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愿琴的头像

龚愿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2
分享

齐安湖上一轮明月

天空深远,祥云萦绕,一轮明月高悬于头顶的苍穹。银河淼淼,星汉灿灿,明月的光辉如牛乳般倾泻下来,润滑,甜蜜,空灵。

四周一片寂静。齐安湖睡着了,慵懒的湖水没有泛起一丝波纹。湖中的小岛睡着了,岛上的高楼没有露出一盏灯光。楼中的人们都睡着了,那些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似一曲美妙悠扬的低沉乐音,婉转,清谧,如梦如幻。

若说有什么是醒着的,那一定就是沿着齐安湖西岸成千上万朵盛开的蜡梅花了。成千上万朵,像蜡一样厚实光滑的花瓣,似玉一样晶莹秀丽的姿态,点点鹅黄缀满枝上,缕缕幽香充盈亭廊,她们在月光下争相绽放,互吐华芳,生生地就要将齐安湖铺染成一片沁人心脾的香香的海洋了。

是的,东坡先生,您没有听错,齐安湖!

是的,东坡先生,您没有猜错,正是黄州!

这里是黄州古城西郊的齐安湖生态农庄。这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有房屋园林,有亭台楼阁。这里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皆有景,四季皆如画。这里离长江不远,站在高楼之巅,就能看到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就能看到长江南岸的武昌西山清秀挺拔,直耸云天!

东坡先生,您是不是觉着有些陌生了?您是不是虽然听到了“齐安”“黄州”“长江”“武昌西山”等熟悉的名字,但眼前却没看到熟悉的影子?您是不是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惊奇?

没关系,我们一起抬头看天。悠悠九百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无论地上有多少变化无穷,但天上那轮明月是您永远不变的朋友!看,隆冬时节的月光如丝如缕,如银线飘飘,如碎玉玲珑,是不是与您九百多年前看到的月光一模一样?

那么,现在,就让天上的这轮明月做指引,我们一起到齐安湖东边几千米之外的黄州城里看一看,您就一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去承天寺的那个夜晚一样,再做一回“闲人”:

东坡先生,您不要奇怪,眼前这座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车流穿梭的城市就是黄州!当年您来时那个偏僻、闭塞、穷困的下等州,如今交通便捷、人民富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城市的范围已远超古黄州城数倍之多,这里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东西南北,处处都是明亮坦途!

东坡先生,您的眼睛在寻找什么?啊,我知道了,您一定在寻找定惠院、临皋亭、雪堂和南堂,您一定在寻找汝王城、东禅庄院、承天寺、安国寺,亦或,您在寻找赤壁矶、栖霞楼、黄泥坂,以及承载着您无数汗水、希望、欢笑与泪水的东坡躬耕之地——您别着急,都在,都在呢。

九百多年日月轮回,九百多年沧海桑田,九百多年人事变迁,黄州城经历过无数风霜雪雨,经历过多少次朝代更迭,经历过一辈又一辈人生生不息,如今,黄州城的许多故迹随风消散,许多故事已经渐行渐远,许多的过往都已化作微弱的尘埃,淹没在历史的深处。不说人,就连那永远的长江也已经向南改道,赤壁山下的江底已向上抬升,所以,巍巍赤壁山远离了“浪淘尽”的江水,那里再也没有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浑壮观场景!

不过,东坡先生,无论世事如何变更,九百多年来黄州人从来没有忘记您!自从元丰七年四月初七日您离开黄州之后,您的好友潘丙叔侄、郭遘、古耕道,以及江南武昌的王文甫兄弟就帮您打理雪堂、南堂住所以及东坡之地,还帮您照看乳母任氏的墓冢。此后经年累月,您的学生以及后世文人墨客,只要来到黄州,莫不要探访您的足迹,寻找您的身影。黄州,因您光耀千古的“一词二赋一帖”而千秋永在,那赭红色的赤壁矶上数百年来陆续建有“二赋堂”“酹江亭”“留仙阁”“坡仙亭”等纪念建筑,人们更是在清康熙年间就将此处直接命名为“东坡赤壁”!

近年来,黄州市相关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考证,以从未改变位置的赤壁山和安国寺为参照,结合地理、文献和您的作品,基本确定了定惠院、临皋亭、承天寺等遗址所在地,并刻碑立石为记,以便来人访古凭吊,感受您的千年风情!

