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廷贤的头像

李廷贤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9
分享

李廷贤小说:丁家山的年轻人

刚过小暑,丁家山的日头已经毒得晃眼,晒得无刺改良花椒树的叶子微微卷曲,风一吹,一些未成熟的果子纷纷掉落。艳阳中的花椒提前挥发出香味,空气里飘着一股浓郁却格外纯净的麻香。

肖荷站在自家二十亩花椒园里,手腕上的农用智能手环正实时显示土壤湿度与花椒成熟度,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丝毫没影响她眼里的光。在此之前,她是村上最惹眼的女人——上过高中,是村妇联主席,更是村里第一个主动引进智能农业设备的“科技先锋”,说话办事干脆利落,眉眼间带着一股掩不住的风流与自信。

在龙凤乡佛堂沟,没有人不晓得丁家山的肖荷。她是丁胜在广元上职业中专时,引回家的“洋媳妇”。刚进门时像个瓷娃娃,经过几度烈日和山风的磨炼,脸上的肌肉瓷实了,不再是豆芽菜那样的白。胸部和臀部的肌肉丰腴了,看上去多了一种厚实。村里的光棍汉都想和她开个一言半语的玩笑,都被她爽朗的笑声顶回去。“你们只要好好发展花椒,有了钱,不耍赌,勤俭持家,害怕找不到俊巧媳妇?我们四川广元的女娃儿都喜欢上武都来,空气好,阳光好,不潮湿,山风好,夏天,田野里只要有风,很清爽。”

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火,得益于基因改良作物的高产量,年产青红花椒各两千斤,抗虫核桃一万斤,高蛋白花云豆、鹰嘴豆加起来八千多斤,还有二十头耳钉里安装健康监测芯片的生态猪在圈里哼哧哼哧长膘。她生了两个女儿,模样随她,水灵灵的,基因检测显示智商与体能都远超常人。可肖荷和丈夫丁胜心里总惦记着再要个男孩,凑个“好”字。

乡里的生育服务站能提供基因筛查与优化服务,这一天,肖荷和丁胜做常规检查,丁胜的生殖细胞被查出异常,精子活性很弱,生育功能衰退,再生个孩子的念想成了泡影。

肖荷心里急,忍不住责怪丁胜。

“你是不是出门时在外面胡来,过度消耗了?”

“哪里的笑话。你一个就够我伺候了。”

丁胜本就因基因异常而自卑憋屈,经不住妻子的埋怨,偷偷找村医丁春求助。丁春最初开的强肾补精汤药,不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让丁胜的功能更加弱化。丁春的诊所配备了基础基因修复仪,可几番治疗下来,丁胜的基因序列毫无改善。丁胜愈发郁闷,觉得自己不仅无法满足肖荷的心愿,连作为丈夫的基本能力都失去了。一个晴朗寂静的月夜,他躲在屋里,喝下了掺有基因毒素农药一瓶啤酒,没留下一句话,就这么走了。他留下一张纸条:人生的一个周期匆匆结束了,感恩遇到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

办完丁胜的后事,说媒的人踏破了肖荷家的门槛。村里的光棍们都盯着她——毕竟肖荷能干,家里产业丰厚,人又漂亮,更重要的是,她掌握着丁家山最先进的智能农业技术与基因作物种植秘方。可肖荷心高气傲,一连否定了二十几个,眼瞅着就要耽误下去。通过综合考量,她看上了丁满。丁满是村里少有的农业技术爱好者,对基因作物培育颇有研究,可谁知,他早就打算去外地上门,入赘到邻村祁家。

在丁家山,男人入赘女方家、寡妇再嫁都稀松平常。丁胜的父亲丁旺看着肖荷一个人撑家辛苦,也盼着她能早点招个好男人,当自己的干儿子,帮衬着打理家里的产业。

他劝说肖荷:“娃,你还年轻,主动一点,找个新伴儿,支撑一个新家。新时代的女人,开放点,别想得太多。”

他又去找丁满的父亲丁成说情,丁成却摆着手,指着手腕上的老旧智能手环说:“我老了,脑子跟不上这些新科技了,管不了他了,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

“那你帮忙介绍一个可行?”

