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昭的头像

冯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1
分享

一瓣陈皮羁乡愁

对于远离故土的移民、游子、漂泊者、流浪汉来说,乡愁是永不老去的思念。这种思念就深埋于一点一滴的故乡风物当中。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的陈皮,作为岭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已成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游子们思念故乡的具体象征。

新会制作陈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百年前。《本草纲目》中有“(橘皮)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的记载,广中,就是今天的新会。梁启超提出,新会商人在明代就开始利用销售葵扇的方便,将陈皮销往省外。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开设了德隆、悦隆等九家隆字商号,主要经营葵扇,同时大量经销新会陈皮。

民国年间,新会有专营陈皮的商号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五六间,一些大户还在上海等地开设了批发店。当时,新会陈皮主要运往上海、重庆、广州,再转销到全国各地。 抗日战争爆发前,新会年产陈皮约700吨,大多由商号向小贩收购,然后后再进行分销、批发和零售,小贩则在冬至前携带片糖,按质论价换购柑皮,叫“柑皮换糖”。 抗战胜利后,小贩主要携带花生油换柑皮,叫“柑皮换油”。

民间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而新会柑制成的陈皮最为道地。

新会农艺师潘华金介绍,道地的新会陈皮需符合七个条件:新会种(zhǒng)、新会种(zhòng)、新会陈、新会工、新会气、新会场、新会风。新会种(zhǒng),指本地原产的茶枝柑;新会种(zhòng),指施行新会特色的种植方法在本地种植;新会陈,指开皮后在新会自然、活性、健康陈化三年;新会工,指用新会特有的工艺、技术进行加工储藏;新会气,指在新会特有的气候下陈化出最佳效果;新会场,指新会柑生长的水土和自然环境;新会风,指新会人懂陈皮、爱陈皮、用陈皮已成为文化风俗。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技艺流程以“三年育苗、三年挂果、三批采收、三个品种、三瓣开皮、三年晒皮、三级分皮、三年陈化、长久贮存”最具特色;为防止假冒,当地政府还打造出覆盖种植、生产、仓储、流通全过程的数字化安全屏障。经营企业也各出奇招, 在集陈皮交易、休闲养生、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会陈皮村,每个标准仓储间的箱子都贴有一张电子溯源码,扫描即可查询产品信息、追溯产品来源。

2023年,新会陈皮借电视剧《狂飙》火了一把。高启强对弟弟劝解:“少喝点儿酒,(多喝点儿)老陈皮对嗓子好”,勾起无数观众对这款陈皮茶尝鲜的心;对高启强提到喝老陈皮对嗓子好的剧情,有网友直呼买不起。2011年,一份90年陈皮被拍卖出每100克11万元高价;2020年,一份55年陈皮按每斤200万元拍出。

近年来,新会人将陈皮与各类元素结合,衍生出了陈皮饼、陈皮茶、陈皮酒、陈皮菜、陈皮调味料、陈皮凉果、陈皮黑芝麻丸、陈皮咖啡、陈皮虫等地方风味。除了着眼于“皮”,新会人还将新会柑果汁结合陈皮、人参、枸杞子、山楂,通过生物发酵制成有助于改善睡眠的的陈皮酵素;使用果汁超滤杀菌技术,将新会柑肉制成柑汁,酿成柑果酒。

陈皮含有的挥发油可以祛痰止咳,黄酮类成分会随着年份增长不断转化,使药效更佳;气味也由青涩的果香,演变为陈皮特有的陈香,越陈越香,越陈越醇。但是对岭南人来说,陈皮不止是商品,更是一种传承、一份牵念,是打拼在世界各地的游子们最熟悉的乡愁,这份芳香经过岁月的历练与沉淀,越久越温和,越陈越珍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