东坡先生,您看到了城东那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湖了吗?此湖的名称因您夸赞黄州太守徐君猷“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酒”而得“遗爱”二字——面积达四百多公顷的遗爱湖湿地公园以东坡文化为主题,建有“遗爱清风”“临皋春晓”“江柳摇村”等与您息息相关的十二大景区,景区内有“遗爱亭”“快哉亭”“寒食林”等让人流连忘返之处,另还有综合展现您伟大艺术成就和坎坷人生经历的“苏东坡纪念馆”——您就是黄州人精神文化的灵魂,因了您,这座城市熠熠生辉,光芒夺目!

东坡先生,我们再到长江边看看。曾经,您就住在长江岸上的临皋亭里,白天可见江涛汹涌,夜里可听江涛阵阵,这条“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万千”的大江给了您多少慰藉,多少力量啊!现在,您看,尽管岁月流转,尽管多次改道,但长江还是那条长江,依然汹涌奔腾,依然震撼人心!

您再看,江对岸的“武昌诸山”,是不是依然如您弟弟苏辙先生在《九曲亭记》里描述的那样——陂陁蔓延,涧谷深密?您知道吗,江对岸那一片让您“意适忘返”的武昌热土,今天依然还在不断地回响着您的足音和笑语!

一提到武昌,您的心境是不是瞬间就明朗起来?是啊,若没有浩瀚的长江,若没有长江对岸让身心都能得到自由释放的武昌,我们很难想象您当年还将在幽暗和苦闷中继续踽踽独行多久……

齐安湖上的这轮明月,曾经照耀着虽然偏仄落后但民风淳朴的古城黄州,曾经照耀着黄州城里在夜色中踟蹰徘徊的“幽人”如您,曾经照耀着城外这条日夜奔流不息的长江,也同时,照耀着长江南岸端庄大气的古武昌!谁能否认,古武昌的秀丽山水和风土人情,古武昌的诸多挚友和西蜀同乡,曾经是助您走向光明和豁达的一剂不可或缺的良药?!

东坡先生,您想想,您初来黄州时,时常处于“杜门思咎”和“深自闭塞”的状态,是谁,第一个不惧流言而勇敢地越江而来,带给您许多的温暖和宽慰?是来自武昌车湖的蜀地同乡王齐万!昔日只有耳闻却并不相熟的王齐万带着哥哥王齐愈的嘱托,在您来黄州“十余日”后,即排除所有是非曲直就过江来探望和问候。从此后,您与王氏兄弟“遂相往来”,四年多的时间里,“相过迨百数”。在武昌车湖,您放松而自由地读书、写诗、评字、作画、赏花、品砚、玩墨、喝酒,并游览车湖的茂林修竹,站在江边刘郎洑码头上遥望江中伍洲,拜谒“囊萤映雪”苦读后归葬于此的车武子,而后又与王家的晚辈后生在嬉戏中给予温情的关心和爱护,这,让人好不快活,好不惬意啊!

东坡先生,您想想,您初来人生地不熟的黄州,第一个来访的旧时故人是谁?是来自武昌城的杜沂杜传父子俩!当时,杜传在武昌任职,其父携家眷顺江前往润州,路过此处,即停船上岸,一家团聚。杜家与您苏家是世交,当年您参加科考时所有的诸葛笔,还是杜沂的父亲杜君懿前辈所赠呢,后来您“终试笔不败”,果然高中!杜沂在听儿子说到您在对岸黄州时,立即带着刚从武昌西山上采摘的酴醾花和灌取的菩萨泉,不管不顾地乘舟奔您而来!您在异地他乡、在身陷人生低谷的境况下,见到了故乡友人,百感交集的心情可想而知。您一改多日不动笔墨的决心,挥毫写下了《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在这两首诗中,您赞西山的花,赞西山的泉,因之也对大江那边的西山,心生无限向往。

东坡先生,说到西山,您是不是又一个“百感交集”涌上心头?是的,关于西山,您有太多美好的回忆。自杜沂父子来访后,您即在黄州知州陈轼的首肯之下,于第二日(即元丰三年四月十三)乘一叶扁舟横江南来,经潺潺寒溪泉流,登上了日夜隔江相望的西山。而武昌这边呢,除了杜沂父子三人,县令江綖听闻鼎鼎大名的苏大人要来,早早迎候,亲自陪同,亲自讲解,将西山深厚的历史人文和壮丽的江山景色一一剖析,让您如沐春风,快意畅然!于是,一首饱含深情的五言古诗《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在您的心中喷薄而出!之后,六月初二,苏辙先生护送您的家眷到达黄州,您迫不及待地携弟弟再次跨江来游西山,同样,江县令又一次热情相待。武昌青山幽绝,武昌清泉醇美,武昌亲人友好,在感动之余,弟弟写了五言古风诗《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哥哥写了七言古风诗《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您兄弟俩的旷世才情让西山上的每一棵树都闪闪发光,每一株草都四季长绿,每一块石头都在山谷间千古回荡!

