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谨的头像

吴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8
分享

陇南游记

一路青山相送迎。

至成县,峰奇水秀,街巷整洁,沿途一路核桃树;核桃树干上粘有许多黄塑料条,有的还粘在枝叶上,大家很是不解,同行的李教授猜测是灭蝇纸。在一个转弯处,看到一株很大的核桃树,我们停下来,细看,黄色塑料纸上确实粘有不少蚊蝇。我们所到之处,都能看见叶子硕大翠绿的核桃树上结着一疙瘩一疙瘩的绿核桃,也能看到写着“中国核桃之乡”的红色条幅横过道路。

到康县,谷愈深林愈茂,远远近近的樱桃挂着红果子。过客停下有求,主人就会提着竹篮去树上摘来,绝对新鲜爽口。太阳快落山时,我们还在驰往康县县城的路上。5.12后修成的公路还很平整,路上时不时看见一个身背背篓或曳着干树枝的黑瘦老人缓慢移动。这里山大沟深,村落稀疏、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远,也不知道路上的人们家在何处。同行的陈教授说:别看此处山清水秀风光好,这里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山货运不出去,加上没有大块耕地种粮食,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还有水中缺少碘等矿物质,这里的人多生大脖子病,又增加了生活的艰难。我看路上经过的年轻人多骑摩托,速度如风,载物载人,也很利索。陈教授说:这是年轻人的福气,那些老人,依然步行,再说摩托捎货不多风险很大。这里的年轻人还是多外出打工,家乡很难满足他们生活的需要和愿望。克服疲惫,透过车窗,看到一处山谷塑有茶马古道头的驼队,遂对古人向往幸福不危艰难险阻的精神所撼动。

康县县城不大,玲珑建造在石峡之中,城外围的许多房子,都几乎挨住了山石。我担心地质灾害能够对他们的影响。

一日驱车,行程千里,掌灯时分,终于到了康县阳坝镇。

阳坝街头

停车住宿于一家私人旅店。晚餐后,乘着一丝酒兴上了街。

镇子不大,街巷也少。街边多植棕榈,房角总栽樱桃。棕榈杆细于碗口,高过人头,绿羽一样的叶子伸向空中,构成一顶顶绿伞,标示着明显的亚热带风光。屋角的樱桃,躯干弯曲,枝叶繁茂,指头蛋大的樱桃隐现叶间,远远近近地诱人的口水。街头一家卖烧烤的,一名壮汉正串着四片鱼翻烤,他边撒调料边与烧烤店女主人闲谈。女主人年轻苗条,说话婉转,如鸟语,是贵州人。在一家超市门口,蹲着一位老妇人,面前放一篮樱桃,见我路过,开口叫卖。我要一斤,她热情过秤。她的樱桃个儿大、份量足。她为人憨厚,临走时,还不住提醒我:过夜的樱桃不好吃,吃了肚子会疼,就是明证。

晚上睡得沉,除了听见时远时近的摩托声外,还听到了一声又一声天鹅横空留下的叫声。

晨鸡报晓的时刻,我醒于一片清脆婉转的鸟鸣里、醒于一片清新爽朗的空气中。拉开窗帘,一片茶园铺展眼前。茶树行行,青绿整齐。茶园间植淡绿的芭蕉、墨绿的栀子、银绿的枇杷,枝繁叶茂,望之团团。茶园后面,是绿树堆绣的山坡。山坡后面,还是绿树堆绣的山坡,只是山体被遮,只见山头,却是蒙了一头雾水。更远的山,变成了蓝色,像孩子们剪贴上去的蓝色卡纸。蓝色后面,群峰与云天相接,望之苍茫一片。

见众人未起,我先到街头去散步。

清晨的阳坝街头,车少人稀。街两边的房屋,干净整齐,朱门粉墙的外部装饰与砖木混成的建筑内容相得益彰。这些平房或楼阁,大多是5·12大地震后建造起来的,显得坚固而敞亮。棕树是小镇街上的风景树,叶如绿羽,杆露棕毛,有的枝杈上还挂着豌豆粒大小的紫葡萄状的果实。街道干净无尘,偶尔见早起散步的人。勤快的店铺老板也已经起来,他们洒扫门庭,来迎接新一天的幸福到来。路边见到一座简易的垃圾房,一位老妇人正背着背篓倒垃圾。从垃圾房顶被熏黑的石棉瓦可知,此村人是把垃圾集中一处,然后焚烧处理的。街道两边的房后都是山,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绿树间的虫鸟叫得正欢。我欣喜地发现,一棵高大的杨树上筑有雀巢,喜鹊夫妇正大声地嚷嚷什么。这不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家乡走失的土著居民吗?河水在路的一边低处哗哗流淌,只是看不清它的身影。

太阳快出来的时候,街头的人多了起来,摆地摊卖货的人支起一只只小木凳,菜头一样蹲在那儿,身边就是粗如竹筷一样的蒜黄韭苔、尚带余温的新鲜猪肉、散发清香的肥厚菜叶、白里透粉的水灵萝卜、黄里透红的珍珠樱桃。门市铺里有杂货,批发茶叶的专卖店就有几家,龙神牌茶叶是当地的名优特产之一。

梅园沟与幽梦谷 

早餐后,乘车去梅园沟。

通向梅园沟的小车很多,在距景区门外两里的地方就排起了车队。景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在那儿维持秩序了。小货车都被通知禁止通行。我从车上下来,走在这条从青山绿树间硬劈出来的道上,看着众多姿态各异的植物争着抢着挤兑着竞相向上生长的态势,一股清气忽然自脚下直窜上来——蓬勃的生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皆力向上的啊!

