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风和日暖的头像

风和日暖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20
分享

新冬走笔

◎宫焕臣

时光匆匆,一挥手,冬天真的来了!

秋尽立冬始,美好正当时。

初冬的清晨,冬色亦美。一层薄薄的雾气果然笼罩着小城。那雾气,轻渺如纱,如梦如幻,给这座美丽的古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远处的高楼大厦,红砖绿瓦,在淡淡的雾气中时隐若现,宛如海市蜃楼,让人仿佛步入人间仙境。

我推窗而望,偌大的小区景色十分诱人,看排排栾树枝挂红灯,株株枫树霜染叶紫,棵棵法桐绿黄相间,可谓色彩斑斓,初冬赛秋!再看这初冬的晨晖洒在大地上,风虽凉却不寒,又是一个风和日暖的好日子。有道是,秋意未尽,天气正暖,此刻,何不出去享受一下冬阳的暖意,看看初冬的新景光。

(一)

上午8时多,薄雾已散,阳光很暖,我走出了小区。

虽是入冬,但小城依然很热闹,路上人来车往,路边叫卖的、摆摊的,散步的人依然很多。我沿小区向西,顺着碑坡街边走边看,顿感这个季节还是满街活力,菜丰果硕。瞧,路边小摊摆满了苹果、柿子、山里红;地瓜、芋头、青萝卜;南瓜、冬瓜、佛手瓜;还有大葱、生姜、大白菜等,都是清一色的入冬备冬的新鲜菜果和食材,给人一种满足感和踏实感。

我边走边看,不时问价,偶尔攀谈。正说着,路边开来了一辆拉大白菜的农用车,一会儿又一辆卖地瓜的三轮车也停在路边。初冬时节这个小市场可谓“车马忙碌,物丰满街”。此时此景,我想起了孩提时的“秋收冬藏”,想起了当时的农村在立冬前后忙碌的情景:收地瓜,收萝卜,收白菜,生产队用小推车挨家挨户往家送,社员收工后,还要连夜忙着挖菜窖、砌炕窖,堆地瓜,割萝卜,腌咸菜等等,可真是忙忙碌碌挺热闹,为的是这一冬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菜,吃饱饭。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立冬前后城里的人哄抢、储备大白菜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商场里凭票购,大街上排队抢,可谓每年打一次"临冬战役",但也让人乐而不疲。那年月,城里人为了抢一堆大白菜,半夜十二点就去排队啊!可现在,这样的景象没有了,随之而来,粮有余,菜丰足,再也不用去颇费心事地备冬了。现如今,现代科技让农业插上了翅膀,各种农副产品应有尽有,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市场供给绰绰有余,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大白菜满地都是卖不出,小区里送到家门无人问津,仿佛“冬藏”不再热闹。

“大哥!买点大白菜吧!”突然,一位中年妇女打断了我的思绪,她招呼我说。

我随即来到她三轮车前,只见地上那“帮薄心黄”的大白菜摆了一大堆,看来确实不错。

“我这大白菜可好吃啦,下锅易烂,还有甜味,你可以先买几棵尝尝啊!”她忙说。

“看样子确实不错,因我昨天刚买过,下次再买吧,再说现在刚立冬,也不能买多,现吃现买就行了!”我笑着回应。

“我家是店子村的,老爷子七十多岁还种了两亩多大白菜,你后边如要的多的话我给你送到小区!”

让她这么一说,我还真心动了!是啊,农民兄弟真不容易,忙活大半年,白菜又不值钱,几毛钱一斤,一亩地折腾不几个钱啊!眼下,特别是老年人种地,真不容易!

“这样吧,‘立冬萝卜,小雪白菜’,等过小雪节后你给我送60棵左右吧,我和邻居们分分!”她听了还挺高兴的。

只见她麻利地加了我的微信,记下了住址和电话,并一再感谢。

当时我就想:现在多好,真方便,过冬天啥也不用愁,想啥有啥,还送货上门,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啊!常言道,天道酬勤,这一年四季,春播夏忙、秋收冬藏,大自然不仅赋予人们勤奋,更赋予人们收获,正如此,人们都可以在冬天里尽情地分享,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

(二)

沿街又向北,我去了市区最大的公园——掖县公园。

径直登高,公园美景一览无余:秋风中,星星点点的月季花在风中仰笑,整齐有序的银杏林已叶落满地,柿子叶红了,梧桐叶黄啦,只有那一片片冬青树正绿油油、又发新芽……

随后,我走进了那片宽阔的银杏林,这些天来,到这里观光赏叶的、拍照的人络绎不绝,现在冬霜还轻,树上树下都是一片金黄,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殿堂。在月季花长廊,那耐寒经霜后依然独枝绽放的零星月季,微风中摇曳着她那细长枝干,愈发娇艳和动人。于是,我用手机拍下了初冬的月季绽放靓影,将身边那一枝独秀的月季花,与"市花标识” 大雕塑纳入同框,一幅“浅冬双花”的摄影作品就瞬间成形,这的确让我很是开心。

