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明月的头像

华明月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10/23
分享

婚姻的真相

许久之前便想动笔,对这个问题也思考了好久,婚姻,这一制度的核心形式(特指一夫一妻制),在人类430万年的历史中仅出现约6000年的法律制度与社会规范,这一制度的核心是财产与子女继承,其稳定性随社会变迁而调整。关于“婚姻”,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琼瑶的去世把她和平鑫涛的情感纠葛再次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平鑫涛与琼瑶,一个是有家室的出版巨擘,一个是言情作家。他们的结合,或许始于稿纸上的相知,或许源于思想灵魂的同频,但他们坚定地结合,难道不是双方利益的权衡吗?从平鑫涛最初与琼瑶抛妻弃子式的结合,到临终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便可明白平鑫涛所看中的,是琼瑶那取之不尽的才情,以及能给他带来的出版王国的巨额财富;琼瑶依托的,或许也是平鑫涛能将她笔下世界化为现实的权柄与魄力,这固然是“珠联璧合”,但事实上,资源的精准置换与利益的牢固缔结更是这桩婚姻牢不可破的基础,他们的婚姻甚至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各取所需的利益联合体,我甚至认为平鑫涛为了维护这一利益的长久,让琼瑶一直生活在爱的谎言与童话的围城里。

一直以来,生活在爱情童话里的琼瑶感觉她自己拥有的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情。看看她笔下的爱情,都是如此的炽烈纯粹,为爱可以生,可以死,可以颠覆一切人间礼法。她的爱情至上的观点从一些台词中可窥见一斑,比如备受争议的“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却是她的爱情!”这一观点把爱情置于生命健康之上。而她与平鑫涛那惊世骇俗的苦恋,似乎正是她笔下世界的投影。

然而,最后琼瑶却去得决绝,或许缘于看穿了所谓的挚爱,难以接受她一生所尊崇的真爱竟这般可笑,心中不能接受真相的残酷,她一生执著的爱竟如此地不堪;历经岁月的风化与洗礼,遭遇现实的棱角碰撞,婚姻中的真爱是否能够依然如初?

譬如杨翁的结合,跨越五十余载的春秋岁月,这样的婚姻有爱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这一婚姻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各取所需”的和谐与平衡。这一特殊的结合,更加凸显了婚姻的某种实相:它从来不只是空灵的情感飘浮,更是两个个体,带着各自的有形与无形资源,走进一个名为“家”的经济与命运的共同体。

翁帆自己在采访中也坦言,自己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少有人走的路,从青丝少女到鬓角白发,她用二十余年的青春陪伴一个耄耋老者,同时,她也生活在一个至真至纯的象牙塔中,对翁帆而言,外界的褒贬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沿着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一直向前走着、走着……

而我们作为旁观者,远远地望着,不管怎么看待其实都不过是“子非鱼,安之鱼之乐?”。

无论是翁帆还是琼瑶她们这种跨越世俗的婚姻,还是大众眼中那种中规中矩婚姻,都提醒着我们:婚姻的真相,从来不在别人的故事里,彼此选择之后,需要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沐浴阳光,也共担风雨,并心甘情愿地承担责任、乐于为之奉献。

正如舒婷笔下的婚姻与爱情,假如我是一棵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