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川升学校的电教管理员,这几天,他可忙坏了。
涅仁区第九届中小学优质课比赛就定在川升学校举行,这项活动是川升学校的校长费了好大口舌争取来的,因此,校长特别重视,亲自带着电教管理员小王以及几位负责教务的、后勤的老师,对会场布置、入校路线、校园停车,甚至茶歇点心等事务进行详细安排,用校长的话说,“争取这次机会动用了各种关系,不能搞砸”“这是一次提升校园知名度的绝好机会”“一定要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刚过完清明节,优质课评比活动就按计划开展起来。
本次活动共有几个比赛场地,川升学校负责的是数学优质课的评选活动。这次参选人员较多,分4月8日、9日、10日三天进行,每天上午安排4节,下午安排4节。老师们在得到这次宝贵机会后,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彻夜不眠,翻资料,看录像,写教案,设计教学;有的在校内向有经验的老师不断求教,邀请老师听课评课,给出建议,教学设计改了又改,删删添添,不辞劳苦;也有的冥神凝思,不断追问:课标?目标?理念?整合?核心素养?板块教学?学习单?项目化?大单元?大情境?合作?……当然,还有一些老师思路很清晰——谁来评选?他们的教学理念是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然后迅速请教“高人”指点。
但不管怎样,参加上课的老师都很忙,有的身后还有一个团队跟着忙。
小林老师参加了这次优质课评选,他忙了整整一个月。用他的话说,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了,晚上11点还没到家;孩子没空照顾,离家和到家时,孩子都在梦里;就是躺下了,也总是在想自己的课要怎么上。但是他很兴奋,在4月8日到来之前,已经磨了好多遍,老师们给了他很多建议,他现在的课堂不仅得心应手,而且能很机智地化解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毕竟听课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有时候更“刁钻”,他尝试过了。
小林的课就在4月8日那天上午,他感到很幸运,觉得第一天的课堂,评委老师更好奇,会更有耐心听,并且第一天的课,评委不会因为老师们的“重复”而产生负面情绪。
小林在课堂上神采飞扬。他在学生间穿梭着,一会儿请这个回答,一会儿叫那个陈述,他呢,不是专注倾听状,就是凝神思索样,看他的表现,不是在上课,完全是沉浸在了某种境界里,学生呢,不是在上课,而是和小林在进行一场户外探索活动。问题,思考,策略,释疑;冲突,困惑,合作,探究,突破……下课的时候,小林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他听到了台下为数不多的观课席响起了不错的掌声,借鞠躬答谢的机会注意到,台下有一张熟悉的脸庞——川升学校的电教管理员小王。
小林下课后就匆匆赶回自己的学校,他还有自己的课要上,这一段时间,为了这次优质课评比,说良心话,对校内的课没有好好准备,他内心有些愧疚。
路上,小林给小王发了一个信息:
王老师,刚才看到你,没机会交流,以后有空找你聊。
不一会儿,小王回复:
正在会场忙,回聊。
小林回学校后心情很不错,他觉得应该可以获奖。等活动结束后,4月11日那天,他收到小王发给他一条信息:
林老师,有空没?一起坐坐?
小林看到后,欣然同意。说实在的,他这两天,心里跟猫挠着一样,但是又不好问。至于其他老师,更是没有什么信息,因为优质课评选,是不轻易邀请老师参加观课的,有人说是为了公平,有人说是怕影响上课老师课堂发挥,还有人说是大家的议论会对评课结果有不良情绪,总之,为了平稳,参评老师和未被邀请人员,一律不去听课,包括承办学校。但小王是电教管理员,会场离开他不行,因此他是一直到底的见证者。小林巴不得找他聊聊呢。
他们找了一间小桌子,面对面坐着,没有第三人,说话就很随意。聊着聊着,就扯到这次优质课评选上来了——
王:林老师,这次我才发现,你们当老师的,都那么拼。
林:你才知道啊,你以为做个老师很轻松吗?比如这次活动,每个参赛老师,都要脱层皮。
王:有必要吗?你们按正常上课的样子不就好了嘛。
林: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这个你不懂。
王:哼,看来你们当老师的作秀的能耐还真不简单。
林:这怎么叫作秀呢?这叫展示实力。
王:实力?既然是实力,那平时也该是这个样子,有吗?
