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老李:帮扶队长,县报社社长,50岁,
老王:香山村党支部书记,40岁
小程:香山村村民,酿酒师,30岁,女
老陈:香山村村主任,40岁
时间:2016秋季--2019年春季
第一场
【场景1:村委会公室外面的小松树上一对喇叭播放民歌: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房冬天暖,有了疾病能住院,娃娃上学很方便。】
老陈:【学唱】哎呀哎嗨吆,撸起袖子加油干,哎呀哎嗨吆,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高音喇叭上喊话】社员同志们哎,大家都听,听好了,县里来了一个帮扶队长,新媒体管理中心,县报社的老李同志,老李同志来我们村搞精准帮扶,和大家商量扶贫产业发展大计,大家都快来开会。老李同志是要商量咋样发展花椒,发展洋芋,咋样发展乡村旅游帮扶。还要谋划建设美丽乡村,谋划,啥子乡村振兴......
老李:【看着村民陆续进入村委会办公室,清清嗓子】香山村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现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单位,县报社联系咱们香山村,我们是个穷单位,没有钱,只有出谋划策,智力帮扶,激发内生动力,我的想法是重点帮扶一些能人,让能人带着大家致富,我喜欢和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打交道,不喜欢懒汉。老辈人说,宁可穷急,不可穷迷。这人一迷,身子骨就发懒了。我了解了一下,咱们香山村也就72户3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20人,村支书在城里的汽车队打工,村主任身体不太好,文书在镇上街道里开饭馆,在村里创业留守的只有一个女同志小程,小程是个酿酒师,生产的玉米酒卖得不错。香山村在香山脚下,香山是个好景点,可以好好开发。小程师傅可以创办一个旅游产业公司,带动大家创办农家乐,把玉米酒卖成钱,还可以发展养殖、种植,比如种植花椒、黄芪、羌活、党参、当归、大黄、牡丹、金银花等中药材,养殖生态鸡、梅花鹿,等等,大家苦干巧干三年,争取在2018年脱贫摘帽,大家谈谈意见。
老王:老李同志讲得好,帮扶队就是帮扶能人的,不是给懒汉送钱来的。我们香山村现在最需要的是修一条村门前出山的公路,这条路只有2公里,沿着山沟往外走,和山外的919国道连接,多年来一直没有修建成,现在进村是绕着四道山梁进来的,途径香山寺,要绕道20公里,山路弯弯,上梁下梁几道山,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脱贫。现在年轻人多数出门在新疆打工,有了钱,有了车,可是进村就是不方便嘛,老李同志你说是不是?
老李:要想富,先修路,这都是老话了,好吧,修路的项目,我联系县上交通局,争取列个项目。到时候,你主持监督。小程,你说说看。
小程:我看还是先修路。想致富,先修路,想发展,路连片。产业路连成网,生产设备现代化,现代农业才会有希望。路修通了,还得把移动网络信号塔修建起来,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我村的手机还打不出去呢。
老李:那好,咱们就先想办法修路,修建移动信号塔。不过,这地方生存条件太差,申请搬迁也可以的。现在有一个项目,要在市区的开发区修建移民小区,都是廉价房子,愿意进城的也可以报名。这地方,特别是三组的白虎村和二组的凤凰村,这两个自然村,悬崖峭壁,实在不愿意住的,可以申请进城。搬迁有补助,一户十万元,条件是要把旧房子拆除。
村民老白: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上,也没有饿死,我们进城也没啥本事打工做生意,就不去了。年轻人愿意进城的,可以购买房子吗?
老李:易地搬迁的房子,贫困户都可以廉价购买。非贫困户购买,价格是成本价。搬出去,可以很好发展。这地方完全退耕,发展生态旅游。梦谷家园。
村民老白:那我们还是愿意在老家脱贫。
老李:也好,首先是精准识别贫困户,不能虚报,请大家相信,争当贫困户是不对的,要勇于脱贫。
第二场
【半年后,香山村修建了进村公路】
【老李拉着一皮卡车花椒籽进村】
场景2:村委会办公室大院前,秋天,打麦场上有人晒麦子和玉米。
老李:【打电话】老陈,我从老家化缘了300斤花椒籽,现在到香山村了,老王不在家,你赶紧召集大家,动员大家领花椒籽,准备育苗。
老陈:【骑着摩托车从山上的庄稼地赶回】啊呀,老李,你说话算话,果真把公路修了,信号塔也有了,还把花椒籽弄来了,我马上通知大家来领。
老李:花椒籽领回去,赶紧下到墒情好的地里,苫上一些树枝,小心野鸡吃。
小程: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花椒籽用农药水泡一下。咱们种小麦和玉米不是也用农药泡吗?山上的野鸡野猪多了,洋芋也种不成了,不这样不行。
老李:这个办法好着呢,就是有点儿残忍,破坏生态。
老陈: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可是这花椒得多长时间才会有收入啊?一年出苗,两年移栽,三年挂果,也就离2020年不远了。一棵树上能摘一斤花椒吗?
