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保泽的头像

水保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4
分享

李老的诗意人生

又是一个年末岁尾。中午小憩后,我习惯性的踱入洒满冬阳的书房,再次捧起《诗词格律全集》。这是李老赠送我的,扉页上有他的亲笔题字:贤弟惠存。精读细品书中意,格律诗词门自开。兄李成海敬赠,二零二二年十月九日。

轻轻触摸着工整的赠言,曾先后两次拜谒李老的场景,真真切切的重现眼前,恍如昨日。

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竟成永诀。那个热情四溢、谈笑风生,自诩“九十一岁,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楚,身无大恙。尚能食,亦可酒,还能写点小诗,填点词曲”的老人,就这样匆匆离开了,离开了他挚爱的诗意人生,离开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离开了他深爱着并享受着的繁华世界。

记得那次临别时,他说有独家好料要下次分享,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在思考、锤炼着他的诗意。有道是无肉不欢,李老当是无诗不欢吧。正如他在《 金湖文学》最后一次刊发的《一剪梅·冲锋》所写的那样: “青草枯萎春又生,岁岁相同,芳草生平。人生百岁半醒中,五十年床,五十年行。冷暖交流人寰情,命运难同,各有其能。应看前景有恢宏,奋起冲锋,大运鹏程。”

也许他真的像大鹏一样奋力冲向美丽的天堂了,或许他要去和离别已久的老伴“鹊桥相会”了,或许他要去那个憧憬向往的神话世界了.....

2022年的8月3日,我在“老干部康乐群”看到李老群发的《江月晃山重·七巧月》:“天上银光闪闪,月华斜照楼亭。鹊桥相会渡双星,双星喜,今夜好心情。一道天河作梗,亲情成就难行。多年陈规得除清,新天地,废了旧龙庭。”

读罢,细品颇有情趣,道出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艰难和热望,很有带入感和感染力,让人心生怜悯并与之共情。

我用电脑检测平仄韵律,很是和韵工整,对李老顿生敬意。我微信私聊李老,并言明有意在我的齐鲁壹点公众号《金湖文学》栏目推发,很快得到李老的欣然回应。 于是,我为他加了作者简介,在《金湖文学》号上第一次推出了李老的词作,用微信转发给李老后,他很惊喜,亦颇为满意。接下来又陆续给我发来了他的几首诗词元曲作品,我便相继在《金湖文学》栏目刊发,赢得不少读者留言点赞,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随后我也将我的拙作发给李

老雅正,就这样一来二去联系互动就多了起来。

当时,我告诉李老要准备一张个人生活照,可配作者简介一起刊发。李老听后很是重视,说他眼下没有合适的照片,待找找再说。一个多月后,李老发来了一张半身照片,只见他头戴灰色礼帽,耳挂深紫色大框架眼镜,内衬是蓝白相间粗格衬衫,外穿深紫色西服,下身配深色裤子。容光焕发,神彩奕奕,颇有文人的潇洒,更具诗人的气质。我从第10期发稿就配上了这张照片,使文字简介与作者照片相得益彰。

在随后的交流中,我把我写的一首五绝《历山秋雨》 发给李老,他看后给予了“意境具佳,味道十足”的评价。 你来我往,我们便成了交流甚欢的忘年交诗友。

由于那段时间琐事缠身,我很少参加老干部活动。后来听李老电话说,他曾两次给我带来诗词书藉,都没能交到我手。情急之下,8月中旬他电话约我何时何地方便,抽空一会。考虑到李老年岁已高,恰好这几天方便,就定下到他家一会。第二天上午9时许,我驱车前往曾住过近10年, 再熟悉不过的玉函路宿舍。

