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故事
(一)鸟祭
这只黄色的鹦鹉来我家的经历是很曲折的。最初发现它是在姐家的楼道里。估计是从主人家逃出来的或是走丢寻不回去了。总之,在楼道的窗户前扑棱着一双翅膀要飞向外面,可呆头呆脑地总碰着玻璃。几番挣扎,几次碰壁,最后无奈地落在了窗台上。当姐轻轻地伸出手去,这鸟便乖乖地落入了人类的掌心。其实,它早已明白自己的最终归宿:离了人,它是活不了的。可跟着人,便能活得长久吗?
初进姐家,众人皆爱。可不几日,因受不了它的叫声,嫌其吵闹,便把它送于我家。
在我家,亦很受欢迎。喂以美食,备以良屋,以宾客之礼相待。渐渐的,这鸟便也熟悉了新的环境,恢复其单纯快乐的天性,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那鸟鸣确也好听。高亢时,声音便异常地清脆激越,独唱中且伴有和声,明知是独鸟吟唱,听来却似群鸟相和。脑中便不由闪出这样的一幅美景:幽静的树林里,飞鸟相鸣,空旷悠长。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蕴,又有“丝管啁啾空翠来"的幻梦。浅吟时,又如两鸟低语,“咕咕…咕咕…”中竟是一对小情人的情语,透着温存,和有意无意间的炫耀:看,我们是多幸福的一对儿!我们很为这鸟的神奇叫声而惊讶。无事时,便去逗一逗,引其多叫几声。时间长了,听腻了,便觉得吵,尤其是中午。正当我们午休时,它一阵叽叽喳喳,扰了我们的美梦。无奈,又把它送到了婆家。
两位老人生活很是清闲,对待这鸟便多了一份耐心。勤换水,多投粮,鸟舍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周末去看它,竟发现它的身体圆了一圈,羽毛更为光滑艳丽。只是叫声有些异样,喑哑中透着一丝忧伤的调子。女儿说是不是一只鸟太孤单了。想来也是。于是到鸟市买了一只绿色的鹦鹉。一雌一雄,女儿便想着再生个鸟宝宝。可等了数月也不见动静。我们便各忙各的,对这鸟也就失了许多的热情。后来,那买来的鸟竟死了。许是不适应环境,许是其他原因,总之是死了。我们全家人为之唏嘘了几日,因各有事忙,便把它忘了,连那只活鸟也渐渐地离了我们的视线,抛之脑后了。其间,公婆曾回乡下,问我们要不要把鸟提回我家里。因为怕吵,加之又忙,无暇照顾,便把它独自留在婆家。时隔一周,爱人去加点水放点粮。我们也无暇去想一只鸟面对百十平米空寂的房子是何心情。总之,独留它竟有三月。
再见鸟儿,已是深秋了。曾经黑豆般亮晶晶的眼晴失了往日的神采,头歪在身体的一侧,竟无半点生机。那叫声也越发喑哑地不成调子。女儿很是心疼,打开笼门,伸出手指想让它出来,可它并不愿,远远地躲在笼子的一角,与人的感情已是疏远得很了,再无往日的亲昵。女儿说它得了抑郁症。我哑然一笑,轻蔑地说道:“切,一只鸟还得病?并且是这样高级的病,你想多了。”但女儿坚持要把它带回去自己养,想多陪陪它。
把鸟带回家的日子里,女儿总要在学习之余逗逗它。那懒洋洋的状态稍有改观,偶尔也会叫几声,但那声音钝钝的,有如钝了的刀,再无往日的灵动和娇媚了,那闷闷的情绪似乎深入骨髓。
女儿的作业永远写不完,我的事也永远做不完。碰巧走到阳台,发现笼里无米了,便丢几粒米;没水了,便倒点水。鸟,很少鸣叫了。
有一日,女儿大叫:“妈,鸟怎么了?”我疾步走向笼前,只见鸟蜷缩着,两只翅膀无力地耷拉下来,头歪向一边,眼晴微闭着。鸟,真得生病了。打开笼门,抓出那鸟,小心地捧在手心,我的心里竟升腾起一丝愧疚。那小小的鸟卧在我的掌心里,小小的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我没来由地鼻子一酸,心里想到:这鸟活不成了。下午,鸟儿死了。之前虽然也喂了药,但为时已晚。
有时,我常常在想,鸟缘何而死?它曾经是如此的灵动而富有生机,可是,它终究是死了,死在了我们这一群冷漠的人面前。
(二)养兔记
从小就喜欢兔子。白绒、红眼、长耳、短尾,煞是可爱。
有一年,勤劳的母亲买了几只鸡仔养在笼中,抱了两只小兔养在院内。一样的伙食:玉米面拌苦菜,营养丰富。于是我便也有了新的工作,每天放学,提了筐,拿了铲,夹了书,于屋后麦地里挖苦菜。仲夏之际,麦田绿油油,迎风招展。苦菜叶片嫩绿,根部青白,断口处奶汁溢出。我钻于田中,无人觅得,急匆匆做贼般挖了小半筐,钻出田来,坐于田畔,展开书本,把当天所学默记一遍。夕阳西下,余晖落尽,起身回家。
