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在周杰伦歌声背后,青花瓷收藏也在逐渐升温。
2008年6月,为纪念北京奥运,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监制,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师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联袂创作了2008套“永久和平”国礼级陶瓷青花梅瓶。这批被誉为 当代青花瓷王的艺术陶瓷,很快被联合国、国家博物馆以及17个奥运会主办国收藏,并被定为盛会国礼,用于体育代表团及国际友人的馈赠交流。此外,国家博物馆还划拨出800套向公众发售——以正在使用的国礼用瓷向社会限量发行,尚属首次。
青花瓷源于唐宋,兴于元代,在明清成为主流;青花瓷在当代引起轰动,源于英国佳士得的一次拍卖会,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以1400万英镑落槌,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纪录。从此,青花瓷在欧亚大陆、北美地区风行天下,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代名词。
国礼青花梅瓶的登场,再次使青花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专家车奇凯认为,与古代青花瓷相比,当代青花瓷彰显个性特别明显,没有严格的尺度,完全是个性化的创作;此外,古代青花瓷的绘制者主要是祖传技艺的工匠,因此,当代青花瓷的艺术性要相对高于古瓷。
然而,受中国传统收藏贵远贱近、厚古薄今的理念影响,当代艺术陶瓷迟迟难以受到重视。在上世纪90年代,现当代陶瓷主要是以工艺品的形式进行出口,更多是海外人士收购;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现金流量增大,收藏群体也在急剧扩张,甚至出现海外回流现象。
当代艺术陶瓷,主要指当代名人名作瓷,包括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后来获得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名人名作,以及具有相当水准的新起之秀和民间艺人作品,价格多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个别作品可以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元,但仍有人认为没有达到自身应有价值,具有相当升值空间。
也有专家认为,青花瓷在传统瓷器中分量很重,比如元代青花瓷、明代青花瓷,甚至“清三代”的青花瓷都可以拍到上千万元;但是现当代青花瓷就要分两种情况了,一种是当代艺术大师的珍品,但是大多数当代青花作品距离古瓷还有不小差距。毕竟,它的制作成本很低。
虽然《鬼谷下山》在伦敦拍出了天价,但是在北京预展的时候,国内的一些学院派专家就认为它不是元代作品——古瓷鉴定,历来都有争议。此外,书画作品多出自文人之手,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而艺术陶瓷作者则多为手艺人,在人文底蕴上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显然,艺术品可以愉悦心灵,但收藏当代青花瓷并非“一本万利”。
发表于2008年6月27日《投资者报》,原标题《当代青花瓷:泡沫多于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