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侨都之称的江门市,是中国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区之一。在田野乡间,中西合璧的碉楼建筑随处可见,既展示了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岭南灰塑等建筑元素;在城区老街,斑驳的骑楼、老旧的青石板梯与奶茶、咖啡等现代业态融为一体。
一方面,林立的碉楼、洋楼、骑楼,为拍摄年代剧提供了天然影棚;另一方面,江门独特的华侨文化,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保存完好的华侨建筑群,展现出不同年代的侨乡风采,根据剧本要求很容易“出片”。近年来,先后有近百部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对发展大道、枢纽新城商圈航拍,可以俯瞰城市面貌;新会石板沙、睦洲镇莲子塘村的水稻、油菜、格桑花、落叶杉自成画卷,可以体现别致的田园风情;想拍黑白两道进行利益勾兑,台山青山咀能提供紧张而神秘的交易氛围。
江门的别具一格,在于碉楼、温泉、海岛、生态,其中,江门骑楼和开平碉楼尤为著名。 在夏日炎热、终年湿润多雨的岭南,骑楼为路人提供了遮阳挡雨的长廊。罗马柱、精巧的雕花、剥落的壁画和东方浮雕、满洲窗等元素碰撞,使江门骑楼既有西洋风格建筑美,又有岭南风格的实用性。在“华洋杂处,商旅辐辏”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江门骑楼约有150栋。位于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东段的启明里,是江门市区13个百年华侨古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华侨村。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恢复原有巷道机理,最大限度保留了华侨建筑的“原汁原味”。
同时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的开平碉楼,带有明显的西洋建筑风格,哥特式、罗马式……各种西式风格建筑元素,都毫无顾忌地运用其中。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
《狂飙》总制片徐泰坦言,之所以把大部分拍摄场景选在江门,是看上了这里兼容并包的地域特色:“江门把传统骑楼街活化翻新后,聚集了奶茶、咖啡等新业态,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新旧时代的衔接,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剧集落幕后,有剧粉专门整理了包括高启强的小灵通店、街角的越南咖啡、李响和高启盛坠楼的梅家大院、孟钰偶遇安欣的牛山公园在内的江门《狂飙》取景地打卡攻略。
剧中强盛兄弟发家的“强盛小灵通店”,现在是一家文具店,店门口售卖的纸扇,上面写着“狂飙”“读孙子兵法 品启强人生”“咖啡不用冲 迟早会成功”等剧情有关文案,还将一本《孙子兵法》摆在货架上。 二月初二,参与“引客入江”行动的十几家旅行社组成首发团来到江门,游览包含旧厂街取景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李响、高启盛双双下线的梅家大院,以及建有600多座骑楼老道的赤坎华侨古镇。
面对接踵而至的游客,江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发挥影视剧IP效应,把客流量转化为“留量”。 比如,制作“跟着《狂飙》走,打卡百年老街”导览图和点位说明,以导览图串联取景点、餐饮,通过点位说明结合实景游览了解景点历史;利用“影视+旅游”溢出效应,向全国派发五万张面值100元的住宿消费券。
一部影视作品带火一座城市,近年来屡见不鲜,难的是这座城市如何持续保持旅游热度。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志红建议,通过场景游览、剧情互动、主题演艺、文化体验、主题客栈、非遗体验让游客演在故事里、玩在剧情内、吃在电影中、住在大片场。 五邑大学副教授伍锋则认为,江门应在城市IP、产品内容、品质服务、硬件配套、旅游智慧化方面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影视剧热播后的“长尾效应”。
“中国侨都”携一路繁花走向春深,江门文旅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发表于2023年第4期《中国品牌》杂志,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