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海亮的头像

刘海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01
分享

18楼的夜色

1

站在18楼俯瞰城市的夜色,也没有什么小小的激动。只是忽然很悲悯。

灿灿烂烂的一大片,行人已渺不可见,车如甲虫,那一刻是如此的不真实。餐厅的服务员具备很高的素质,轻声细语,殷勤备至。整间大堂的装修风格比较接近小波西米亚,一点点自由,一点点浪漫,让人莫名地联想到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可它又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中餐馆,这种反差,又突兀,又茫然。

眼前的一切,对于一个容易多愁善感的人而言,是致命的。时光上溯十二载,同样是“居高临下 ”,彼时的场景却是在指挥几个工人疏通熔炉的通道,烈火熊熊,仿佛就要涅槃重生。铸造厂的熔炉看上去就像个大号的烟囱,三四层楼高,从仄仅容人的铁梯爬上去,已经耗尽了平生的勇气。子夜的风很暧昧,那又怎么样呢。

抚今追昔,又忆起了那句著名的台词:我奋斗了**年,才能和你一起坐在这里喝咖啡。

2

极少人能有站在十几米高冒烟突火的“烟囱”顶端指点江山的经历。这真地不值得产生任何些些骄傲的情绪,便如那些高层户外清洁工,个中甘苦,唯有自知。类似的还有矿工、“工地水鬼”……在极端危险的环境里闪转腾挪的初衷,除了生存,还是生存。没有谁说是为了热爱,否则,岂不是太浮夸。

后来跟妻偶尔提及过那几年的过往,譬如一宗小小的“事故”——在老板的督导下,到高温窑壁上凿钉子,“啪”的一下敲碎了指甲,你以为的画风是老板急急叫你去救治包扎吧,不是的。他会不屑地低低骂一句,“干点啥活儿,都要利息!”于是,你愤怒了,你感觉人格被他在地上践踏,恨不得脑子一热,锤子一扔,指着“资本家”的脸大骂一句,“去NM的,老子不伺候了!”这是爽文套路,真实情况却是,你默默地找到一块脏脏的布条,匆匆地在手指上一缠,继续赶工。血流了一地,但手指已经没有了痛感,多么神奇。要么忍,要么滚,如果你不介意全家人跟着一起喝西北风。

妻沉默良久。

3

妻问当时为什么回家不说呢。可说了有何用?无可奈何的怜惜,更伤神。

在那家工厂做了三年,孩子大了,恰好也还完了饥荒,于所有人惊诧的眼光中,淡然地辞了职。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家族性私企里,纵然给你“起”个名字叫老总,实际情况是不如人家的一只猫一只鸡。老板们不会惊诧,你永远都不是自己人,你制订了企业细则,你确定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再花更少的薪金,找一个新手来萧规曹随即可。

但此后十多年,老板们每每以各种名头打来电话,聊几句,寒暄寒暄,继而“真诚”相邀,“刘儿(刘哥)回来吧,企业交给你全权打理。”直到最后一次,明确相告,不回了,百分之百……类似的电话才销声匿迹。、

4

敲碎指甲的日子。满面血流的日子(另一个故事,更不愿提及)。风声鹤唳的日子。卧薪尝胆的日子。就像是一首首节奏分明而意味深长的小诗,写完了,放下了,各自安好,一别两宽。

任谁也不需要百感交集与义愤填膺。你拿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贱卖交割,大家默契在心,一拍即合,有什么痛不欲生寸断肝肠?成年人的世界,一言 一行,都已然背书,错也好,对也好,做了便得认。总之,千言万语汇合一句话,不负责任的话不要说,不负责任的事不要做,规矩便是规矩。

5

在18楼的夜色里,打打牌,喝喝茶,殷勤备至的服务员走马灯似的来往穿梭。其间的话题有涉及人生,也有涉及诗歌。记得当时说到一件轶事,某某朋友相约去怀宁查湾拜谒海子墓,当面便选择了拒绝。个中缘由,以往在文字屡有阐明,无非是莫再到海子的父母那儿揭伤疤,莫要爱屋及乌。你可以喜欢海子诗歌,这与海子本人确乎没有多少关联,个人崇拜的群体除外。设若当年没有那次意外,海子健在,你会如此“痴情”么?海子诗歌的水准既然死后哀荣,为何生前多被指摘?难道诗人只有殉道一途,才能一飞冲天?还是说唯死诗人,才是好诗人?海子并不完美,海子诗歌亦然。或许有一天,时间有了,心情有了,到海子墓前走一圈也未尝不可,然而,那一定不会去惊动他的家人。所以,或许就是或许,没有那么迫切。

饭圈文化本不应该祸及文学。即便是一位作家诗人创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那就去就作品而言作品吧。作家诗人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身上也会一大堆大毛病小毛病,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干嘛要搞莫名其妙的崇拜?一位美人,美则美矣,你远远地看一眼就是了,小心走得太近,口臭发臭狐臭脚臭……迎面扑来,难不成你以为“女神”、“男神”们就从不如厕么。

6

小孩子们爱点奶茶,一起出去时候,被问到了,便让他们点一杯热咖啡。至于原因,便是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不存在咖啡与大蒜的经辩。首先是热饮宜身,然后是奶茶太甜,喝杯热咖啡,可助饱腹,可长精神。倒是挺向往坐到一间非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茶社里的,不过,小城市里呢,很难寻觅,好容易找到了,大多是为了卖茶。稍大些的城市里许是有不少,但一壶茶动辄瞠目结舌的价格,明明属于智商税。心里想,是不是再往南走一走就能如愿以偿呢,毕竟生活方式社交传统各各不同,还是没有找对地方罢。

就要那种临街的简简朴朴的门脸儿,就要三教九流人间烟火的本来面目,小二肩上搭着手巾,一脑门儿热气地跑来跑去。再有几位老先生咿咿呀呀讲古——脑子里一想象,简直酷毙了。

而有关小波西米亚与薰衣草,领略过便好。无需厮守终生,海誓山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