老李:花椒当年结本钱,扶贫不怕开头难。花椒树长到五六年,一树采摘一斤没一点问题。到时候,一斤花椒卖50元,100斤花椒5000元,就算一人脱贫了。
老陈:就怕等不到那阵子呀。
老李:精准帮扶工作,要稳扎稳打才会赢的,心急不得。要从长计议,只要好好育苗,一定会成功的。
老陈:就怕有的农户不育苗,花椒籽领回去喂了鸡。
老李:这就要靠你了,你得监督大家育苗。
老陈:你说的都是大道理。要是有现成的花椒苗多好呀。
老李:一株花椒苗3元钱,全村4万株得12万元,我哪有这么多钱?我们还是从头做起,这样能全面掌握技术。育苗、修剪、管理的技术都教给你们了,大家先老老实实地育苗吧,到时候就近移栽,成活率也高,关键要靠你们有信心。明天,我们组织一批村民到武都龙凤山和五凤山参观,看那里是咋样作务花椒的。
第三场
场景3:老李的办公室
老陈:我今天给你汇报一下村里育苗的情况,有些农户没有育苗,花椒籽放了一段时间,发霉了。
老李:还是我太粗心大意了,没有盯住一户户的育苗。别急,明年我再想办法要一些花椒籽。村里没有一户人认真育苗吗?我就不信。
老陈:没有一户人育苗。我看这个产业可能搞不成。你就要点工程让我们干干吧?干工程来钱快。
老李:我没那个本事。
老陈:那就难了。那我回去了。
老李:我给你们给的都是熟得很好的花椒籽呀,你们村里比较潮湿,避风,向阳,很适合发展花椒,你要有信心。
老陈:好是好,就是时间长。我回去了。
老李:村支书经常进城,干啥生意嘛。
老陈:人家的妹子有一个饭店,他给干采购,忙得很。
老李:这不合适啊,经常不在村里,按照规定,要免去村干部职务的。
老陈:他是村里唯一能干的人,去年换届选举才当上的。他动员大家发展山野菜,饭店里可以大量销售。
老李:这倒好。
第四场
场景:4:香山村,春天来了,桃花盛开
【老李在村上一户户问育苗情况,看见酿酒师小程家的花园里长着几百株花椒苗。】
老李:小程,这是去年的那批花椒籽育的苗吗?
小程:就是的。
老李:啊呀,你这是为我争了一口气呀。有你这些苗,我就有信心了。
小程:我也是随便试着育苗的,第一次育苗,没想到成功了,我除了几次草了,长得不错,看,这有一尺高了。
老李:我去年做事太匆忙,没经验,不应该撒胡椒面。
小程:花椒籽要是黄豆的话,就叫人炒着吃了。
老李:还是你有心眼,都像你就好了。
小程:老李,你过奖了,我也是试验的。
老李:你试验得好。什么事情都需要创新,都需要试验,从无到有,敢闯敢干才对。你知道吗,咱们吃的洋芋,为什么叫洋芋?就是因为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才叫洋芋的。种子引进来了,就要认真种植。小程,我今年再弄一些花椒籽来,你能在自家的地里多育些花椒苗吗?
小程:能成。
老李:一言为定。
第五场
场景5:香山村,秋天,村里的打麦场上空荡荡的
【老李又拉来300多斤花椒籽】
老李:【打电话】小程,我来村上了,又拉来一些花椒籽,你出来一下。
小程:等一下,我正淋酒,不能离开,要半个小时。你先进来,品尝一下我的桂花包谷酒。
老李:好的。好的。
【场景6:小程家四合院。崭新的的瓦房。院子里一株正在开花的金桂。】
【老李走进小程家】
老李:你这酒也得有个正规名字,注册个商标。香山桂花仙酒,怎么样?香山桂花酒,神仙爱喝的酒。
小程:我正要订做包装呢,设计了酒瓶,和武都龙丰酒厂联系,联合促销。
老李:那就好。
【老李品尝酒】
老李:这酒真香。纯粮食的,拿到城里准卖上好价钱呀。每天三两香山酒,不辞长做香山人。这就真美,和你一样美。多少钱一斤?
小程:十二元一斤。
老李:当散酒卖,太便宜了。装上瓶子,150元一斤也不贵。
小程:就是呀。我也打算把酒买进城哩,还需要你帮忙哩。
老李:没问题。我认识几个销售酒的人,保证能打开销路。另外,这第二批花椒籽300斤,全部交给你了,育苗成功后,你也便宜一点给村上人卖,帮助大家把花椒产业做起来。困难户就送一些苗子。将来,花椒发展起来了,还可以生产花椒酒。
小程:这样做,大家不会有意见吧?
