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管地瓜叫红薯,管那绿油油的秧儿、叶儿叫红薯秧、红薯叶,娘管它们叫了一辈子,那可都是娘的宝贝。
每年开春,娘心心念念惦记着要栽种上几垄红薯,到了一定的时候,红薯秧就会开枝散叶,以极快的速度匍匐着爬满地,像极了抓地的草毯,绿得密不透风。
五月到八九月份这段日子,那些在娘看来宝贝似的红薯叶、红薯秧、红薯梗都能成为她用来制作美食的原料。娘会采摘一些红薯叶蒸窝窝头,红薯梗焯热水后拌凉菜,红薯秧拣最嫩的部分切断、剥皮清炒,直接丰盈到你的味蕾。到了秋天,地瓜撑裂了土地露出头来,娘会挖出来给我们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那滋味至今香甜在记忆里。
娘还没搬到城里住时,老家还有两亩地种着,根据时令往往会种上一些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靠近沟渠的边角地长满了杂草,娘跟父亲也没让它们闲着,开垦出来种上了一些菜蔬。我家的两亩地被父母进行了黄金分割,收一茬接着种上新的一茬。有的间作套种,有的被划成方块,这边是花生、谷子,那边是玉米、高粱。近看,整片土地盎然着生机。远看,像一幅美丽的拼图,那是娘跟父亲的杰作。
娘总嫌土地少,想种的庄稼实在太多,即使土地金贵,娘也不忘留出几垄地种红薯。
那时每逢周末,我都会回家看看,每次车停在家门口,榆木大门上那把硕大的锁头告诉我,娘跟父亲一定会在地里干活,侍弄他们的庄稼。
七八年前,父亲跟娘都七十多岁了,我不希望他们偌大的年纪再在乡下老家种地,所以,我老早的腾出了房子,打算接他们来城里住。数次劝解都被他们以各种理由婉拒。父亲是有退休工资的,干了一辈子教育,工资收入不低。娘也办了社会化退休,每月能领到1800多元。按说,他们应当知足,令我不解的是,本该衣食无忧的他们,却很热恋那片土地。
离开乡下那么多年,我甚至不愿再踏进那片褐色的土地。娘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在干活时,让我在一旁看着,有时候打打下手。娘用半截竹竿轻挑着红薯秧从一边甩到另一边,娘告诉我,这叫晾地、控秧,秧子长得太旺,养料就不会过多的供到红薯上,翻一翻秧子,红薯就会长得大、结得多。很多的农活,我都是跟着娘慢慢学会的,就连做窝窝头都一样。
翻红薯秧翻下来的秧儿,娘舍不得丢掉,一片片择下叶子,不够的话,再采摘上几把新鲜的红薯叶,拿回家做成窝头。娘做的红薯叶窝窝头可好吃了。父亲说,你娘虽没文化、目不识丁,但一辈子勤快惯了,很会过日子。每次我吃着娘亲手做的红薯叶窝窝头那样香甜,总会忍不住问娘,你怎么这么喜欢做窝窝头而且做得那么好吃?娘说,她小时候家里兄妹多,几乎没有多余的粮食,姥爷会在几亩薄薄的山地里全都种上红薯,那是全家人最重要的口粮。娘做红薯叶窝窝头还是跟姥姥学的,在那个年代,红薯叶窝窝头叶子占了大多半,只有少许的红薯面起到粘合作用,蒸一锅,一家人可以吃一天,时间一旦长了,红薯叶窝窝头就会长毛、扯丝,人吃了会闹病。娘还说,现在的条件可真好,过去拿来喂猪的红薯叶、红薯秧都成了好东西,集市上买一把红薯叶还贼贵。
好几次,娘在做红薯叶窝窝头,我都在一旁看着她做。娘先将鲜嫩、碧绿的红薯叶在清水中淘洗几遍,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到案板上切碎,紧接着下到锅中过水,然后捞出置于盆中,撒上一些盐巴。娘和好用豆面、红薯面、面粉揉成的面团,将切碎的红薯叶倒入面盆中再度揉搓,捏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窝窝头,放入柴火灶中的蒸屉里,我喜欢跟娘烧火蒸窝头,为得是等窝头熟了好一饱口福。每次,娘刚揭开滚烫的蒸屉,我就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向锅中,陶醉在红薯叶窝窝头的扑鼻香气中,每次都能将肚子吃得鼓鼓的。
五年前,娘跟父亲商量,将家中仅有的两亩地租了出去,他们感觉年纪大了,再在老家种地有些力不从心,就听从了我的劝告,终于来到了城里居住。
城里有房,乡下有家。起初,娘跟父亲住不习惯,楼房没有电梯,上下楼全靠爬步梯。娘就有些后悔,多次嘟囔城里不如乡下,啥都得花钱买,也不自由。父亲考虑到娘思家心切,就暗中跟我商量,周末得闲时,多拉着你娘回家看看,她还惦记着院子里种着的蔬菜、瓜果。我听了父亲的建议,尽管不太情愿每个礼拜都回老家,但一想到娘的恋家情结,我也就应允了,只要娘高兴就好,我甘愿当她的“专车司机”。
老宅庭院里铺满了绿色,葡萄架上缀满了紫色的宝石,石榴树挂满了果儿,墙角处的那棵菱枣树高过了屋顶,菱枣一串一串的随风摇曳,荡漾着画意诗情。老宅旁的一处闲园子先前空着长满了杂草,今年春天,娘回老家时提议我跟父亲开垦出来,种上几垄红薯。娘的理由似乎很充分,园子撂荒不如种上几棵红薯,我只好依了娘,用了一上午时间对园子进行平整,开出了大约二分地并起了垄。隔了一个礼拜,娘打电话让娘家侄子送来了红薯秧苗,娘亲手栽种了下去。
就在上个礼拜,我拉着娘跟父亲回老家,刚下车,娘穿过院子直奔那处闲园子而去,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苍绿。娘俯下身去摘红薯叶子,那天上午,她摘了好多的红薯叶、红薯梗,回到城里,拿出了她制作窝窝头的看家本领,那顿午餐,全家人吃得美美的。妻子还跟娘学会了做红薯叶窝窝头。
娘为人不小气,平素回老家,她都不忘摘一些红薯叶子分给经常在一起散步的老姊妹,叮嘱她们做一些窝窝头来吃。老姐妹们羡慕她,说她命好,会种地,这么大年纪了,在老家还有地种,想种什么种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她们一个个拿着娘送给的红薯叶喜欢得了不得。。
如今,八十多高龄的娘身体好好的,每周她都坚持回乡下一趟,亲自采摘一些新鲜的红薯叶做窝头。在她看来,红薯叶窝窝头营养、健康、实惠,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娘采摘红薯叶做窝头时的难掩的激动与兴奋,从她的笑靥中可以看出她对当今生活的满足。
娘做的窝窝头好吃,我愿吃一辈子娘做的红薯叶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