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愿琴的头像

龚愿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磨炼绣花功夫

几年前,我的女儿说想学刺绣,我就找到邻县一位省级非遗刺绣传承人,让女儿拜她为师。为了陪伴女儿,我也来到邻县,租了房子,与女儿一起开启了一段以刺绣为主题的艺术旅程。

邻县和我的家乡一样,不管是绣什么,都将刺绣叫做“绣花”,而刺绣水平的高低,就叫做“绣花功夫”的深浅。女儿初入刺绣馆,老师教她用盘金绣的针法绣“福”字。“福”字的底纹是打印好了的,绣者只要顺着纹路和既定的手法绣下去就行了。老师很耐心,从如何穿线、如何起针开始,再如何盘金、如何藏线、如何换线、如何收针,等等,一点一点地教。女儿也学得很认真,常常一坐就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浑然不知,

我就像当年接送女儿上幼儿园一样,每天上午下午共四次接送女儿到刺绣馆。每次送到刺绣馆,女儿坐在绣架前开始穿针引线了,我却久久舍不得离开。我或是看着女儿一针一针地起落,或是看别的绣娘在那里飞针走线,看她们手下的图案栩栩如生,艳丽动人,或者,再看厅堂里挂着或摆着的刺绣成品,惊叹其技艺高超,美轮美奂。每次去刺绣馆接女儿呢?我总是早早地过去,先是欣赏女儿这半天以来的成果,再看老师或其他绣娘的新作,而厅堂里挂着或摆着的刺绣成品总是百看不厌,越看越喜欢,直到刺绣馆说要关门了,我们才恋恋而去。

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女儿的老师看我对刺绣艺术也是非常着迷,就说:“你要是愿意,也来学吧,我不收你的学费。只要你愿学,我就愿教。这古老的刺绣艺术,认真来学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啊!”

多好的老师,我感动得连连点头!

于是,我也坐进了刺绣艺术馆的大教室,与女儿并排,我们俩的绣架左右紧挨。同样地,我也是从最简单的盘金绣开始学起。老师像最初教我的女儿那样,也认真地教我。与过去从没有拿过针线的女儿相比,我因为会缝补衣服、会订扣子,多少有些针线基础,所以学起来还比较顺利。但尽管如此,女儿还是会常常过来“指导”我,说我哪里的线间距长了、哪里的金线盘得不够流畅,等等——这,引得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哈哈大笑。她们都说女儿说的很对,妈妈要多向女儿学习。

过去,我只当刺绣就是精致一些的针线活,主要是用来缝缝补补或锦上添花,现在,真正地把刺绣当作一门艺术来学习了,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绣花功夫”。就拿最简单的盘金绣来说吧,针法并不复杂,主要就是用蚕丝线把一根或两根平行的金线进行缠绕,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还是有许多技巧的:其一,金线的线条一定要流畅,当到最后剩下的刺绣空间有限,只够一根金线“盘”上去的时候,就要提前从后面“收”起一根,只留一根到前面来,这需要灵活处置,而不是生搬硬套;其二,缠绕金线的蚕丝线之间的间距一定要相等,且前后或左右两排的针脚一定要错开,使看起来就像砖墙一样,错落有致,整齐有序;其三,不管是金线还是蚕丝线,都要松紧一致,既不能松松垮垮,也不能紧绷硬拉,要让整个布面舒坦,平滑,不变形。

此外,掌握好了这些技法之后,就像要一笔一划地完成一幅画作一样,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地一针一线地“绣”下去,哪怕是百万针,千万针,也不能懈怠,不能操之过急,唯有“坚持”是战胜一切的法宝。

用盘金绣的针法绣“福”字,我和女儿绣了两个多月。先是小“福”,后来是大“福”,每一个“福”字绣成功,最快的也得一周左右。老师让我们把每次绣好的作品保存下来,前后对比,自己找不足,自己总结经验。其实,每一幅作品绣出来,都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常常,绣错了或是绣得不好,就要忍痛或果断地用小剪刀把线剪断,拆了重来,这样,大半天的功夫就白费了。但,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绣,用心去绣,我们才发现手里的活儿越做越漂亮了。

对于我们的进步,老师总是不吝表扬和鼓励。后来,老师又拿出一些中国古典花纹的图样来,让我们自己琢磨着绣。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不久,这些古典花纹的绣品,我们也完成得很到位。于是,老师就开始教我们第二种传统针法:打籽绣。

跟盘金绣一样,打籽绣看起来很简单,但绣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每一粒“籽”打得大小一致且紧凑有型不说,还要注意颜色搭配、过渡自然等问题,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之间还要留有“轮廓”,等等。我们的老师善于动脑筋,她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己发明了“双面异形异色打籽绣”等四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针法”,其作品立体饱满,质感和颗粒感十足,让人惊为“天作”!有如此优秀的老师教授和指导,我们每一天的学习都充实而快乐!

又过了两个月,正式学习“平针绣”的技法,老师发下了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的图案——啊,这才是真正“绣花”的开始!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平针绣”博大精深,细分复杂,我们手里的万里之行,也只能始于“手”下!

刺绣,不仅仅是手里的活儿,更是心里的活儿,心里通透了,手里才会明朗。为了和女儿一起将刺绣学精学深,我买来了有关刺绣历史、图案、针法等相关书籍,还一起看相关专题片、纪录片和电视剧,同时还学习简单的美术知识,了解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光线的明暗和深浅等原理——纯粹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浓浓的艺术氛围,让人感觉生活里的乐趣无穷无尽。

这栋美丽的刺绣艺术馆坐落在一片湖光水色之中,每天,湖中锦鳞游泳,湖岸郁郁葱葱,馆内针线嗦嗦笑语盈盈,馆外岸芷汀兰虹桥卧波,我们置身其中,忘却了凡尘俗世,翩翩然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了!

同时,刺绣馆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有趣的故事,比如;有人在本命年即将来临之前,花费数万元定制描龙绣凤的“黄袍”,以期吉祥和鸿运;有人从金店里买来真金白银拉成的丝线,为的是请绣娘们绣出一幅他最钟爱的古画;遇到紧急任务,十几位身怀绝技的绣娘分坐在一个十米长的绣架两旁,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身着绣衣的古风婚礼在馆内热热闹闹地举行,来往宾客都喜气洋洋……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刺绣艺术的魅力是能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如今,几年过去了,我和女儿虽然已离开了刺绣馆和老师,但是,以匠人的精神磨炼绣花功夫的事儿,我们仍然在继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