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有一个名为青土湖的湖泊。湖泊水质清澈,碧波荡漾,宛如大自然赐予这片沙漠的瑰宝。周围水草茂盛,随风轻摇,水鸟在湖面上翩翩起舞。青土湖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青土湖,原名潴野泽。《水经注》称其“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它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面的部分被称为休屠泽,后在民国时期改名为青土湖。青土湖曾是水草丰美、鸟语花香的风景胜地,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宛如镶嵌在大漠中的一面宝镜。这是老一辈民勤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母亲湖。时光荏苒,由于石羊河水的断流,青土湖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干涸,风沙四起,曾经的美丽湖景变成了一片荒芜。风沙线长达十几公里,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开始合围。这一变化,不仅让当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也使得民勤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站在青土湖畔,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里曾是生命的摇篮,无数生物的家园。然而现在,只剩下一片荒凉,干裂的土地和无垠的沙丘。为了治理这一状况,民勤人民开始了艰苦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压沙造林、滩地造林、封沙育林、退耕还林等。经过多年的努力,青土湖区域的沙化得到了初步治理,也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基础。十余年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启动,十七万民勤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青土湖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力度。通过向石羊河下游排放生态用水,青土湖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干涸的青土湖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湖泊雏形。在民勤人的坚定努力和持续抗争中,青土湖得到有效治理,成功遏制了民勤县长期以来的生态恶化趋势。两大沙漠的合拢被成功阻止,民勤逐渐远离了“罗布泊”的命运,如今已变成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塞上绿洲”。
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多条支流在民勤境内汇聚,蜿蜒流淌进沙漠腹地,孕育了民勤绿洲。沿着石羊河探秘湿地公园,沙枣林、红柳林、芦苇荡交错呈现,成片的红柳、芦苇随风摇曳,花开潋滟。时不时还有飞鸟掠过,鸣叫声、戏水声不绝于耳。往日裸露的滩涂大多已埋在水下看不见踪影,水面显得十分宽阔,平日里温顺的石羊河忽然变得雄浑起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青土湖重获生机,湖中芦苇丛生,水鸟翩翩,湖面如镜,镶嵌于沙丘之间。蔚蓝的湖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宛如镶嵌在大漠中的一面巨大宝镜。一幅美丽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夕阳、湖水、飞鸟与茂密的芦苇、梭梭树、沙柳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尽管与浩瀚的沙漠相比,青土湖显得渺小,犹如旷野中的一滴水珠;与昔日的潴野泽相较,今日的青土湖亦显得渺小,如大盘中的小碟。但我们仍见证了青土湖的坚韧,它在沙漠中傲然挺立,见证了数百万民勤人民汇聚于青土湖的宏大气势,以及一位立下军令状的汉子的坚韧决心。现在,青土湖拥有四百余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漠深处。那笔直挺立的芦苇荡在风中悠悠晃晃,洁白的芦花迎风飘扬,弥漫在天地间;纵横交错的鱼儿在水中欢愉游弋,成群的天鹅肥而硕大,犹如一片从蓝天碧落坠入湖水的云朵,又犹如在湖中休闲嬉戏的仙女,洁白的羽毛映衬在水天一色间,超凡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青土湖的演变过程中,我们既见证了时间的严酷,也见证了生命的顽强;既目睹了人类的无知与贪婪,也见证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既感受到青土湖的苦痛与无奈,也看到了青土湖的碧水重现生机。青土湖周边的沙漠,因水的滋养,不再显得那么干涸与荒芜。人类踏出的路径,宛若生命轨迹的标记,环湖而行,狭窄而坚定,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沙粒因水而变得驯服,它们不再是随风肆虐的狂野孩童,而是安静地卧于湖畔,等待人们种下梭梭树、沙柳、沙枣树。每种下一棵树,沙地便生长出一簇绿色,记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初冬清晨,青土湖冰面反射着朝阳的光辉,光芒璀璨夺目。在这片沙漠之中,如此湖水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它不单是一道风景,更是希望与生命力的象征。湖面上的芦苇,虽已干枯,却依然挺拔。它们虽无绿叶点缀,缺乏柔美之态,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屈的精神。这些芦苇,成为青土湖的象征,亦成为石羊河流域治理成果的标志。它们在风中摇曳,展现着独特的风骨,那是沙漠中的生命,水中央的坚韧。在芦苇荡深处,鸟在湖面翻飞,羽翼掠过苍穹,划出优雅的弧线,这是生命的轨迹,自由的象征。湖面像一面闪闪发亮的镜子,映射着碧空,映射着瀚海。如今青土湖水域面积扩大至26.7平方公里,地表植被得到灌溉补给,地下水位缓慢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有效改善。青土湖,它不仅仅是一个湖,更是民勤县生态恢复的伟大成果。它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努力,每一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保护意识觉醒的见证。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态的魅力,这将是一段永远珍藏在心中的旅行记忆。
民勤正呈现出一幅“绿洲生态”的美丽画卷。林茂水沛的石羊河、碧波荡漾的青土湖以及黄案滩的芦苇丛生、老虎口的梭梭林立、红崖山水库的水鸟翔集,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民勤的绿色生态与清新空气,让人流连忘返,沙城已成绿洲。青土湖边有一个巨大的石碑,那石碑上刻着“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是温总理许下的诺言,他也用行动去实现了这个承诺,民勤确实脱离了危险,没有重蹈罗布泊的覆辙。但不管怎么说,这块石碑立在这里,比立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更能体现这句话的重量,也更能体现民勤命运的戏剧性。而民勤有过的一段艰难历史,也似乎被定格了。在返程途中,我不禁沉思,展望未来,当我们再次来到青土湖之时,该地区将呈现何种风貌。我推测,湖泊水面必将更为宽广,水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芦苇丛也将更加繁茂,它们将覆盖沙丘,滋养荒漠,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青土湖这个名字,将永存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它不仅代表一个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鼓舞我们坚信,无论生活遭遇何种困境,只要我们拥有梦想与希望,便定能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