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廷贤的头像

李廷贤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11/06
分享

李廷贤小说:夏家山的年轻人

四周都是崇山峻岭。秋高气爽,悬崖上的树叶赤橙黄绿青蓝紫,绚烂美奂。

由东向西一条小溪。夏运动和夏全幅兄弟俩人正在地里收卷心菜。看见乡上指挥修建山地产业路的老李,夏全福脸上堆着笑:乡长,这条路修成,山上的荒地都可以开垦种蚕豆了,我申请承包100亩。

李乡长说:“好呀。环村公路,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夏家山,海拔一千八百米,松竹如海。与县城隔着24座山峰,一条山沟。村子不大,五百多口人。地里长着花椒、土豆、豌豆、大豆,坡上是黄芪、当归、党参、丹参。

黄白鸡、黑猪、黄牛点缀在炊烟缭绕的院落里。可以发展民宿旅游。但是,由于一的咽喉路段未修通,乐民旅游公司牌子虽然挂起来了,却很难运营。

夏全福当过几年民办教师,由于家里穷,一直单身。

夏全福上小学时就有一个梦:把自家的村庄建成人间乐园。在村前的小溪流前建一个舞厅,建一个广场,每天举办音乐会,举办篮球比赛。

小时候,他爸爸是村干部,爸爸有一个“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梦想,可惜,在夏全福上高二时,父亲母亲因煤气中毒在冬至那天一起离世,夏全福辍学,在邻村小学教了两年学,觉得不划算,就到新疆打工。去年回老家时已经40岁,再次琢磨建设自己的家乡。

此时,村里有十个光棍,最扎眼的四个是夏全福、夏成君、夏书红、夏二全。他们都是高中生,有文化,也见过山外的世界。可在村民眼里,他们是"没老婆的穷光蛋",成不了大事。

连续两届村委会软弱无能,村集体经济一直是零。乡上干部着急,村里的老年人也着急。夏全福最近琢磨:难道一代不如一代了?绝不可能。问题是年轻人知难而退,出门打工跟逃亡有点相似,应当知难而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村医夏吃姜是退休村书记,心里干着急。“没有团结奋斗创新发展的精神是不行的。”他琢磨着,得想办法出奇招。

这一回,他把心思动在了暂时打光棍的几个年轻人身上。

换届前夕,夏吃姜在卫生室里翻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拍了下大腿,对十几个老年人说:"咱村要变,就得让有想法的人上!可是,这些年,有本事的能人都出门了,都进城发展了;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现在有四个单身汉,他们对家乡的农业生产还有依赖,我看那四个光棍,虽然没成家,可没拖累,人也直爽,干起事来说不定更利索!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自我革命的好机会。"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激起了涟漪。智多星冷笑:"光棍懂什么治理?还是我侄子黑蛋攒劲。"

有人小声嘀咕:"修产业路占三分地要十万元补赔钱,把好好的项目都黄了,村上一直死气沉沉的,攒劲个驴毛。"

夏吃姜顺着说:光棍不是朽木,光棍可以成才。他们顾虑少,敢于亮剑,敢闯敢干。

出乎意料的是,选举那天,四个年轻人全票当选——夏全福挂帅,任村主任,夏书红任副主任,夏成君任监委主任,夏二全任文书。

四个光棍的乡村振兴计划让村民眼前一亮。

上任第一天,他们在村委会挂起了一张"夏家山发展3年蓝图"和责任状。

夏全福(村主任)主抓:先做三件事——修通产业路、整治村容、打造民宿品牌。

夏书红(副主任)主抓:负责民宿旅游,把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客栈,引进电商平台。

夏成君(监委主任):盯资金使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夏二全(文书):整理资料,申请项目资金,同时联系加工厂。

他们的计划很快遇到阻力。

修产业路要占用几户人的地,黑蛋带头吵闹:"凭什么占我的地?"

民宿改造需要投资,黑蛋又质疑:"赔了谁负责?"

夏全福没有硬碰硬,他带着敢闯团队挨家挨户做工作:"路通了,你们的撂荒地可以再开垦,机动车上山,轨道车进花椒园,施肥修剪作务方便,花椒品质提高,能卖好价钱;民宿开了,你们的洋芋搅团在家可卖钱,直播销售土特产,腊肉能端上城里人的餐桌。

几十番攻心,村民们想开了。山前山后80公里产业路联成现代交通网。

一年后,公共卫生间、垃圾处理炉、纯净水站、山野菜加工厂、村文化活动广场相继建成,村容焕然一新。民宿"松竹居"开业当天,来了一百二十多位城里客人。夏书红穿着整洁的衬衫,忙着介绍村里的特产:"这是我们自己种的党参炖鸡,那是黄芪泡酒。"

与此同时,夏二全联系的酸菜加工厂和肉罐厂也开工了。村里的留守妇女有了工作,老人在家门口就能领到工资。

夏全福则每天巡查工地,核对账目。有人悄悄塞给他一包烟,想让他"通融"一下。他笑着拒绝:"我是监委主任,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大家的钱袋子。"

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冬天的一场大雪压垮了几间民宿的屋顶,肉罐厂的第一批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被退货。

四个年轻人没有气馁。他们连夜组织抢修,改进包装设计,还请来县里的专家指导生产。

夏全福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尝试。"

春天到来时,夏家山迎来了转机。他们的民宿被评为"全县十佳乡村民宿",加工厂的产品进入了县城超市。

在全市乡村旅游推介会上,四个年轻人结识了四位来采访的城里姑娘——记者林晓雨、人工智能机器人戏曲展演设计师赵雪、营养师陈晨和电商运营师周婷。

姑娘们被他们的热情和干劲打动,决定留下来工作。林晓雨帮村里做宣传,赵雪设计了新的民宿风格,陈晨开发了养生食谱,周婷则把村里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夏家山的变化有目共睹。年底,全乡二十个村中,夏家山被评为"优秀村",四个光棍受到了县里的表彰。

颁奖那天,夏成君代表团队发言:"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夏家山的明天,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台下,四位姑娘相视一笑。村民们惊讶地发现,这四个曾经被看不起的光棍,不仅干出了一番事业,还各自找到了心上人。

夏家山的故事,就像山坡上盛开的野花,虽然经历了风霜,却在春天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