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洹萑
有一种红色,从来都不属于自然,它来自英雄的鲜血。它们纯净又浓艳,它们高贵又圣洁,它们激越又壮烈。它们飞舞,就是鲜艳的旗帜;它们流动,就是汹涌的河流;它们怒吼,就是震天的风雷。自辛亥革命以来,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洒下殷殷鲜血,染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
正是这些红,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这红已经渗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这红,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没齿不忘,更让我们砥砺奋进,因为在奔向中国梦的道路上,更需要矢志不移的精神和披荆斩棘的勇气。
上庸大地,重重叠叠的山峦里写满了红色的故事。在时代的重要转折点上,上庸儿女勇立潮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泼下了浓墨重彩,竹山大地总是响应时代的脉动,在血与火中迈向光明。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首义枪响,张振武跃上历史的舞台,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义元勋。为救亡图存,他变卖田产,东渡日本学习政治法律;为运送武器进城,他握拳捶锁,鲜血四溅,威迫卫兵放行;为民族复兴,他联络士兵起事,有勇有谋;为保卫革命果实,他毫不妥协,创办《震旦民报》,倡言二次革命。张振武坚定的革命性和桀骜不驯的个性让反动政府十分忌惮,1912年8月16日凌晨,他未经审讯即被迫害于玉皇庙前,年仅36岁。“英雄悲末路,有奇气、有奇情、有奇功奇罪。”这是一个人的悲伤与愤慨,也是举国的悲伤与愤慨。在这伟大的革命中,还有张樾、金明山、冯嗣洪、徐玉麟等,他们或鼓噪呐喊,或冲锋陷阵,无一不彰显我们竹山人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施洋大义凛然:“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连中两枪,仍高呼劳工万岁。这位竹山最早的共产党员用鲜血染就了信念,用忠诚铸造了信仰。
1946年,竹山迎来了第一次解放,也迎来了年轻的书记朱正传和县长许明清。同年出生,同年把生命定格在风华正茂的28岁。朱正传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毅然留下阻击敌人,子弹打光,壮烈牺牲。许明清在向地委汇报工作后回竹山途中被敌人包围,受伤被俘,被敌人活埋。“中国共产党万岁!”,许明清临终前的高声呼喊,也是竹山革命志士传达给黎明前的中国的最强音。
硝烟散尽,竹山浴火重生。如今,上庸大地绿树红花,如诗如画,人们喜气洋洋,尽享盛世繁华。没有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
回首往事,红旗漫卷西风,啼血万山都是红啊!无论沧海桑田,无论世事变迁,先烈们恪守信仰、追求理想的勇气,先烈们壮美的青春与热血,都将激励我们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