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昭的头像

冯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6
分享

奥运收藏的魅力

2008年,收藏界掀起一股奥运旋风。由红绿紫黄墨五种颜色组成奥运五环翡翠手镯,估价达到千万元;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发行的奥运纯金纪念章,也从初始价108万元攀升至二百余万元;奥运祥云火炬被炒到10万元之后,则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油画艺术表现也比较显眼,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以靳尚谊为代表的写实画派创作的《萨马兰奇》《罗格》以及1984年至2000年五届奥运会全体中国奥运冠军和著名教练等人物肖像,参与艺术家和所画奥运人物都具有典型性,二者结合,自然会诞生出奥运艺术珍品。在雕塑领域,袁熙坤创作的奥运题材青铜雕塑《小轮车》,更是以500万元落槌。

奥运会结束后,奥运题材艺术品有的进入博物馆,成为馆藏艺术品;有的进入拍卖机构,进行公益拍卖。但是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奥运这个概念永远不会过时。对于注入了奥运元素的艺术作品来说,其艺术价值就定格在创作的那一刻,是当时的氛围和灵感,凝固了它所蕴涵的艺术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不可复制性。

邮品、钱币、火炬、球衣以及各种球类却并不乐观。例如,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发行的首套奥运金条,价格上涨四倍后进入有价无市的状态;但也有例外,比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笔签名的奥运邮票及首日封、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发布纪念封。

在诸多奥运收藏门类中,门票,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门票,比如奥运开幕式、重要比赛场次的门票,想收集到并不容易。早在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收藏爱好者乐祖光就购买了两场球类比赛的门票,一场是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争夺奥运会亚军,结果中国女排胜出;另一场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国选手葛菲、顾俊战胜韩国运动员获得冠军。这两场比赛过后,门票也成了他的珍藏。

对于现场观众来说,奥运门票同样具有收藏魅力,可以反映奥林匹克之路。但很多人想从中渔利——在大趋势面前,有些藏品价格攀升,甚至远超本身价值,但是在奥运结束后,人们冷静下来,该回落的还是会回落。因此对于散落在民间的藏品来说,纪念意义要远大于投资价值。

实际上,各类奥运题材艺术品、纪念品良莠不齐,奥运过后会进入理性回归时期,只有当市场冷却下来,人们才更容易分辨哪些是应景之作,哪些是可以收藏的珍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