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也不知道是自己太忙,还是变懒散了,上次记录女儿和儿子成长的故事已是七年前的事情了,七年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一伊已长成大姑娘了,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学业繁忙,学习压力特别大,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新(夏天)已过过八岁生日,已上小学三年级,也算个小小男子汉了,依旧调皮爱动,于此记录下七年间他们的变化和点滴往事,应要求不谈学习成绩,其实他们的成绩也是我们最大欣慰和骄傲。
繁重的学业
一伊小学毕业后,去了新区初中部最好、管理最严的私立阳光中学上学,虽然也是她当时理想的初中学校,但毕竟小学和初中还是天壤之别,到现在五个学期,初一第一学期住校,第二学期半走读,初二寄宿,初三又半走读,每学期都是不一样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她克服了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焦虑,克服宿舍集体生活的恐惧,克服了初中学业的压力……
初三开始作息时间是第一关,对于我们都是考验和新的挑战,清晨五点半,厨房的灯光准时亮起,睡意朦胧中给她做早饭,由于时间紧张,基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半成品食材,什么速冻饺子、混沌,小笼包,提前卤好的肉、鸡蛋,手抓饼等等节省时间的统统上阵,变着花样做着吃。5:50分准时叫她起床,因为她起床、洗漱、吃早饭加起来只有15分钟时间,这段时间总是走的特别快,我们每一秒都在迅速的行动着,要先做好她吃的早饭,她吃早饭的同时,还要准备她的午饭便当(虽然学校有食堂,但食堂离教室太远,去可能没什么可口的饭菜,但我们担心的是带去的饭到中午太凉,吃了对身体不好,又担心吃不上饭饿肚子,哎,希望学校尽早解决这个问题),6:08分准时出门下楼坐校车,开启她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只有她照顾好自己了。晚上10:30分左右她准时回家,每晚在她回家前就要准备好她的晚餐和喜欢吃的水果,提前几分钟把饭凉到进门就可以进嘴的合适温度,每当看到她进门背着沉重的书包、疲惫的身躯,想问的好多话还是咽了回去,觉得她回到家、站在我面前,一句话不说都是在休息,这可能就是走读生回家的意义。这段时间可能是我们一天之中交流最多的时间,在她吃饭的间隙总会问三个问题:第一,今晚作业多吗?(其实希望她没有作业,可以早点睡觉,她休息的时间太少了,每天不到6小时的睡眠);第二,中午带的饭吃的时候凉不凉?(害怕凉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在我的心里,身体比学习更重要)。第三,明早想吃点什么?中午吃点啥?(因为我们除了给她做点她喜欢吃的,做好后勤保障,学习给她也帮不上什么,也好晚上准备好明早半成品的食材,节省时间)。吃饭的过程,她也会给我聊聊学校发生的一些事,大多是关于老师、同学之间的事,体育课上跑圈她又把男生超了一圈,老师罚男生多跑几圈,还有谁又没时间吃饭、谁吃的方便面等等,因为我知道她回家不想再谈学习的事情。短暂的进餐交流,她就得回到书桌开始写作业,我开始洗涮和准备明早的食材,一切就绪后走进她的房间,她依旧在灯光下奋笔疾书,我悄悄的躺在她的床上,静静的看着她的背影、书桌上如山的练习册和她头顶小学满墙的奖状,心里是五味杂陈,思绪万千。偶尔我们也会交流学习的难题,但每次我都是默默地打开手机里的“快对”APP,因为我给她辅导不了,辅导的又觉得是是而非,有时也会帮她听写英语单词和句子,每次都要给我叮咛两到三遍应该怎样听写,因为我不会读英语,只能读汉语翻译,她写英语,每次结束后她自己检查完,我只需要签字就行,这时我觉得小时候不努力学习英语的我,是不是把她逼得太紧,对她的要求太高了……看看时间,已快00:00分,催促她赶快睡觉,保证睡眠,她无奈的收拾着书包,把语文书或英语书单独放到枕边,在睡觉之前还要背诵下课文。给她打开床头灯,坐在床边,盯着手机时间,00:00分准时让她熄灯睡觉,看着她进了被窝,息了床头灯,我退出她的房间,替她关了房间的灯,她初三一天的学习生活才算真正的结束了。她初中学习生活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平平常常的一天可能更能说明她的状态,将来的某一天,希望她回望她的来时路,不辜负她付出的每一份努力。
多彩的童年
夏天,依旧好学懂事,兴趣广泛。转眼间他已从幼儿园毕业,在锦阳新城小学已经度过了两个年头,步入小学三年级。回首过去,他从那个初入校园时略带羞涩的小男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自信满满的小学生,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三年前,当他初次踏入小学的那一刻,他的小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渴望、兴奋并伴着无助。那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牵挂,每天都会密切关注班级群里的动态和老师发布的每一张照片,只为能在那一片小小的世界里找到他的身影。