西山上,西山寺里的东坡饼,您是否还记得那香脆清甜的味道?这道因您而得名的西山名点,至今已香飘万里,闻名天下,人们对东坡饼的每一口品尝,每一声赞叹,都是对您无限的致敬、热爱和怀念!西山上,您题铭并作序的菩萨泉水,千百年来依然在汩汩而出,它滋养了西山上的草木生灵,也滋养了西山人的心性和修为。您当年在西山上为爱徒兼侄女婿王适写就了一首《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那禅意深藏、情意厚重的诗句,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还有,您当年在西山九曲岭上主持修建的九曲亭,今天已另择一宽阔平坦之处凤凰重生,飞梁斗拱,翘檐立柱,比您那时是更高大,更巍峨,更有气势了!春夏秋冬,每有游人兴浓至此,莫不驻足,小坐,或吟唱您“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的美妙诗句,或诵读苏辙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散文《武昌九曲亭记》。因了您兄弟二人,西山九曲亭必将万年不朽!

东坡先生,西山脚下的樊口古镇,您一定记忆犹新吧?您曾在给弟子秦观的信中不无得意地说:“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许多次,您从江北或驾小舟、或搭渔船,翩翩而至江南樊山脚下的樊口小镇,径直走进您最熟悉的潘家酒店,大口喝“醇酽”的潘生酒,大口吃鲜美的武昌鱼,与潘丙、潘大临、潘大观叔侄畅谈诗词歌赋,畅言天南地北,那种风流洒脱,那种肆意豪迈,让樊山樊水和大江看了,都酣畅淋漓!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东坡先生,齐安湖上的这轮明月可以作证:当年行走在古武昌的山山水水之间,您的步履是轻盈的,您的心情是愉悦的,您的眉眼之间是快乐的,您吐纳呼吸的空气是香甜的,您眼前看到的每一个都是好人,所以,您渐渐就从才气横溢的学士苏轼蝶化成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逍遥苏东坡!

今天是甲辰年腊月十九,东坡先生的九百八十八岁寿诞!

齐安湖上的明月已经看到了:白天,清风和煦,艳阳高照,暖意融融,黄州城里“寿苏会”的现场人头攒动,喜气洋洋,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人们都满面含笑,快乐非常,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而头一天下午,一场以《东坡的家风与家教》为主题的高端讲座在安国禅寺的东坡国学讲堂开讲,主讲人是来自古武昌车湖畔的大学教授,一位资深的宋史专家;今天下午,在墨香氤氲的黄州遗爱湖书城,一本叫做《大江东去:东坡在黄州》的新书首发式正在热情洋溢地举行,主持人是黄冈市作协副主席,一个超级苏迷。

齐安湖上的明月还看到了:今天早晨,一台满载六十人的旅游车从古武昌城出发,首先来到了西山脚下、长江南岸的樊口古镇旧址。虽然,九百多年风云变幻,现在已难寻古镇的昔日繁华,但抬头看——西山还在,往前看——长江还在,侧耳听——“过江名士开口笑,樊口鳊鱼武昌酒”的古老歌谣还响彻在空阔的江天之间!而后,一行人随着旅游车跨越长江上飞架南北的雄伟大桥,来到了江北的黄州东坡赤壁。在这里,六十个人屏息凝神,六十颗心虔诚肃静,他们对着名为“苏东坡”的那尊高大轩昂的汉白玉雕像——顶礼膜拜!当晚,他们入住与赤壁山咫尺之遥的齐安湖生态农庄,仰头便见宋时的明月当空朗照,其温柔的光辉浸满了每一个生动的窗棂。

东坡先生,我就是这六十人中的一员,我们的组织叫做“鄂州市作家协会”。

东坡先生,您当时的武昌县,现在叫做鄂州市。所以,我们是您的故人!