宿舍在玉函路中段东侧,共有三栋五层楼房。按照李老的指引,我径直来到门口,按响门玲, 稍许一个50出头的中年妇女打开了房门,李老也刚从卫生

间方便出来,冲马桶的水声还在哗哗作响。他满面笑容、 略带歉意地说:“不好意思,肚子有点不舒服。”说着把我迎进他的卧室兼书房。

这套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三室一厅住房,是李老在省行担任工程师时,自己亲自设计的户型。我知道院里的三栋宿舍,除了最南边这栋楼是原来单位设计之外,北楼和中楼的设计都是出自李老之手,比南楼设计科学合理了许多,晚年能住上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房子,也算是心安理得、惬意满满的事了。

这是一套130多平三室一厅住房,两间朝南向阳,一间朝北。李老住的这间靠南的房间,大约有10多平方。东墙靠南窗是一张单人床,靠西墙迎门处,是一张老式五斗写字台,旁边主坐配有一把老式红木坐椅,桌子对面也有一把老式坐椅,是专门为客人放置的。我们各自主宾就坐, 李老泡了一壶龙井新茶,一股芬芳的茶香漫溢出来。我们一边品茗,一边聊着过往岁月和诗词创作。

李老出身济南的书香门第,自幼熟读《百家姓》《三字经》《诗经》等,几十年对诗词的研究创作从未间断。

早在1948年中秋节,年仅17岁的李老就填了两首庆祝中秋节的词《武陵春·济南解放》 :“四八年秋军号吼,炮打古城头。解放泉城正仲秋,砸碎百年愁。 历尽沧桑勤奋斗, 德政建神州。治国齐家谋略优,老省会,再无忧。” 另一首《太常引·济南新生》 :“老城昔日满愁肠,酷吏逞猖狂。百姓苦难当,世道乱、民心恐慌。 惊天动地,民心所向,解放炮开张。炸碎旧公堂,含喜泪、迎来曙光。 ”足以看出李老了不得的童子功。

李老家里的书柜藏有诸如《诗词韵律》等书籍。他说,他的每一首作品都严格按照格律填写,并经严格的韵律检测后才发出来。

“生怕行家高手看出破绽,或有违平仄韵律之处而成人笑柄!”他笑道。

话匣子打开,我们的谈兴越来越浓。从李白说到杜甫,从苏轼谈到了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还谈意未尽,只好相约再聊。

临别时,李老拿出一套崭新的《诗词韵律》送给我, 说这套《诗词韵律》是由济南大学编辑出版的诗词写作工具书,里面包含着名作平仄韵律赏析案例、常见的韵律字表,是一套难得的诗词写作工具书,我惊喜并欣然接受。

与李老的第一次会面,在相见恨晚中结束。

第二次拜谒李老是一个月后的午后,虽然错过了中秋佳节,我还是给他带了两瓶上好的红酒。我深知李老嗜酒,且以高度白酒为最爱,但顾及其年事已高,不敢造次, 不敢鲁莽。

我与李老的相识,那可有近38年的历史。当年我刚入职,就听说李老是省行仅有的拥有“建筑工程师”职称的科长,工作岗位是基建办公室,负责省行干校校舍、宿舍楼房的设计建设与监理工作。当时,大家都尊称他为“李工”。

当时的李工,中等个子,清瘦修长,为人直爽,说话畅快,俏皮话多,怼人的俏皮话可排头名。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就是不好好说话。 李老天生喜好喝酒,且以白酒为最爱,醉意朦胧是常有的事。醉意时的俏皮话自然是更多更狠更“扎人”。若是初识之人,简直难以接受,为此闹出点笑话也是常有的事。

李老早年考入济南一所带薪的经济类大专学校,主修经济管理专业,可他偏偏喜欢蹭听由梁思诚主讲的建筑学课程,合理调配时间,双科同步兼修,最终拿到了经济管理和建筑设计两个毕业证,为后来获得筑工程师职称奠定了基础。

我与李老交往于1986年下半年,省行玉函路宿舍落成乔迁之时。那时候,我到省行工作两年多时间,正好赶上分配婚房,有幸分得一套两室一厅一卫新居。李老当时在我对门三楼居住,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天天同乘省行班车,同走一个楼道,抬头不见低头见,自然成了熟人。

