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复葺的历史性古城墙脚下,仰望着残存的一段灰色墙体砖石和残存的内墙土呈,思绪便游走于历史的邃道里,穿越千年,走近南宁嘉定十年的1217年,以及由此而兴起的一段襄阳、枣阳军民抗击金兵的城邑保卫战中。
我们似乎想象到,那年的四月,一心欲称霸天下的金朝统治者,在与蒙古的战争中有着巨大的消耗,然后借故说宁波不纳贡是对自己的大不敬,由此而开始了对南宋的大肆进攻。在他们眼里,南宋不像蒙古那样难对付。他们分兵数路,欲要一举拿下南宋,并志在必得。此际,行枢密院事乌古论庆寿、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率军一部直趋河南,克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市)、陇山(今信阳东北)、光州中渡镇(今光山北)、定城(今潢川)等数地,继而挥军向西进攻樊城(今襄阳)时,遭宋将鄂州、江陵府副都统王守中部顽强抗击。过后又分兵向枣阳、光化军(今老河口市西北)进军。初十日,宋庭闻金军南进,急命京湖制置使赵方、江淮制置使李珏依据前线形势,灵活把握前线战事。
作为统帅的赵方,在了解了襄枣战事情况后,感觉情况紧急,亲自前来指挥抗金防御。在金兵大势进攻襄阳、枣阳时,赵方命钤辖孟宗政、统制扈再兴、陈祥分别率军加强光化、信阳、均州(今丹江口市西北)搞好防御。孟宗政,字德夫,绛州(山西新绛县)人,岳飞部将孟林之子,少从父抗金,随军徙居襄阳枣阳,自幼豪伟,有胆略。开禧北伐时,孟宗政被任命为枣阳县令,后任京西路钤辖驻守襄阳。金将完颜董犯襄郢,他率众据险游击,夺其辎重,深有军功。这次的金兵南犯,受命的他会同扈再兴、陈祥,经过商量,决定对金兵分三阵予以设伏打击,以挫金兵的锐气。具体打法,就是扈再兴率部分兵力进行佯攻而败退,引诱金军追击进入伏击圈后,孟、陈两军再从左右翼突然杀出,使金军三面受敌,一时不抵大败溃退。此时金军之另一部围攻枣阳正紧锣密鼓,枣阳城军情紧急。孟宗政指挥三路大军击败金军后,又率部从岘首山驰援枣阳,与枣阳守军合兵奋击,打得金军大败夜逃。
孟宗政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军事都能,得到了京湖制使赵方认可,随命孟宗政做了知枣阳军的最高统帅。临危受命的孟宗政,在枣阳军守的岗位上,深入实际,察情依势,一方面安抚城中百姓,一方面加强城墙、护城河的修筑,对守军重申纪律,坚守枣阳城不放松,把来犯之金兵予以痛击或歼灭。特别是具有抵御金兵铁骑的护城河,他命令下属在相关的险要地段进行了河道的扩宽,加宽了水面,过后的战事中起到了很好抵御敌人的作用。
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金兵不甘心之前的失败,此时的金将完颜赛不,率10万大军渡过淮河后再次西进围攻枣阳、随州。赵方知道消息后,先遣将率军驰援随州,大军到而解随州围。又命令扈再兴、刘世兴、许国率军增援枣阳。由于金兵重点进攻枣阳,援军到枣阳后与之经历了艰难转战,激战多日才与孟宗政合兵一处。金军决意攻取枣阳,连日攻城不断,只是守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双方相持三月,历经大小70余战。不甘心的完颜赛不,意在取胜,见强攻不效,就改变进攻方略,命令金军在枣阳城四周挖壕沟,将军队驻扎在壕沟外,企图对枣阳城长围久困。这时的孟宗政,经过一番观察与思虑后,派遣精兵强将,出其不意的乘隙突袭金兵,打得金兵一时立不住阵脚。过后,完颜赛不再次督军从三面进攻枣阳城。城内城外的两军激战之时,战中曾到外围作战的许国,这时率援军到达枣阳南的白水,孟宗政看准时机,迅速率部出城,与援军内外夹击,打得连日攻城的金军大败,最后完颜赛不被迫率部退回淮北。
败北的金兵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在同年的严冬时节,再次遣军分路南下攻宋。1219年二月,金帅完颜讹可率军一部再次攻打枣阳,最初在枣阳城外学习完颜讹不的做法,挖壕沟筑垒壁,欲等时机成熟一举攻破枣阳城。宋军方面,赵方命扈再兴、许国统兵3000,分路进攻被金军占领的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继令枣阳守军加强城防,用沙袋、糠囊等放置在护卫御敌的城墙段,又在城垣上置水瓮储水以防敌人用火攻。双方相持数月,大小战事不断。七月,完颜讹可感觉时机已到,让步兵骑兵同时对枣阳城发起进攻,安排精兵2000人用云梯、天桥等械具登城。他还招募了一批石工,以挖地道的方式直通城内。紧急关头,孟宗政命守军在城内挖深坑,与金军的地道接通,然后用风箱吹毒烟烈火阻止金军进攻。为了有效挖地道,金军用打湿了的毡子灭火,开挖的地道向城内不断延伸,导致了部分城墙倒塌。孟宗政急令军民在倒塌处点燃木头纵火,阻遏了金军的突入。另选勇士用长枪、强弩把守缺口,同时在城墙倒塌处构筑第二道防线。在孟宗政带领军队的强有力抵抗与打击下,金军连续攻城80余日不克,又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此时的赵方令扈再兴、许国自唐、邓回救枣阳,与金军会战于枣阳城南。孟宗政乘势大开城门,率军从城内杀出,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一举大败金军,最后金将完颜讹可只一个人骑着快马逃跑了。
以上的枣阳军民共抗金兵的战事,除了枣阳志上进行较多篇幅的记录外,其他多种抗金历史书中多有讲述。这样的历史,无疑为枣阳城以及枣阳古城墙、护城河增添了可资述说的话题,也是一种历史的辉煌战绩而标炳史册。
历史风云,烟火战事,随着时光的推移,一步步走进历史,融入到华夏民族的文化里,进行着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光大。抗日战争时期,枣阳城抗击外敌的故事同样精彩,还有解放战争的硝烟也同样可歌可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和平的钟声波及深远,加上时代的科技进步,冷兵器时代防御敌人的坚固城墙渐渐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之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新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开启了小康道路上的阔步前进态势,传承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又成为国人的主旋律。至此,2016年前后,枣阳市委市政府依据时代的需要,开启了历史城墙文化的复葺与保护,进而便有了如今的顺城湾城墙段的原址遗址打造,并在东北城墙角的宽阔地带开辟了古城墙遗址公园、多区域的护城河改造、与之邻近的顺城公园打造等工程,让几乎烟消云散的历史古城墙,重新以鲜亮的形象走到枣阳人民面前,让历史的城墙文化深入到枣阳人的骨子里,进而让枣阳人在步入小康生活的大道上,对历史的馨香文化进行着梳理性的发掘与传承。
枣阳古城墙遗址,是一瓣馨香的历史文化呈现。如今,每当我走进残存的新打造的古城墙之地,就会想到历史的那一页,也会想到今日的历史性巨变,更会为未来的我们进行着美好的祝福。
20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