了胶东文旅的新坐标。

山海灵枢的永恒魅力

十亿年的地质史诗、数千年的文明层累、十余载的浴火新生,都在山海间交响。它曾是先民眼中通灵的仙山,是帝王虔诚礼拜的神祠,是烽火连天的要塞,是文脉绵延的沃土;如今,它更是现代人安顿身心的桃源。张心达们以山民的坚韧与赤诚,将这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厚赠,锻造成环境、文化、服务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古镇

磁山无言,却以甘泉润泽众生,以奇石承载星河,以深林涵养性灵,更以一座温泉小镇的崛起,诉说着一个关于守护与新生、古老与现代的永恒寓言——山海灵枢之地,终成尘世安顿之乡。它静立黄海之滨,如一只承托过洪荒、也捧得起未来的巨掌,证明着大地本身,便是最深邃的神谕与最温暖的怀抱。

正如磁山温泉小镇所倡导的:这里不仅有海天一色、峰露峥嵘,这里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态美景,还有为子女尽孝,为老人造福的孝道文化,这里既钟灵毓秀,又处处小桥流水,绿树芳草,犹如世外桃源。初秋的歌已悠悠扬起,小镇各处烂漫且多姿,此时来踏山赏景泡泉正合时宜。读吧《磁山志》,我真有了去磁山旅游的冲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