不仅是我们,整个鄂州、黄州两地的人们,以及这里的山川风月、飞鸟虫鱼,乃至万事万物,都是您心心念念的故人啊!

东坡先生,自从那日您渡过长江,在鄂州西山的吴王岘上听到多情的黄州鼓角声而依依不舍地离开之后,至今已整整九百四十年了!九百四十年来,鄂黄两地人们对您的思念和崇敬如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从未停歇!

东坡先生,自从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在赤壁矶之下、大江之上,进士李委为您深情地吹笛祝寿之后,九百四十二年来,每逢此日,在江南江北的大地上,为庆祝您寿诞而举办的“寿苏会”活动总是如火如荼!

东坡先生,此时坐在窗棂下,沐浴着齐安湖上这慈祥的月光,作为来自江南古武昌的晚辈后学,我特别想跟您聊聊今天的鄂州:

您知道吗?您在元祐元年十一月以一首《武昌西山并叙》,与翰林学士邓圣求一起拉开玉堂唱和的大戏,引得苏辙、刘攽、孔仲武、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三十多人次韵写诗,再以后,南宋、明、清朝代还屡屡有人追和不绝,这是何等壮阔的文学盛举啊!我鄂州西山,作为唱和的主角,是何其有幸!

您知道吗?您于元祐四年三月十日在驸马都尉、大画家王晋卿名作上题写名为《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一首》的诗,其中一句“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感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武昌人!您的深情厚意,您的率真耿直,让今天的鄂州人每每读来就心生无限光荣和自豪!

您知道吗?您在绍圣元年写就《秧马歌并引》,向好友极力推介“武昌秧马”,之后又一连书写四篇《题秧马歌后》,让这一鄂州普遍存在的省力农具得以在江南江北、江西、浙中、常州、惠州、广东龙川等地大面积推广,甚至,使用至今!您悯农、恤农、助农的大爱情怀让今天的鄂州人乃至所有的农人都感念不尽!

此前说过,如今的鄂州与黄州之间,有跨越南北的长江大桥,两岸的人们往来行走均如履平地,不需再在风雨和江浪之间颠簸游离,天堑已变通途!而且,鄂黄之间的江面上,这样的大桥,目前已有四座,南北两地相亲相爱只需几分钟就可实现,再也不是昔日“朝游湖北暮淮西”的情景了!

还有,如黄州一样,今日的鄂州城远远跳出宋时武昌县衙的弹丸之地,西边已与西山连成一片,并向东、向南、向西顺序延展,城市里有山有湖,风光无限美丽。今日的樊口镇在向西、向南迁移之后,面积扩大,人口众多,大厦如林,百业兴旺,处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势!

最后,我们来说说您曾经一个月要去两次以上的车湖吧。东坡先生,车湖的变化,必须要用“天翻地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了。那里连绵起伏的小丘都已夷为平地,那里“松竹相披靡”的村庄都已搬迁别处,那里清波荡漾的湖水也已被填土掩埋——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日夜繁忙、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国际大机场!您看,那停泊着的如巨鸟一样有着两个“铁翅膀”的,叫做飞机。人乘坐飞机,恰如大鹏展翅,能飞跃五湖四海,能神游震旦九州,能通达玉宇苍穹!这样说吧,从鄂州到您的故乡眉山,过去舟车劳顿,人困马乏,您是不是要花数月之久?现在,稳稳地乘坐飞机,飞上蓝天,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可到达!您刚刚还在鄂州的江边看那肥硕的江豚越出水面,翻起一阵浪花,转瞬就能坐在眉山老家的桌前细细品尝家乡的美食——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东坡先生,不必惊诧,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向前,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必将让生活越来越便利,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当然,建设与发展是决不能以忘记过去、牺牲文化为代价的。东坡先生,时隔近千年,虽然王文甫兄弟俩的旧居已无迹可寻,虽然这里已彻底改天换地,但屹立于机场附近、长江边和一片高岗上的三块巨大石碑,见证着车湖人民保护东坡遗迹的拳拳情切之心:其一上书“苏东坡相过殆百数之车湖”,其二上书“车武子墓园”,其三上书“车湖刘郎洑古渡口”。三块巨大石碑的背面,均刻有您与之相关的鲜活故事。那些故事,生动,具体,读之,如您就在眼前……

今夜,黄州的齐安湖上月华如水。我们——一群来自江南鄂州的文学痴迷人——携手千古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在这月色中一醉不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