在公园的运动广场,那里是市民健身的大场所,几十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这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下了夜班的年轻人;有伸拉的、有举力的、有原地踏步的;有走桩的,有俯腰的,有打乒乓球的,还有篮球场上那一帮帮生龙活虎的打篮球爱好者,他们在初冬的季节,尽情地锻炼,倾情地发挥,整个运动广场是活力无限。

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信步来到了公园里的"民俗公园″广场。这里是市民的文化乐园。看,亭子里棋迷正在博弈,长椅上的老人正听评书,更有那碑坡社区老年乐队演出吸引了好多观众。他们每天上午在这里吹拉唱弹,自娱自乐,为活跃"公园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他们的节目进了社区,登了舞台,上了电视,成了市民欢迎的一支业余文化演出队。

趁休息之余,我和我原单位老领导、小乐队二胡演奏者马副总攀谈起来。

“别看现在冬天到了,只要不是冰冻三尺,我们小乐队每天都来这里活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退休了,有事干,既娱乐,又陶冶情操,把自己的特长展现出来,既给文化娱乐场所增添氛围,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老领导高兴地说。

伴随着小乐队《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我来到公园的"石碾院",许多老人们正在那里的长椅上晒太阳,拉家常。

“你们好,这天气晒晒太阳真不错啊!"我随便与老人们打了个招呼。

看我忙着拍照,像个“文化人”,他们就热情地招呼我坐坐。

“今天立冬了,人们出来晒太阳也是有些讲究的啊!”

“真的吗?”我不解地问。

“立冬有暖阳,一冬都安康”、“立冬晒太阳,胜过喝参汤!”一位老者笑着对我说。

”难怪,这几天公园里的人这么多啊!”

“老哥,你的天文知识还真不少!”我接着又赞了一句,他高兴得咧开了嘴。

“今年立冬不一般,是妥妥的早冬,因为上半年闰月,下半年节气挤得早,传统上,立冬通常在农历十月交节;若落在农历九月中,今年就视为‘早立冬’,也叫‘冬包秋’,当然也有‘冬包秋,冻死牛’的说法。”他滔滔不绝说着。

“立冬那天,节点又是中午,这说明今年冬天不会太冷,弄不好也是个妥妥的暖冬。”他说的很肯定。

“那太好啦!”我高兴地说。

听了长者的话,我从内心佩服他。看着老人们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说真的,当下的老人个个都不落伍,他们会玩手机,会查资料,会发微信和抖音,见多识广,难怪懂得这么多啊!此时,我想,如今家国平安,日子舒暖,这不正是老人们期盼的幸福“暖冬”吗!

(三)

回家的路上,正值中午,而我意犹未尽。

一上午的赏景漫步,边走边看,边走边拍,边走边悟,着实令人开心的。这初冬的天,初冬的人,初冬的见闻,确实给了我许多的遐想。

于是,我就想,冬天,是一个自带氛围感的季节。它不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也不像夏天那样热情似火,更不像秋天那样硕果累累。因为冬天是安静的、清冷的,甚至是无情的。这大自然的轮回,却让人们多了些坚强和耐力,就像这路边一棵棵耐冬的雪松,迎寒斗雪,经磨历劫,仍郁郁葱葱。这也许就是冬天的一大特征吧!

当然,冬天里还别有一番风韵。一场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会将大地装点成一片银白。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最期待的就是下雪。当第一片雪花飘落时,那洁白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冬天送给我们小伙伴的最好礼物。每次小伙伴们会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里,堆雪人、扔雪球、打雪仗,让那宁静的冬天充满了童年的欢乐!

其实,冬天还有许多让人惬意的事情,就是家里的温暖和温情。冬天里,我们可以煮一锅地瓜、蒸一屉芋头,熬一盆猪肉白菜炖粉条,全家人围炉一坐,热热乎乎的吃上一顿家常便饭,可是有滋有味,饱饱暖暖的。

我们还可以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那鲜嫩的肉片、翠绿的青菜、可口的小丸子,每一口都能驱散这冬日的寒意。这种家庭团聚的温暖,更是冬日里最珍贵的时光。

我越想越有美意,不经意间,我就酝酿了一首小诗《走近浅冬》:

挥手之间冬已至,

寒临大地新霜驰。

感冬未必是冷暖,

心有阳光总相宜。

一上午的走马观花,瞬间让我的冬日情怀大有升华:美好的冬日,和煦的阳光,怡人的景色,冬天有故事,冬天有诗意,冬天,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当日下午,我顾不上休息,赶忙沏上一壶透明的绿茶,旋即酝酿出了一篇《新冬走笔》的散文,从构思,到成文,再到查资料,整整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一气呵成,也算是我对这个平凡新冬的记述、感慨和祝福吧!

“一挥手,冬天来了!”

正如名家所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走近冬天,让这份期待幸福满满;融入冬天,让这份安逸永久相伴。

这正是:初冬向远而近春,初冬走笔幸福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