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荣喜的头像

徐荣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1
分享

公园夜行记

越秀公园素有广州“城市绿肺”之称,公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景色宜人,是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日,乘着夜幕降临,我专程到越秀公园,来一次轻松的夜行。

从古色古香的古城墙正门步入,映入眼帘的东秀湖,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幽深,远处的霓虹灯照亮城市的夜空,平静的湖水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三三两两的市民围着湖边悠闲地散步,不时有跑者挥汗如雨地从身边掠过。

湖边一隅空旷的小广场,则是夜里公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尽管天气炎热,但也丝毫阻挡不了人们运动的热情,打羽毛球的、踢毽的、练太极的,好一派热气腾腾的运动场景。还有三五成群的幼儿在一边放肆地奔跑玩耍,快乐肆意地写在稚嫩的脸上,大人们则百无聊赖地站立一旁,惬意地唠着家常。高大挺拔的大榕树下,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舞曲响起,一群中年大妈们兴趣盎然地跳起广场舞,整个广场洋溢着热闹欢快的气氛。

我独自一人,走进公园的怀抱,脚步轻盈而畅快。路灯下,路边树影被拉得老长,在地上交错成网,脚踩上去,像踏过一片摇晃的墨迹。沿着古城墙路行走,沿途可见斑驳的墙壁上,青苔肆意生长,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为古城墙增添了几分清幽与神秘。脚下是一条历经岁月打磨的石板路,尽管高低不平,却承载着一段古老的传说故事。每当脚步轻轻落下,都似与历史发出清脆的叩问,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此时,夜幕就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轻覆盖了整个公园,月光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银霜。路的两边,一棵棵百年古榕树在风中肃立,像是一群沉默的卫士,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约莫行进十来分钟,镇海楼便出现在眼前。这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红墙愈发鲜艳夺目,绿瓦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它静静矗立在越秀山顶,宛如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见证了广州城无数的兴衰变迁。

站在镇海楼前,夕阳把最后一缕金辉泼在山岗上,晚风恰如其分地来了。枝叶随风翩翩起舞,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谁在耳边低语。附近的树林则成了墨绿色的波浪,一波波往天际线涌去。云顿时被吹得散了形,原本粉红的晚霞渐渐褪成浅紫,最后融进黛青色的暮色里。放眼望去,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万家灯火铺成一片流动的星河,整个城市的夜空如同白昼,充分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当夜色漫上山坡,中山纪念碑的轮廓先于周遭亮起来。围绕纪念碑行走,也就7、8分钟的路程。米白色的碑体被射灯勾勒出硬朗的线条,像一柄直刺夜空的银剑,顶端的“天下为公”四字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隔着树影也能看清笔锋里的沉厚。纪念碑默默静立于越秀山的最高处,任山风卷着城市的喧嚣掠过,碑身的光影却纹丝不动。这时才觉出,纪念碑不仅是一座碑,更是城市夜色里的一枚镇纸,稳稳压住了白日的浮躁,只留一份沉静的光,与百年前的理想遥遥相望。

园内有个竹林景区,竹子种类繁多,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如果说白天里竹林风姿卓越、仪态万千,夜里却换了另外一幅模样。只见月光从竹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青石板上织出细碎的银网,风过时,竹影便在地上轻轻摇晃,好像谁在暗处翻弄着一卷写满秘密的竹简。路灯的光晕隔着竹丛漫过来,把竹身染成半明半暗的青灰色,竹节处的光斑像缀着的碎玉。几盏地灯在根部投出浅黄的光,竹影在夜色里轻轻摇曳,像无数支沉默的笔,在晚风里写着无人能懂的诗。

不知不觉步行约了一个多小时,却感觉不到一丝的疲倦。坐在路边的石椅上休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不知名的虫儿在草丛中鸣叫,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抬头时,发现星星已经缀在树梢间,像被晚风揉碎的碎钻,一闪一闪的,和远处楼群的灯火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更亮些。偶尔有几片树叶飘落,轻轻打在肩头,仿佛在与我悄悄对话。细细品味着这夜色中的静谧与神秘,烦恼和忧愁仿佛随风渐行渐远。

夜行在公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仿佛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力量,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城市的魅力与内涵,更加热爱这座城市、热爱这片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