林:这个做不到,不可能做到。你看,我上完这节课,一拍屁股就走人了,课堂之后的事情,我才不管。但是我要是正常上课,上完课还有一大堆事情去做,作业了,辅导了。你说我们每节课都能这么上吗?
王:那你们评什么优质课啊?不就是老师的一节戏剧表演嘛!
林:那可不能这么讲。这样的评选,老师们会更深入钻研教材,更精心准备设计,这是好事呢。
王:你的意思是,不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就不怎么钻研教材了?
林:从我的话里,既不能得出不上优质课的老师不钻研教材,也得不出不上优质课的老师钻研教材的结论,我只是说,上优质课的老师要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王:得了得了,知道你爱钻牛角尖,还搞起逻辑分析来了。
林:不扯了。你觉得我的课怎么样?你可是全程见证者,最有发言权。
王:我没怎么听,但是每节课也都听了那么一点点。总体感觉,都应该是一等奖。所以我说,你们真拼啊!
林:不可能都给一等奖,甚至不可能都给奖项,最终也有打酱油的。
王:这太不公平了,也太坑了,难怪……
林:难怪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王:坐在我身边的那个老师,好像是教研室里的一个什么副主任,是你们数学优质课的主评人,是不是?
林:是的,我认识他。在优质课评选开始之前,他在台上发了言,说这是一次组织得力的活动,评选专家老师会进行公平推选,让我们所有参评人员放心上课,都上出最好水平,为这届优质课活动增光添彩。
王:这话我记不住,你倒挺实在,信他个鬼啊!
林:怎么了?有料?
王:啥料不料,反正他坐在我眼皮子底下,他的一举一动,我清清楚楚。让他评选,绝对不会公平,就不用怀疑。
林:咋回事?
王:我说了你别难过。我就记住几个情况,有的老师上课,他头都不抬一下,一直看手机;有的老师上课,他认真得不得了,记录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还有的老师上课,他会瞄一眼,然后再看手机。他哪里是在听课,肯定是心里有底了,谁的课该听,谁的课不需要听,心知肚明了,你们还都那么卖力。
林:真的假的?
王:我的眼睛看到的实情。一直在录你们的课,没有把镜头给到他——我明白他为什么坐在我身边的原因了,那是镜头死角啊,真是狡猾!
林:我上课时,你有印象吗?
王:你让我说不让?
林:说实话。
王:那你记住了,你上课时,他不一定有我听的时间长;第二,他一直手里拿着手机,有一阵子还在翻淘宝。所以,你的课,估计他不会评,听都没听,评啥呀。
林:……我有点儿意外,也许你看错了。
王:本来不想打击你,但我看你这么纯,我就再告诉你一点儿小秘密吧。我们学校的参赛老师,亲自告诉我,他上课前包了红包给那个副主任,目的就是一定要拿下一等奖,不能再拖。
林:不会吧。
王:我肯定不会,但你们会。看看你们,说是上优质课,哪个不是“两手抓”啊,一手抓上课,一手抓个可靠的人。你别告诉我你没有啊。
林:这个……这个……
王:被我戳中要害了吧?你们那点儿心思,大街上卖菜的老婆婆都懂,还蒙谁呀!
……
小林和小王结束谈话后,小林立即回到学校,忐忑不安,去找教务处领导,想让他们问问优质课结果,教务处领导问:
你上课前找人看过你的课没有?
小林答:都是我们自己学校老师帮我看的。
领导又问:
其他呢?比如教研室教研员那些人,有没有让他们看看?
小林说:
没有。
领导再问:
你有没有参加哪个教研员成立的工作坊?或者是哪个特级高级老师的徒弟?
小林嘴都张不开了,摇摇头,透心凉。
教务处领导看着小林——是盯着小林,然后说:哦,那就等结果吧。你们参赛的老师都很优秀,谁拿一等奖很正常,谁被刷下来,也很正常。既然结束了,你什么也不要想了,不管结果怎样,你都是我们学校的优秀老师。
小林转身离去,他走到拐角处,一拳捶在墙壁上,指关节留血了,也不觉得疼,他咬着牙说:
从此,绝不参加优质课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