车如蜗牛,挪动到景区门口。一枝粗壮的老梅枝横空而过,形成天然拱门,其上苍苔遍布,“梅园沟”三个大字隐现其间。我正惊奇于这老梅枝的善解人意,且听一位游客道:鬼斧神工、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方知此梅枝非真的梅枝也。

入门后,乘车行,至生态停车场。河谷平坦开阔,高树成荫,好鸟乱鸣,绿草如茵,河水弹琴,一派原始森林气象。看到许多人在一道门前排着长队,方知此处才是美景真正要票才可被观赏的关口。

过门,乘景区观光车,谷随路转,林木青青,阳光时隐时现,头脑中便流出吴均笔下的文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我仿佛穿行于美丽的风景画中,又似乎飞翔于曼妙的奏鸣曲里,缥缥缈缈,不知是醒是梦。

下车来,步上栈桥,穿行于水上岩壁的木板桥上,藤树的枝干时不时就来拦你的道,像是生气,不愿让行;又似逗乐,寻你开心。此时大自然的音乐会正盛大开幕,弹琴的弹琴、吹哨的吹哨,歌唱的歌唱、和弦的和弦,欢快和谐,浑然天成,趣味无穷。栈桥上时遇凉亭,亭上置水泥或木板条凳,可小憩、可远眺、可拍照。同行的陈教授忽然倚柱闭目,悠然如梦。大家哈哈大笑后才明白此景段名叫“幽梦谷”。

快活林到海棠瀑布

曲桥栈道尽,峡谷又见阔。茂草、高槐、旱柳、巨石、溪流巧布期间。我们临水而栖,息于较平的石头上,补充给养。孩子们用水洗面、大人们取景摄像,大家玩水观鱼,闲适自在。我想起电视里的隐居高人,想起了小石潭边的先贤柳宗元。我想,此处胜景,如没有人的开发,猛兽伏期间,偶有行人,也不会感受到今天的闲适自在。真得感谢当地人民对此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我们才有机会享受到自然与人文和谐相济的美妙景色。我们在快活林里快活了半个小时,时间虽然是正午,但由于环境清幽,氧气充裕,没有人表现出平常午休时的倦意。

再次启程,又步栈桥。桥尽,巨石铺路。峰回路转,渐闻水声喧哗。过石壁,见巨石塞河,举水成瀑,哗哗之声从此生发。那些受阻的柔水,突然显出不可遏制的倔强,它们吆喝着、翻腾着,吐着白沫纵身跳下山崖,死而复生,欢蹦远去。瀑布之上,髙峡平湖,水色青绿,微波粼粼。穿橙色救生衣的游人正在白蓝两色的船上泛舟,悠闲之状之态仿佛天鹅游弋。我要了船,和孩子一起荡舟湖上,感受了一番在青山绿水间徜徉的惬意。舍船上岸,于树下小憩,见一巨石壁立,上面丹书“天鹅湖”,方知此间乃天鹅的乐园。

人间美景,此为止境,我已不再奢求更美的境界了。可有人还在向前,他们是想一睹海棠瀑布的风采。

我们溯流而上,漫步“之”字拐的架桥,耳濡曲溪湍急的流水声。沿溪流的一条支流行进,谷更狭,林更幽。林间小路沿溪流并行,宽不足一米,两人相向,须侧身可通行。路面一律用当地的青石铺就,坚硬而有光泽。目光所及,石披青苔,树缠藤萝,杂花乱放,虫鸟竞鸣,人行其间,有如在绿色的音阶上散步,快意非常。我来不及细看各种各样挂了牌名的树木,只匆匆拍下它们中少数几类的名称:红豆杉、香樟、白皮松、楠木、红椿、香果、铁木。我希望看到金丝猴、金猫、大鲵、画眉、黄鹂、花喜鹊、锦鸡、蓝马鸡等的身影,但又害怕狗熊、野猪它们出来给我难堪,于是就急匆匆地穿林过溪。我想:这里的树木和隐在林溪中窥视我的虫鸟鱼兽一定还在诧异我的急躁与鲁莽呢。我沿向上的坡道慢跑了大约半个小时,突然耳边响起了剧烈的呐喊声,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我看前面的人都不走了,才明白是没有路了。挡路的巨石上丹书“海棠瀑布”几个大字,巨石的后面是一个不大的水潭,潭中水花四溅,清凉醒神。水潭之上三面是几十米高的岩壁,岩壁上青苔厚布,瀑水就是从那没有路的绝壁之上倾斜下来的。我对视瀑布,被它的精神震撼:水是世间普通而神奇的事物,它能游走于水陆空三界,滋生万物而不居功;它虽柔怀万物,但却英勇无畏、一往无前;他能死而复生,净化万类。水是世间最具有大德性的事物,难怪老子云:上善若水。我行此间,始有所悟,庆幸!

利用回来等车的机会,我购了当地的特产天麻、黑木耳、野蘑菇、阳坝春尖。离开康县县城时,还买了个大汁多味美的草莓和樱桃。只可惜,乘车回来过了一夜,它们都已变了味道,朋友们是无缘分享了,遗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