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婆婆来了》,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印象很深刻。这个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老太太和生活在北京城里的儿媳妇之间的喜怒哀乐。前半部主要表现婆媳间因为在家境、习惯和观念上一些很正常普遍的矛盾而引发的冲突。其实像那样类似的错位理解在生活里每一个家庭都存在。所以看电视剧的人但凡是作为媳妇的看了媳妇一定义愤填膺,是当婆婆的看了婆婆一定痛心疾首,既是儿子又是丈夫的看了准会和主人公一起左右为难,陷入两边讨好两边都没讨到好的难堪。无论哪一个角色在自己的立场都觉得受不了,都感觉很纠结。
我觉得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的人,他们纠结的重要原因应该是大家都没余力关心对方的感受,而只是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仅仅是自己的委屈。看到电视剧后半部分,婆婆为了照顾媳妇的感受去卖掉肾也不让她的儿子卖掉媳妇的嫁妆——房子,媳妇抱着孩子去四处寻找患了老年痴呆走失的婆婆时,大家又自然会觉得其实婆媳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这可能也是导演重点要表达的主题。这个主题很好,家和万事兴嘛,处理好婆媳关系也是家和的一个重要环节。
感慨完了我心里又在庆幸:我的婆婆也来了,不过还好,我的婆婆还好,我和婆婆从始至终都没留下什么不愉快的记忆,也还好。
这时我便情不自禁想用这样的方式写写这个在我生命中也很重要的人——我的婆婆。
2004年国庆节我第一次见我的婆婆时,她还不是我婆婆。那是我第一次去丈夫的老家,我们结婚还只是在计划中。我当时是带着感恩之心去的,我感谢那个尚未谋面的老人为我生养了一个爱人,让我此生不再孤独。
婆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没多少话,声音细声细气,总是腼腆地在微笑,一直在不停地做事……我心里说,这个老人多么善良和贤惠啊。又听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爱人说她一直很明确地在支持他儿子和我的婚事,哪怕我们可能会分居两地,哪怕我比她儿子大好几岁,哪怕我身体也不是很好……她只对儿子说着一句话:我们没意见,只要自己喜欢就行。我又觉得我的婆婆很通情达理!
第二次见我的婆婆时,是在我们的婚礼上。晚上,我丈夫的两个姐夫招呼了一群人来闹我们的新房,我的婆婆怕他们让我太难为情,几次招呼她的女婿说我是知识分子,不要闹得太过了。我心里由衷感谢婆婆对我的体贴。
在婆婆老家的日子,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温馨。她不停地变着法儿做好吃的,还面带愧色说只怕味道不好。我闲着无事,便到厨房帮着加柴烧火,就这么点微不足道的举动让我的婆婆老是手足无措,老是不好意思地连声说“要不得,要不得”。
后来,因为我在奉节上班,我的丈夫在开县工作。我们需要做一个重要决定:究竟谁调动,调动到哪里。那个暑假,我给婆婆说,反正结婚了必须调到一起,据目前看来,奉节我单位的领导更愿意帮助我们,把我丈夫调到奉节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只能先选择尽量让我丈夫调往奉节。这个决定意味着婆婆的儿子要离乡背井,有可能很久他们母子都见不着面,更遥远的可能也意味着他们自己也将因为追随我们会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本以为婆婆可能会犹豫不定,结果婆婆却坚决的表示两个人结婚了在一起更重要,叫我们先不用考虑他们。我又感动于她的善解人意。
