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一到,楼下街巷里便不约而同插起红旗来,鲜亮如血,如火焰般在阳光下燃烧。早市里,卖菜人摊前收音机播着激昂军歌,旋律在街巷上空回荡,穿越了行人的耳畔。我心中一动:原来今天又是我们军队的生日了。
回溯这支队伍之诞生,真是艰难曲折。九十八年前那个酷暑的八月一日,南昌城里石破天惊打响了第一枪——军旗第一次在黎明中升起,便昭示了这支军队必将背负的使命:是镰刀与锤头的化身,是土地与百姓的骨肉!这支军队从血与火中艰难走来,在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凭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硬是从荆棘里踏出一条生路。
队伍渐渐壮大了,他们经历了一回回浴火洗礼,战士们的脊梁却从未弯折。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中,在西南边陲的密林深处,在汶川地震后的断壁残垣前,在长江洪水滔天巨浪里,在如今抗疫前线……处处都有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他们以血肉为墙,阻挡了风雨;以意志为石,护住了家园的基石。他们一次次在人们心中刻下了不朽的印记,像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了属于民族的不灭印记。
如今,这支队伍正日益强壮。从草原到大洋,从大漠到长空,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子弟兵们的足迹与汗水。辽宁舰劈开蔚蓝波涛,是移动的国土;东风导弹屹立如林,是沉默的护国长剑;新型战机划破长天,是翱翔的钢铁雄鹰。然而,纵然装备日益精良,士兵们那朴实坚毅的魂灵却始终未变。他们是守护者,是长城,是人民最信赖的盾牌。
今天早上,我看见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爷爷,由家人搀扶着站在碧沙岗公园里的纪念碑前,凝望着鲜红的军旗。他颤抖着抬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旁边一个小男孩看见了,也学着样子,举起小手,稚嫩而认真地模仿着。这让我想起了爷爷在世时的模样,也是这个节日里,他带着我来碧沙岗纪念碑这里向英烈们敬礼,讲他当兵时候的故事。
这一老一少,手臂高扬,仿佛一道无声的河流,贯穿了血染的往昔和充满希望的未来。那军礼里承载的,是昨日烽烟里血染的誓言,也是今日安宁中未曾松懈的承诺——护国护民之责,便在这静默的敬礼中代代相续。归家路上,街灯渐次亮起。
我忽然想起:原来我们安稳度过的每一刻,皆因有他们负重前行。这“八一”两字,早已不是日历上冰冷的符号,而是融入民族血脉中的一种精神底色——它源于那石破天惊的第一枪,又在无数战士默默驻守的哨所里、在无数老兵胸前沉甸甸的勋章上,完成着无声的传递与生长。
若您今日在街角遇见那身绿军装,不妨道一声“节日快乐”——这朴素问候里,便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敬,更是人们对绿军装的深爱与敬重,也是平凡日子里对守护者最深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