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堵河》的头像

《堵河》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8/18
分享

从慢慢悠悠到风驰电掣

杨志艳

我生长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大山里,这里群山环绕,百鸟声鸣,泉水叮咚,民风古朴。小时候我常常和小伙伴们春赏百花冬踏雪,在“羊肠小道”上放羊摘果,从未想过大山以外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一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开启了我命运的另一扇窗,于是有机会远赴省城求学。

事隔多年,我依然清晰记得那天清晨,我乘坐的大客车蜗牛般地行进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突然,在一个不通视的拐弯路段,客车险些与一辆拉竹子的大卡车相撞,顿时刺耳的刹车声、小孩的啼哭声、司机的叫骂声交织一团,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七弯八拐,好不容易从乡下抵达竹山县城,没顾得喘口气就一屁股坐上了开往十堰市区的客车,在三堰客运中心前脚下车,后脚立马匆匆奔赴十堰火车站,所幸运气还好,买上了当天通往省城的一趟绿皮火车票。虔诚地拿着火车票,提前一个小时就开始排队,人们拎着大包小包,提着笨重的行李箱,你推我挤艰难地上了火车。其间尽管有乘务员在竭力地维持秩序,但依然拥挤不堪,等我风尘仆仆地上了车才觉得周围空气如同凝滞般的闷热,旅客们如沙丁鱼般挤在车厢里,各种气味迎面扑来,让人不禁掩鼻,胃里翻江倒海,我只好拼命压抑着跑向车窗猛吸几口新鲜空气才得以缓解。

火车在一阵急促的鸣笛声中缓慢启动,它“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在彻夜不绝于耳“哐当、哐当”的伴奏声里我没有丝毫睡意,感觉车头像是一头疲惫不堪的老牛拖着犁铧拼着老命向前奔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弹指一挥间,我参加工作的那年正好赶上家乡公路的大建设,原来的等外路要修建成山岭重丘二级路。更没想到,十年之后家乡这块风水宝地再次发生巨变,国家在这儿实施南水北调,让北京喝上咱这儿清澈明亮的山泉水,还要修建龙背湾大型水电站。父老乡亲们拿着国家的拆迁款,按着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全部搬进了新居。随着龙背湾水电站的完工,随之而来的是“美丽公路+特色经济+乡村旅游+历史人文”项目建设应运而生。行驶在这青山环绕绿水,风景如画的公路上,想想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现在看来是老人家太矫情了,家乡通往神农架大九湖的路已不是昨日的“肠梗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种“前无古人”的沧桑巨变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披荆斩棘、不断奋斗的结晶。

2019 年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屈指算来恰逢我毕业二十年。总投资约12.5亿元,建筑规模达1.8万平方米的十堰高铁站正式运营。一次出差到湖南长沙,心底正在盘算换乘路线,一筹莫展之际,同事喜盈盈地告诉我,现在到长沙有了直达的高铁,仅5小时4分钟就到达了,中午上车,到长沙正好是吃晚饭的时间。于是我分分钟就下载了一个铁 路12306APP,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网上购票。

手执身份证到自动取票机里按上面的操作提示很快刷出了票,提前5分钟进站,我发现好多人只用刷身份证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如果不报销,连取票这道程序都可以省了。进入宽敞明亮的车厢,列车毫无征兆地启动,车速快而稳,以前有人拿着蛇皮袋蜷缩在别人硬座下面脏兮兮的地方睡觉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划拳打牌自来熟的“绿皮特色”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乘客要么看书,要么用手机浏览新闻,无人喧哗与吵闹。

坐在高铁上我不禁感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式的现代交通便捷。真是古有四大发明,现有四大法器——高铁覆盖、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单车共享。

百年峥嵘岁月,奋斗谱写华章。以前是慢慢悠悠的绿皮火车,现在是风驰电掣的高铁。中国速度光彩夺目,它不仅书写了中华儿女改天换地的新奇迹,而且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一日圈”生活从理想照进现实,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更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真正魅力所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