2006年的春节,我第四次见到我的婆婆,印象中她一直在不停地准备一家人的饮食。我们没有太多语言的交流,无意对视一下的我们一定会相互微笑。
我们结婚后,因为很多条件并不太成熟,所以开始两年我们并没和婆婆住在一起。我的婆婆他们当时也决定帮她的女儿带小孩,本来是没打算到奉节和我们一起住的。不过,2007年9月,因为开县老家房子旁滑坡,又和女儿亲家有些难以调和的矛盾。当我的婆婆在电话里给她儿子说在那里是有点待不下去了。我的爱人听很少叫屈也很少有要求的婆婆这么一说,马上很不忍心地回答:“待不下去就过奉节来,收拾东西立即过来 。”我也立马表示同意。
就这样,我的婆婆也来了。那时我们还没买房子,在租的两室一厅的一个小房子里,我们开始了共同生活。一年过后,房子到期了,我们搬了一次家。新房子装修好了,我们又搬了一次家。婆婆毫无怨言地适应着我们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提供的各种条件的生活。
刚来的时候,我的儿子玮才四十多天,我的母亲也和我们住在一起,有时候我和自己母亲少了和婆婆之间的客气和拘谨,自然亲近一些。有时我因为叫“妈妈”两个老人同时抬头很不好意思,气氛有点尴尬。我干脆当着老人的面笑嘻嘻地问我的丈夫:“怎么叫啊?现在我有两个妈妈。”我的丈夫脱口回答:“这还不简单吗?跟着我们的儿子喊呗,你叫我妈‘奶奶’,我叫你妈‘外婆’。”我随即询问婆婆:“这样可以吗?”婆婆说:“叫什么都可以。”因为害羞和别扭我只是在免不了的时候轻声叫过几次婆婆“妈”,从此后,我便开始大声称呼我的婆婆“奶奶”,这样反而让我心理上轻松一些了,我不再因为害怕两个母亲因为我称谓上不小心的疏忽而不开心。
我的婆婆是个很勤劳的人,她总是任劳任怨地做着家务。一来便自然把我们的一日三餐包了,我主要负责照管孩子。随时会需要人帮助,顾及到婆婆刚到这个环境,怕她不适应,我总是故意用最热情的腔调大声叫着:
“奶奶,快点,帮我拿点纸。”。
“奶奶,这个菜做得很好吃。”。
“奶奶,玮儿会笑了哟。”。
“奶奶,快来帮我看看,玮儿怎么有点打不起精神啊?”。
“奶奶,你没有衣服吧,我们去街上买两件。”
……
在我大声热情的“奶奶”声中,我的婆婆和我越来越趋于自然。
看着她总是在忙里忙外,我又说:“奶奶,有点辛苦呢。”结果我的婆婆说:“整天都没什么事,做点饭算什么啊,在老家既要做饭,还要喂猪放牛,还要种田哦。”由此可见她是多么淳朴善良。
关于做饭的事我们之间还有一件趣事:一次春节,我和婆婆饶有兴致的在厨房里看着我的爱人做菜。结果,已经习惯了奶奶忙碌妈妈闲散的玮儿跑过来拽着我的衣服便往外拉。我问玮儿:“怎么啦?”玮儿无邪地关心着我说:“妈妈,到外面去,不然油烟把你呛到了怎么办呢?”我说:“我不怕,没关系,谢谢儿子的关心。”可是玮儿还是坚持把我往外拉,我边往外走边提醒玮儿:“还有奶奶,还有爸爸,他们也被油烟呛到了。”玮儿沉吟了一下,说:“奶奶不怕,我们走。”我们全家人都忍不住笑坏了。
我快乐地说:“在娘家我一直负责的是取柴生火和打杂,不过,现在有天燃气了,没办法,我已经因为时代的进步下岗了,不过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打杂还是可以的,我保证随叫随到。”我一直记得婆婆当时脸上宽容的笑。
老实说,我确实很不擅长做饭,一逢到有客来便很紧张,基本上来客了忙里忙外的都是我的婆婆,偶尔是我的爱人。
事情多被婆婆做了,她还和别人说我也并不懒,没做多少事是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
……
我心里由衷感谢我的婆婆总是像我的生身母亲一样惯着我。
很多个寒暑假,我都因为身体不适老往医院跑,我的婆婆总是默默地心疼的相伴我左右。我说:“这该死的身体,真是给你们添乱了”,婆婆说“一家人不说这些话”……
我的婆婆也很质朴节俭,带她去买衣服,坚决不让买贵于50元以上的。口里总说着“到处都需要钱,能不花就不花”。