早期,李老曾邀我到他家探讨诗词写作,那时候我的诗词知识浅薄,再加上忙于本职工作,就不了了之。如今想来实在可惜。9年后我搬到爱人分配的宿舍后,与李老再很少相见。

我退休后加入省行老干部康乐群,时常看到李老在群里推发自己的原创诗词,逐渐引起了我的注意。直到省行举办全省离退休老干部迎接建党百年征文活动,我写的散文诗《建党百年颂歌》获得征文一等奖,与李老同时参加颁奖时,才真正引起了我对李老的再次关注。

交谈中,才知晓李老诗词作品广泛,唐诗宋词元曲样样在行。李老有4篇在农行老干部网刊发,后来我为李老在《文学与艺术》推荐刊登9首,在《金湖文学》刊发40多首诗词元曲。

他的作品积极向上,热情歌颂祖国、讴歌时代,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

他热爱祖国。《今日北京》:盛世欢歌进北京,鲜花装点美京城。千年古迹传今世,激发炎黄爱国情。《破阵子·铭记九一八》:雷暴猖狂一纪,炎黄百岁深渊。大好山河遭蹂躏,水火之中度苦寒,贼倭祸蔓延。八一军旗高举,同仇抵抗倭顽。地北天南歼日寇,华夏忠魂义薄天,扫平敌祸端。

他热爱大地。《竹枝词·庆丰收》:夕照山河靓彩虹, 阳关大道运粮匆。红光满面庄家汉,喜庆金秋硕果丰。

他热爱生活。《老酒》:三壶老酒腹中盛,屋动天斜地不平。桌椅慈心扶我起,呆瞧衣架叫卿卿。

他热爱泉城。《画堂春·美泉城》:游人结伴赏湖山, 红丰绿墨花繁。芳香引得蝶翩翩,醉了人间。秀色横穿城郭,阳光普照桑田。河山壮丽捧群泉,美了家园。《月色千佛山》:云压峰峦碧落烟,悬崖千佛静思禅。松间宝殿油灯闪,素月清光一洞天。

临别时,李老拿出他早已装好的《中国人必读的古典诗词》《中华古汉语词典》《诗词与楹联写作》《诗词韵律》《诗词格律》《唐宋诗词格律》等新旧不等,甚至有的已经磨旧泛黄的诗词书籍,恋恋不舍地说:“这些都是我珍爱一辈子的宝贝书籍,孩子孙辈们没有好这个的,留给他们难有善果,还是赠送给我们这有缘人更为合适妥当”。

见李老话已至此,我就不再推辞,欣然地接过这一袋沉淀淀的书藉,一股传承的责任和力量立刻压在肩上。这沉淀淀的, 即是珍贵的书藉,又有传承的责任,更是未来的期望。

在临别时,谈到事业与追求时,李老深情地说:“老伴年轻时积极上进,很早就加入了党组织,还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几个孩子也都积极向上,孙子们充满阳光”。话锋一转又说道:“谁年轻时没有点理想追求呀!我年轻时也向组织递交过申请书, 结果被人举报当过伪保长。哎,那时候我才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呀!”

11月中下旬,我曾多次电话联系李老,他先是说身体小恙,在医院疗养呢。后来再打电话就一直没人接听。到了年底,我才听说李老已经走了。

沉思中,转眼几个小时过去了,夕阳西下,窗前洒满落日余晖,犹如李老这位忘年交诗友带来的温暖。合上李老赠我的书,一阵悲悼之情升腾上来。于是,赋诗一首,表达我对李老的悼念:霜凋谢兰曲未终,案上诗篇墨尚浓。诗赋犹存留笔迹,音容宛在书藉中。经年桃李春成海,一世冰心玉作峰。忍向泉台隔尘雾,泪飞空作水长洪。

愿李老在天堂继续他的诗意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