两年的时光,每天都是满满的安排、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成长,和她姐姐一样,每一天都伴随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因为上学起不来床、迟到、不按时交作业等等好像和他是无缘的,每天坚持打卡读故事、读英语,每周除了五天的校园生活,每周六全天还要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兴趣班,围棋、机器人、儿童画、乒乓球课程是满满的,只有周日才能把紧张的学习状态缓下来。在即将步入学校三年级的暑假,因为要增加英语课程且新教材的变更,不得给他报了英语辅导班,在周六的辅导班和兴趣班之间,可以说无缝对接,这边下课,那边上课,每次都是飞奔进兴趣班教室,即使这样他兴致不减,活力满满。这三年里,他学会了更多的知识,从拼音字母到生动的故事,从简单的数学运算到复杂的逻辑推理,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见证了他的努力与坚持,但对于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生活是繁忙的、紧张的,每当夏天提出:“能不能让我先玩会,休息下再写作业”的时候,我除了心疼就是些许的无奈,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应该是开心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但他的脸上开心快乐的表情和情绪,比小学前无疑是在减少,甚至是想反抗又无能为力。
夏天,好动的习惯一点都没变,可能每个男孩子基因里都有好动的天性,还是睡起睁眼就不消停的主,家里的任何地方都是他的战场,睡够睁眼被窝就是他的战场,钻来钻去的“被窝战”,反正闹的你不能好好睡觉;家里的凳子就是他的“战马”,就像有刺一样,他的屁股从来就没有端端的坐过,不是凳子斜着坐,就是身体斜着坐,做不了一会上厕所是他的必备课;客厅沙发也是战场,横着、竖着、趴着、站着、跳着,反正沙发不是坐的;床也是他的战场,还是他各种玩具的战场,不是在翻跟头就是摆着他的乐高和狐尔摩斯玩具之类;就连厕所都是他的战场,洗澡前必备的玩水战场。因为好动所以运动,学习各种体育竞技项目,他二年级下学期利用晚上的时间,还学会了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虽然我这个教练不咋样,但也教会了他一些基本动作,可以和我打20几个回合的球,他有收获,我有成就感,我们都锻炼了身体。同时,他还对各种棋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象棋、五子棋、国际象棋、斗兽棋、飞行棋、军旗、跳棋……在我熟悉的棋类里他都学习了一遍,现在除了象棋、跳棋之外,我都是他的手下败将了,但有一点和我小时候一样,好胜心太强,有时输了不服气会哭鼻子,就不和你玩了,不过这也是成长经历的必备过程吧!
夏天,爱读书的孩子,他对书的喜爱是真诚的,涉猎比较广,这缘于妻子的引导,和他姐姐一样,从小时候的坚持读故事开始,在他心里种下了阅读的种子,《睡前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神笔马良》、《夏洛的网》、《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等等,还有老师指定的阅读书籍,从喜欢看介绍恐龙的书到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从爱看《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到《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当他提出要给他买那本书的时候,当书还在快递途中的时候,他的那种渴望是他最大的期盼,可能比爱吃的美食、喜欢的玩具诱惑更大,睡起问、吃饭问、睡前问,那本书什么时候回来?当书拿回来放到他面前,身边的一切和他没有了关系,他的眼中只有书,一本百十页的书绝对会在1小时之内看完,而且不止一遍。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他喜欢的书、喜欢的人物,用他最喜欢的笔记本做他喜欢的笔记。最近他又从米小圈的世界中走出来,跳进了马小跳的世界里……希望他能保持阅读的兴趣,坚持读书的习惯,我坚信书能带他走的更远、书能带他飞的更高、书能带他行的更稳。
后记:成长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远远不止于此,对于我们更多的是成长和教育的焦虑,本意第三部分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我们焦虑的关于电子产品、学习生活不良习惯的一些事情,想想还是在此记录他们的学习生活吧!焦虑留给我们,另作记录。家有儿女系列没有结束,因为他们的人生还很长,希望他们人生的道路就像一伊书桌上的练习册,每道难题的攻克都是成长的勋章;也像夏天热爱的运动,有进有退,有攻有守。无论未来是在书桌前挑灯夜读,还是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家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港湾,还有永远为你们骄傲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