其实,母亲并不指望我那小半筐苦菜。当我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喂好了它们,只等我吃饭了。夏日天长,晚饭后,总想逗逗鸡兔。待我走到笼前,几只鸡便伸长了颈子,靠前啄向我的手。可兔子却不是这样的情形,当我蹑脚靠近它,伸出手轻轻抚摸它的背,它的身体倏忽缩成一团儿,乘我不注意,“噌”地一下便逃之夭夭,再寻它,早已不见踪迹。
数日之后,两只大兔子却带出一队小兔子,蹦蹦跳跳,满院乱跑,煞是好看。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在母亲的精心喂养下,那一年我家过了一个丰盛的春节。
而今,我又养起了兔子。那一日,女儿高兴地提回一个笼子,笼中卧着一只兔子,白绒黑耳黑眼,像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蜷缩于笼中。打开笼门,兔子便大胆地跨出,东张西望,四处逡巡,最后前爪抬起,后蹄蹲地,纯洁的黑眼望向我,似在问:“从今以后,你将是我的新主人吗?”看它憨态可掬的样子,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心里也就默许了。
兔子真是很乖,下班之后,放其出笼。我干家务,它便在我脚下东闻西嗅,有时便爬上我的裤脚,抬头望我,似要我亲自喂它。总之是须臾不离人。有一次,我在客厅看书,把它放在厨房。忽听得里面窸窣作响,待我走进,只见它又蹲回纸箱中,直竖的耳朵前倾,双目圆睁,既而又跳出箱中。我探头一看,只见箱底几粒黑色“臭臭”浮于一滩黄色的便溺中。如是几次,我终于发现,我家兔兔竟学会了定点排便,可喜可贺。
又有一次,忽听得书房中扑棱乱飞,鸣声尖锐。我忙奔入,只见笼中鸟(也是女儿的最爱)翎羽倒竖,怒目圆睁,浑身瑟瑟发抖,逼于笼角。再看兔兔前爪搭在笼上,伸颈探头,满眼调皮,想与鸟儿嬉戏一番,怎奈鸟儿毫不领情,倒吓了人家一回。
唉,时代不同了,难道连兔子的性情也改变了?
此兔买回时,只有巴掌大。商贩说是宠物兔,长不大的。可后来发现,它胃口极好,且从不挑食,来者不拒。直至长到尺余,几与笼高。放它出来,没了往日的机灵,也不会向我们伸蹄讨巧,只是卧在暖气下,呼呼睡大觉。渐渐地便不再讨人喜欢。做饭时,扔一片菜叶,倒一杯凉水,就有了漫不经心的意思来。它似乎也是自暴自弃,吃睡成了生活的核心。直至变成一只肥胖而肮脏的兔子,曾经洁白的绒毛杂乱地覆盖全身。楼房里似再难养之,便心生送人之念。可女儿不允,便又让其呆了几日。直到某日,趁女儿不在,偷偷让父亲送了人。待女儿回来,少不得埋怨几声,可也无奈,只得作罢。
后听父亲说,此兔又生了一窝小兔,问我还要吗?想其曾经可爱的样子,估计其子的颜值肯定也不错,便又生出了再养一只的念头来。可一想起做“铲屎官”的那一段日子,便打消了此意。再后来,兔子被杀了,成了别人的盘中菜,腹中食。
听闻这一消息,我呆了一刻。兔子终是死于人类之手啊。
(三)路遇小猫
那是一个冬日,风很大,太阳斜斜地照着积雪的大地,并无一点暖意。我裹紧棉衣,急匆匆往家赶。
在小区的角落里,竟遇到一只流浪小猫。我放慢脚步,仔细地看它。它也就几个月大,身量不足,瘦弱单薄,一双漆黑纯洁的大眼睛望向我,眼神里满是热切的渴盼。声音很细很弱,但我听懂了它的意思:我饿了,能给我点吃的吗?我善心大发,极慷慨地给它买了一根火腿。等我回到那角落,它还在等着。在我撕包装时,它便迫不及待地跳起,追寻着我的手。当我把火腿放到地上,它便大口大口吃起来。真是饿极了。我蹲下来看它吃,想要摸摸它,抱抱它,但看它脏兮兮的,万一有病,便打消了此念头。忽刮来一股风,小猫竟弃了火腿躲在我的脚边,小小的身体瑟瑟发抖,在寒风中蜷缩着,想找一点温暖的抚慰。可我万不敢抱它。它只能“喵呜喵呜”地叫着,那声音里是寒冷,是害怕,是孤独……看它快吃完了,我便想要离开,它竟再一次舍了食物,“喵喵”地叫着,追随着我。我大惊失色,竟不敢直接回家,怕它赖上我,因为我是决不能留它在家里的,我决不能养它的,我的所谓的善良只止于一根火腿。我慌不择路,逃也似地离了它,背后是它凄厉的嘶哑的叫声:喵呜喵呜……
第二天,我又去那角落寻它。它并不在。第三天,再去,没有它的踪影。但愿它能被好心人收养,别再遇到如我一样的伪善者。那一刻,我的良心发现,生发出一种类似杨绛先生在《老王》中所抒的情感,那情感或许就是愧怍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