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留梦记(二题)
芝兰,只是北方平原上的一个小镇,却写满我整个少年时代的记忆。——题记
春日晚别
这是我生活过十年的大院。
三十年前,三层的红墙院落,墙头上长满了野草;墙外,是一条满是沟壑的土路,有一次雨天,不小心摔了满身泥浆。年龄稍大一点儿的时候,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走来平整的路面上,会不由自主地笑,仿佛柏油路是自家的。我住在院落里临近马路的楼头。
楼上空空荡荡,少有住户。听着永不知倦的脚步声,一直到二楼。房间尘封已久,恐怕轻轻走动,都会惊起一些困倦的尘埃。墙上的点点墨迹,就是少年时的涂鸦。两三枝新绿未吐的老槐树挡在后窗,隔过树枝,瓦舍后是一排参天的梧桐,夏日里碧翠连成屏。现在,却只有枯枝。
据说,孤独的人走上楼头,会看见苍白的月光。
秋日潭影
水潭没有名字,但在北方平原上,小镇的郊外显得格外幽静,尤其在秋日的午后。
站在伸向水中的陆地眺望,粼粼波光像明快的金属,弹拨出的轻快乐章。水波轻轻吻着岸,撩起一些既不古老,也说不上新鲜的话题。有时候,鹅群在水面上嬉戏,仿佛云朵的影子倒映在了水中,连同西岸的倒影,构成一道幽静的景致。因为有了枯枝败叶的沉淀,水潭显得幽静而阴郁。
这里远离田垄。丛生的杂草、几个坟头和一排柳树,构成西岸萧瑟的图景。俯身向下,水潭便尽收眼底了。三十年前,水潭的岸边长满了成片的荆条,间或有几只蜜蜂在丛中飞舞,成为记忆里少年时代的乐趣。
现在,却是没有了的——去年的白雪,又能到何处去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