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却像是和幸福有仇似的永远在抱怨中,可是我的婆婆和我们一起住了十几个年头了,我从没见她发过无名火,脸上还总是安详而满足的笑容。有时候我便从内心很佩服婆婆那种少欲知足天生恬淡的状态。她心里没有任何深刻的人生理论,却又很清晰坚定地相信——儿子说的都是对的,媳妇也是个世上难找的好媳妇。为了我们她安静地做事,为了我们她安静地接受我们的任何安排。
因为我上班的地方离新房子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除了假期,多数时间我们并没有在一起。可是,只要在一起,我们之间的气氛都是和和气气的。
每次周末回到家里,总有婆婆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总有婆婆烧着热菜热饭等着我。我的婆婆从来不多说什么,可心里很明白,她总是默默地煮我们喜欢的菜,做我们需要她做的事。
某一次我无意的表示,其实粉蒸排骨挺好吃的。
第二次,或者只要我回家,一准儿可以吃到粉蒸排骨。
我说,我需要和一个朋友出去。
婆婆说,去吧,可以不带玮儿。
我说,我画画很累,晚上痛醒了。
婆婆说,还是不要太辛苦了,也要保重身体。
我笑着讲她给我做的丸子我带到学校吃了一周。
婆婆说你们也不要太攒(节约)了啊。
……
对于婆婆做的一切,我心存感激。不知道怎么表示,趁她过生日,便给她买了一个蛋糕。还让玮儿给奶奶唱生日歌。我的婆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又记在了心上。当我的生日时,他们二老更隆重地为我准备着,忙碌着。
还有一次,我的母亲到我家过年,帮我买了很多年货,却执意不收我的钱,还说“再要给钱,我马上就离开”的“狠”话。我只得把给钱的手收回来,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便独自倚在窗子边上无声地流泪。结果我的婆婆便走过来安慰我。我边哭边对婆婆说:“外婆这样子,作为女儿觉得好对不起她嘛,我真的好难受好难受。像你们二老也是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还要坚持去做清洁挣钱,做清洁太辛苦可以不做,保重身体最要紧。有什么不舒服一定不能隐瞒,要随时体检,有病了要及时治疗……”那时,我思绪有点混乱,也不知我最终在表达什么主题,我只记得那天我和婆婆说了很多话,婆婆只是默默地听着,还陪我流了一通泪水。我由衷地觉得我们的心是完全相通的。
我知道,刚开始,婆婆离开故土来到这里,还是有诸多不适应之处。孩子小的时候一直在帮我们默默做家务。当我们的孩子上初中选择住读后,她就少了很多具体的事务,多了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怕她无聊,我给她找了一些书,还鼓励她去跳坝坝舞。现在,婆婆一早出门去打羽毛球、跳坝坝舞,回来后在家看看书看看电视,晚饭后再去跳一跳坝坝舞。只要她的身体尚好,她的每一天都很自在满足。
总之,我很喜欢这个安静的老太太。理由如下:
我说我需要去看老妈,她说我们一起去……
我饿了,她做我喜欢吃的。
我独自开车,有点害怕,她默默坐在副驾给我信任和力量;我画画犹豫着不敢动笔,她又默默地在旁边把我随手丢了的草稿一张一张折起来……
我累了,她说快去躺下。
我病了,她就守在床边。
……
几十年如一日,就这样安静而恬淡,无私又无怨。虽然我在朋友圈有感而发想夸夸她她根本看不见,但我知道即使看不见她也一定知道我喜欢她。
开车、画画、上讲台很多第一次等等都需要破胆,破胆过程中如此安静没有指责的陪伴和鼓励尤为珍贵。
我的婆婆也来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因为她而烦恼过。我心存感恩地想着:多么庆幸我又拥有了第二个母亲,我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我想我们还可以快乐度过几十年。
我祝愿我的婆婆永远如此恬淡知足,健康快乐常相伴,我希望我们一家人继续和和美美的生活,这比什么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