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平
"妈妈,为什么我们的饭总是野菜糊糊、大麦疙瘩汤?"八岁时候的我仰着头问。母亲蹲下身,用沾着大麦粉的手轻轻擦去我脸上的糊糊,眼角泛起一丝我看不懂的湿润:"因为我们的麦子,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变成大米呀。“
那时的我不明白,直到那个蝉鸣如沸的夏日,一张被汗水浸透过又沾满星光的“周转证”,让我读懂了藏在粮库与家之间的,是比麦粒更沉重的故事。
那是七十年代夏天的一个早晨:
“小军他妈,今天去换粮吗?”邻居王大妈在门口问道。
“我今天没时间!”妈妈无奈地回答。
“你只要把麦子和'周转证’给我就行了,我顺便替你家换回来。刚才我听到你家小花在哭,心里怪难受的。”王大妈一脸关切。
“他大妈,那就麻烦你了。我让小军帮你背纤吧,他也老大不小了,该为大人做点事了。”妈妈笑着对王大妈说。
“好,就这样说定了,吃过早饭,我们就去。”王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大王庙粮库离我们家有十多里路,虽然有点远,但我一点儿也不怕。我已经八岁了,还从来没有到这么远的地方去过呢,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别提有多高兴了。
吃过早饭,我从衣柜里翻出我平时一直舍不得穿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披在身上,接过妈妈递过来的“周转证”,把它紧紧地攥在手心,又装进了口袋,按了按,确定它已稳妥了,才跟王大妈出发了。
“小军,记好,要把'周转证’给王大妈呀!”妈妈在身后叮嘱道。
“知道啦!”我大声应着。
一路上,我一蹦一跳,欢快地唱着刚学会的歌:“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路边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我在前面背纤,王大妈在后面推着小车,缓缓地向大王庙粮库方向出发了。王大妈推着的小车,“吱——嘎、吱——嘎”地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仿佛是一支换粮进行曲,在通向大王庙粮库的大路上空回荡着。
走了半个多小时的路,太阳越来越毒了,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王大妈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我也大汗淋漓,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
我索性脱下上衣搭在肩上,光着膀子,背着纤,继续向大王庙粮库走去。越走越热,大伏天的酷热,真是让人难以忍受,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王大妈更是汗流浃背,她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头发也被汗水湿透了,贴在头皮上。
“小军,前面有一棵大树,我们歇会儿再走吧!”王大妈气喘吁吁地说。
“再好不过啦,这鬼天气快把我热死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大树下,一屁股坐在地上。
到了树荫底下,还是一把汗、一把汗地往下掉,汗水都渗进了眼睛里,生疼、生疼的。我再也顾不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了,一把抓住它使劲地擦了起来。
休息了十几分钟后,感觉好多了。我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小军,走,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到粮库了。”王大妈鼓励我说。
“好!”我咬了咬牙,重新背起了纤绳。
我们又走了二十多分钟,大王庙粮库终于出现在眼前了。我心头一喜,不知不觉加快了步伐,王大妈在我的带动下也加快了步伐,一会儿便进了粮库。
粮库的橱窗口前,长长的队伍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人们都在耐心地等待着。
“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呀?”我自言自语道,心里有些着急。
“小军,到前面看看,有没有我们认识的人?”王大妈说。
“哎,小林,太好了!你家今天也来换粮了,可以不可以帮帮忙?”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看到了熟悉的小伙伴小林。
“没关系,谁叫我们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呢?”小林爽快地说。
“小军,你和王大妈排到我的前面就行了。”小林热情地招呼我们。
“小军,把你家的'周转证’给我,马上轮到我们啦!”小林催促道。
“大妈,我的'周转证’找不到了!”我一下子慌了神,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别急,孩子,你再找找看!”王大妈安慰我道。
“记得很清楚,出门时,我接过妈手中的'周转证’把它放在了上衣口袋里的,当时我还按了几下,怎么会没了呢?”我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你再想想吧,出门前究竟拿没拿?”王大妈也帮我一起找。
“哦,记起来了,肯定是在那棵大树底下歇息时我用衣服擦汗时,滑出了口袋。”我突然想起来了,懊悔不已。
没有了“周转证”就换不到粮,回家还只好吃难咽的米糠糊糊、大麦粉疙瘩了。一想到这些,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小军,别急,回头再找吧,这次就先用我家的计划吧!”王大妈善良地说。
“就是,现在回头找,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王大妈家计划不够的话,我家的计划也可以给你家用。小林也在一旁附和道。
“好,那我就听你们的,回头再找!”我无奈地点了点头。
“王大嫂,这一袋麦子太潮了,不能收!”验收员大声说道。刚才那袋麦子是王大妈家的,刚刚验收合格了,现在这袋是我家的,被拒绝了。
妈从来不沾公家便宜的人,肯定是弄错了,现在怎么办呢?我急得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
“小军别急,我陪你把麦子晒一晒,今天太阳毒,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干的。”王大妈安慰我说。
“那,中饭怎么办?我回去晚了,爸会着急的。”我担心地问。
“没事,让小林回去跟你爸说一声就好了。至于中饭,我带了几根熟玉米棒子,啃一啃,中饭也就对付过去了。”王大妈从口袋里掏出几根玉米棒子递给我。
“大妈,你在这里看麦子,我去刚才我们歇脚的地方找一找,兴许能把我家的周转证找回来。”说完,我又把玉米棒子放在了王大妈的衣兜里。
“好,反正离这里也不太远,你快去快回!”王大妈叮嘱道。
我一路小跑,不一会儿就到了刚才歇脚的地方。只见一个比我稍大的小哥哥手里抓着一本“周转证”样子的折子。
我心头一喜,连忙跑过去问:“小哥哥,你手里拿的可是'转转证’吗?”我因为着急,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是的!我也是和我爸去大王庙粮站换粮的,走到这里歇脚时,看到这个折子,拿起来一看是本沾着汗渍的'周转证’,我爸说丢失的人一定很着急,肯定会来找的,所以就让我在这里等候,他一个人先去粮站了。”小哥哥认真地说。
“是我丢的,那给我吧,我只能先谢谢你了!”我激动地说。
“这上面写的是谁的名字,你说对了我就给你。”小哥哥歪着头,调皮地说。
“是我爸的名字,叫李大伟,木子李,大小的大,伟大的伟。”我连忙回答道。
“答对了,快,拿去吧,时间不早了!”小哥哥把“周转证”递给了我。
“好,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啪”的一声来了个立正,举起右手向小哥哥敬了个队礼。这是我第一次敬礼,虽然动作有不怎么标准,但却充满了真诚。
我双手接过“周转证”,和小哥哥一起向粮站跑去
到了粮站,我接过王大妈的玉米棒,分一半给了小哥哥。小哥哥啃着玉米棒,说了声“谢谢”,就去找他的父亲了。
我啃完玉米棒,喝了口粮站提供的大麦茶,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王大妈在我家的麦堆里抓了几粒麦子,放在嘴里用门牙咬了一下,只听“嘎嘣、嘎嘣”几声,王大妈笑着说:“小军,你家的麦子合格啦!”
“明天我们家就有大米吃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心中的喜悦就像绽放的花朵一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等待都变得值得了。
夕阳把粮库的砖墙染成橘黄色时,我攥着失而复得的“周转证",忽然发现它不再只是一张薄薄的纸——汗渍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像凝固的星河;麦粒在齿间碎裂的脆响,是大地馈赠的密码;而远处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正把今天的故事写成明天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