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孤寂的江晚渔舟,是思绪漂泊的天边流云,又是冰凉冷清的阵阵秋风,总把一幅幅美好的画卷撕成碎片,残破得无法拾起。
二十啷当初闯天下,信心满满撞入异地他乡——建中小学,当了一名学校那时很吃香的英语代课教师。为完成中考升学任务,平时加班加点上课、辅导、诵读、批改、测评,还要忙前忙后为学校干些杂七杂八,家务不消说全落到也是离乡背井的代课老师妻子身上。家中懵懂稚嫩的孩童是繁忙教学工作的老大难问题,时常无人经管,任其东滚西爬,悠哉游哉,放学后满大街寻找孩子是我们家天经地义的家常便饭。
那年月我们一家刚住进学校旁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紫木树下,饱经沧桑的砖瓦房正毗邻一户贤惠的蔡姓人家,这家男主人小名蔡平二,大名没听人叫过,印象中也没刨根问底儿;女主人芳名高桂琴,贤淑善良。他们膝下有一双乖巧可爱的女儿,大的乳名秋红,小的大家都叫菊红,两个女儿乖巧懂事,挺招左邻右舍喜欢。
说起他们家的这一双宝贝女儿,与大家朝夕相处其乐融融,更与我们一家有道不完的情结。
有一次散学后,人去楼空,空荡荡的校园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我猛然想起不在身边的孩子,于是满世界常规性的寻找。供销社门口不见,上场口也不见,孩子经常溜达的地方还是不见,回来把校园的旮旯角落翻了个遍,依旧杳无音讯,一时慌了神,扯着嗓子叫唤孩子的名字。“在我家呢!傅老师......”邻居的女主人端着筛子急忙从房间里走出来回应,我惊喜地跑到土坎边上看到孩子和她家的两个丫头玩得正欢,一块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感激之心无以言表。
从那以后,隔三岔五孩子又跑去和两个小姐姐一起玩耍,有时候甚至还供吃供喝,被她们一家特殊娇宠。我心里清楚,作为含辛茹苦的农民,家庭条件也是捉襟见肘,虽然孩子吃不了多少,但总是要吃的啊!时常发自内心的不胜感谢,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欠了人家的人情。渐渐地,在孩子作为纽带的牵引下,大家你来我往互帮互助,逐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邻居,我也常常毫无顾忌地对秋红菊红委以重任——带妹妹。
秋红菊红带妹妹既耐心又体贴入微,给她擦洗小花脸,喂饭,梳头,洗手,陪她一起做游戏,样样做得像模像样,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似的,真讨人喜欢,大家都夸俩小孩好懂事。秋红,叔叔有点儿事,看一下妹妹哈?她就像只小鸟一样高高兴兴地把妹妹背去玩了。菊红,叔叔上会儿街,带一下妹妹哦!笑嘻嘻的菊红赶忙跑过来,抱着妹妹逗笑着上操场去了。阳光透过大紫木树的叶缝,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一阵清风吹来,好惬意,好舒心。那时候学校没有什么栅栏,更没有围墙,校舍与周边农户家道路畅通无阻,肆意穿梭也不在话下,老师与农户之间没有距离,没有隔阂,只有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荡漾在校园四周。
记得秋红菊红都是胖嘟嘟的笑脸,炯炯有神的双眸,青丝般的头发随风飘逸,总是穿着干净整洁的缀花衣服,对人彬彬有礼,娇柔的声音里藏着几分娇羞。她们与我家孩子形影不离的身影总时常在我眼前晃动,总有一种“孩儿膝下欢,大人心里甜”的美滋滋的感觉。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晃一年的时间如梦飘散,渐行渐远。
后来,我们搬家稍远,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上学时间各自忙于学业,寒暑假我们也赶回了久违的故乡,天南地北各自忙碌,大人小孩见面的机会越发寥寥无几,慢慢就淡忘了那段甜蜜温馨的日子。
再后来,秋红菊红的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为了谋生远走他乡,这双乖巧可爱的小女儿从此与我们一家素未谋面,近在咫尺缘分化成了远在天涯的久久眷念,曾经深情凝成了如今长长的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