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沿,轨迹
一
在我迟迟不能给自己设定目标而它们又为此而无所适从的下午
一扇窗敞开的钝角,即便带
有非理性的真实
也毫无意义
盲目写实或物理层面的一味顺从
是我无法用语言去思考不产生语言的东西
一少部分边沿突兀的简直快
要飞起来的耀眼的白色
横冲到蓝的中心
人格分裂法赋予它们双重身份
建筑里面白灰笔直的寂静
和大脑急忙想要找回原来的声音
开始突围
在奔向一片黢黑夜晚的白昼里(有人在那里描写过树叶如何减少存在)
在一片从窗口看得不太清晰的虚空
微风让我感觉到天是流动的边沿
二
九十秒的时间,来不及了
我必须赶在不筛选词语规则之前
初始的气味,光线刚好覆盖物体表面
甚至跨越更大范围
说不定那种积攒已久的东西还会在它们之间
突然跳出来
距离阳台差不多三米远
灼热的气流快赶上盛夏的火焰
如果非要追求后期的准确性
我选择清晨
是它让我以为窗外鸟的叫声看不着鸟
是我自己说的
三
差别醒来的时候
他的所见之物使我这么多年保持不变
他这么多年的整理和更大的寻找
使他保持不变
他经常独自在便利店门口坐着
在白昼变化不大的时候去观看时光流逝
谁不喜欢把“黄昏”和“落日”这些体现时空变化更大的词语
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那些时候有一种“该做饭了”和“各回各家”的慌乱之美
事物在熟悉的周围形成一种没有用的四面八方
正如每个人所看到的没有用的东西
正如无论如何光栅都要从每个人所看到的没有用的
东西中间穿过一样
再来说说穿过我们看不见但它和我们一样存在的东西
事物就是要让它自身处在你观看它和不观看它的自我转化之中——
那个坐在便利店门口的人
有时候就是我在没好好看他的时候去看他
直到最后我依然相信他盲目的美学
比我好好看他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