“你让我介绍谁?介绍别人,白受丁满的一顿骂。还是静观形势变化。世界格局都在变化哩,丁家山年轻人的格局不变?我就不信。天随人愿。”

丁旺去找丁满,开门见山说明来意。丁满却皱着眉,盯着桌上的基因图谱投影,吞吞吐吐道:“叔,这事儿我得仔细考量。都21世纪了。婚姻不再是单纯的生儿育女,随机组合家庭了,要考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丁旺听了又气又笑:“肖荷是从四川上来的,基因检测显示她的基因片段与三星堆文明遗址出土的古人基因有高度相似性,说不定还是三星堆人的后裔呢,和她结合,不会创造价值?人类基因的工程学,说不上会发生奇迹的。小伙子研究基因学,想不到这一点?”

“叔,你这样说,倒是有点道理。”

“好好想想。”

不过,丁满一想到肖荷平日里操控智能农机时那股掌控一切的傲劲儿,心里就不自在;更重要的是,肖荷的两个女儿都上初中了,接下来要接受基因优化教育,高中、大学的学费加上基因强化费用,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自己这一上门,不就等于替丁胜承担这些压力吗?更何况,祁家的女儿祁美乐在乡卫生院的基因检测科上班,人长得萌而且甜,掌握着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虽然对农事一窍不通,但在科技层面能给丁满更多帮助。祁家也有片花椒园,只是因缺乏智能管理技术,原先能收千斤花椒的黄土地,如今荒得长满了艾草。

这一夜,丁满翻来覆去睡不着,眼前交替浮现着肖荷家那片长势喜人的基因花椒园,以及祁美乐实验室里精密的基因检测仪器。他正琢磨着去邻村后的发展规划,房门突然被“砰”地一声推开,肖荷闯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基因记忆提取器。

“丁满,你都快四十了,不是说从没体验过基因记忆传承吗?”肖荷眼神坚定,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将基因记忆提取器递到他面前,“这是我从丁胜基因里提取的,关于这片花椒园的所有种植记忆与技术经验,今晚,让你感受一下。”

丁满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肖荷会如此坦诚,甚至愿意分享丁家最核心的农业技术记忆。他犹豫着接过提取器,按下开关,瞬间,无数关于花椒种植的画面、数据、经验涌入他的脑海——从基因种子的培育、智能设备的调试,到每一寸土地的特性,都清晰得仿佛他亲身经历过一般。

月光下,两个人情不自禁地将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祁家的悬浮迎亲车开到了丁家山,祁美乐穿着洁白的基因优化培育的花瓣礼服,亲自来接丁满。可肖荷却拦在了迎亲队前,手里举着基因融合证明,声音清亮:“丁满不能跟你们走,昨晚我们已经完成了基因记忆融合,从生物学与技术传承层面,我们已是一体。”

在场的人都傻了眼,祁美乐看着那份基因融合证明,脸瞬间白了。基因记忆融合在当地虽不常见,但却是受法律认可的深度绑定关系,一旦完成,便意味着两人在技术与情感上都密不可分,生命的信息库已经深度融合了。祁美乐只得放弃。

第三天,丁满收拾了行李,搬进了肖荷家,两家人合成了一家。他带来了自己研究多年的基因作物优化方案,与肖荷手中的智能农业技术完美结合。肖荷主外,负责统筹规划与市场对接;丁满主内,专注于基因作物培育与智能设备升级。他们对花椒进行了第四次基因改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赋予了花椒新的风味与营养成分,年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至今仍是花椒乡的头一名。

村里人都服他们,选丁满当了村主任。丁满趁机组建了农业科技合作社,引进了大型基因编辑设备与智能加工流水线,加工出的花椒油、花椒粉和十五香调料,因独特的基因改良风味,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他还免费为村民提供基因作物种子与智能农业培训,带动着全村人一起致富。渐渐地,邻村的人也学着丁家山的样子,引进智能设备,改良作物基因,开荒种花椒,办合作社。漫山遍野的基因改良花椒树郁郁葱葱,智能农机在田间穿梭,麻香混合着科技的气息飘得越来越远。而肖荷和丁满的故事,也成了花椒乡人人称赞的一段佳话——不仅是因为他们的爱情与事业,更因为他们用科技与坚守,让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书写了属于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科幻传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