老李:放心,花椒籽是我个人化缘,从老家要来的,我觉得谁会育苗就给谁。
小程:上次你给的花椒籽,有的人就喂给鸡吃了,有的还煨炕了。可惜呀。
老李:这些人就是不往长远想。帮扶起来很吃力。帮钱帮物就想着平均分配。不起效果。还是要先帮扶有脑筋的人。树立模范,带动大家,帮一人等于帮千人。
小程:就是的。
老李:听说村支书老王要和你联合注册旅游公司,争取项目打造香山的旅游,有这回事吗?
小程:前几天想过。老王的婆娘前年死了,我一个老姑娘在家里守护老娘,老王现在想着上门到我家,我正在犹豫,李社长你是城里人,见识多,你给我出出主意。
老李:这个是好事,只要王二来支书敢于牵头办产业,村上就会有大变化。你可以申请办一个农家酒酿造合作社和种植加工合作社,种植花椒,多余的花椒籽还能生产花椒酒,也是个新产品。
小程:我也这么想呢。我打算流转100亩土地发展花椒和党参,生产花椒养生保健酒,到时候你帮助推广一下。
老李:没问题。如果你的花椒苗到时候分发给全村农户,和大家签一个订单,把花椒回收,就可以带动全村脱贫了。我估计,花椒还会涨价。
第六场
【一年后,花椒的价格从每斤30元涨到90元,老李到香山村看小程的花椒苗。】
【场景7:香山村,花椒苗圃,夏天】
小程:老李,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这苗圃的花椒苗大约有二十几万株,我们村上栽满后,就给邻近的村发展。全部免费送。
老李:好,你有胸怀。
小程:老李,听说你们单位不帮扶我们村了,要去别的村帮扶。你怕是要高升,不会再来了吧。
老李:我就快退休了,其实我们单位一年前就调整到别的村帮扶了。我这是心里一直放不下你村的花椒苗和花椒产业呀,再来看看。对名利,我很淡泊,对花椒,我很在心。因为这是我们老家的160户村民一点点凑集的花椒籽呀。两个村相距500多里路呢。
小程:老李,你老家也在山里吗?
老李:是啊,我老家叫青龙村,和这里一样,山大沟深,山比这里的还要高,沟比这里的还要深,也是去年才修建了出山的公路。老家有座山也叫香山,有个香山观音院,和这里一样。
小程:也有传统文化?
老李:有,也在发展旅游产业。
小程:咱们有缘分呀。我一定把花椒产业领办成功。
老李:我相信你。咱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把你们家这座香山变成美丽的花园,建成幸福的香山。
小程:老李,你看,我注册商标了,名称就是香山桂花仙酒。瓶子和包装也订做好了,还和镇上的一家农特产销售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
老李:哎呀,小程,你马上就成大老板了,率先致富后一定要发挥带动作用。帮扶更多的人,才会感受更多幸福。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长期的任务,能够体现人的美德。
小程:这个我明白。
【场景8:老李的老家。2018年初春,一场倒春寒将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冻死】
老李:【在地里查看冻死的花椒】树皮都裂开了,这树保不住了。一场倒春寒,又得从头发展呀。今年又有人返贫了。咋办?现在只能覆盖玉米了。问问小程,不知道他们那里的花椒咋样。【打电话】小程,你们的花椒咋样?
小程:老李啊,我们这里的花椒没有受冻。花椒芽都一寸多长了,旺盛得很,看样子今年能丰收。
老李:那就好。我老家的花椒今年损失惨重,绝收了。今年花椒的价格要涨到一斤100元了。祝贺你们丰收!
小程:老李,你放心吧,我今年把花椒籽收集起来,到你们村育苗,也把酿酒技术带来。今年我到你们村帮扶。只要有包谷,就能酿美酒。只要有美酒,小康就会有。
老李:好,我等你大驾光临。感谢你到我们村帮扶。咱们一言为定。
小程:应该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请你放心。还有,听说你夫人,前些年走了,你一直挂单?挺淡定的。
老李:就是,她是印刷厂下岗工人,那年想不通就跳河了。我也一字没心思再谈。
小程:你学佛?学菩萨?
老李:有研究,但是,还没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境界。
小程:弘一法师我听说过,不过,我想学学那个日本姑娘雪子。你觉得可以吗?
老李:别急。等几年后,我老家的花椒又红了再说。
小程:花椒一定会再次红遍你的家乡的。
老李:我们的家乡。
小程:对,我们的家乡,花椒红又红。【唱】哎呀哎嗨吆,花椒红又红。
老李:那,王二来同志咋办?
小程:他呀,早就和县剧院的刘晓静好上了。县剧院解散后,刘晓静自己创办了一个晓静剧团,他们是高中同学。
老李:新时代,新风尚,组合家庭不勉强,【唱】哎呀哎嗨吆,组合家庭不勉强,花椒又红咱家乡。
老李、小程【齐唱】:哎呀哎嗨吆,花椒又红咱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