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眠从外到内串联疲惫的心。黑深雕碎的空。淅淅索索寂静的转折,一切的一切的都回到了我的心中。白天活动,进夜而眠。万物阴阳,五行之中。思绪灵动,又分阴阳。阳时外流,因而交织。阴则循环,延生问果。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社会,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共同生存对抗野兽,一起劳作吃饱穿暖。一种纯粹的利益产生友情的枢纽,就好像是今天我请你吃饭,又在哪天从老虎口中救你一命——到后来你雪中送我了炭,还回请我吃了顿饱饭。你我之间,谁付出的多一些根本扯不清楚。社交这种事情越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提升等等,变得越发复杂。就比如一个数十人的团体,要想办法使得意见统一。一个家族内部争权混乱,但遇到外部压力便会放下各自的意见,团结一致。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社交。网络上,学校中,游戏,工作,服务与被服务。这些社交的目的,依旧是存在着其背后的利益,但我们需要以各种方式把它掩盖。
许多人并没意识到,钱绝非是万能的,它只是利益的一种;我们可以为了亲情,为友情,为了有人能倾听希望不感到孤独。然后在社交中,寻找利益的交换。让人痛苦的是这种寻找,大部分是被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得到那个自认为想要的。也许你赚到钱的目的是为了活下去,但其实不是简单生存而是自由,潇洒。
也许你擅长画画并因此喜欢它,对数学苦恼因为它让你感到痛苦。我们不敢想,对数学的痛苦其源头来自哪里,只能麻木自己把灰心和丧气强加到虚无缥缈的“数学”上。然后又在那些外部压力下,不得不继续去学习自己讨厌的。在宿舍里我常常表现的孤高,自我,迟钝。这是一个维护我自身利益的面具,但它又使同一屋檐下你我之间的陌生更加的尴尬死寂!所以我又时而表现的开放,主动的去交流,或作为倾听的对象。这是被动的与主动的一种内部矛盾,主观上我疏远社交,空闲的时间常常去图书馆学习来提升自我,为将来做准备——但或许是人天性上无法面对孤独,更因为我无法去承受压抑和隔阂,从而被动融入宿舍里的小社会之中。如果镜子里的是我,那我又是谁呢?
没错我通过伪装来保护自我的利益,但不经意间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没错,我的伪装可能并非是最佳的手段,更是因为对自身能力的理解,而采用的妥协。显露,隐藏。高傲,自卑。每个人都有各种对自身的认知和判断。有对有错,有高估也有小看。产生这些因素的无非是源自于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对比与交流。而那个最纯粹的,或许只有刚出生的婴儿,一切皆有可能。
究竟是什么,会存在迷茫,思绪混乱,无法入眠,犹豫不决,愤怒和痛苦。在这些悲观的词语中,我认为愤怒和痛苦中,痛苦是快乐的对比,愤怒是一种保护的手段。就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往往伴随着试探与比较。而愤怒是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它并不可怕——你可以去戳一戳,看看这种情绪是不是纸糊的,结果可能是真把他惹急了,反咬你一口吧?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与人是如此,但现实的情况是更加复杂的。绝非简单的一句知己知彼便可轻易看破红尘,天地有阴阳,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比我更看得懂我,我对你则无比信任。天大的机会放在眼前,但因为对社会阴暗的理解,而怀疑。为什么没人敢大胆的放手一搏?为什么不断的维系满是bug的程序,放任代码不断的堆积成山。
当理解天地,便可以在各行各业找到共同的点,方便自我的理解感悟。但又因为去理解天地,常常发觉自我的渺小,变得不知所措,越发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人需要不断的思考,但又在不断的想方设法去简化思考。就好像非黑非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我们思考是因为大脑需要不断的运转,而简化思考是为了使另一方面能有更多思绪去集中。活在当下,活在群体之中。特别的是每一个人,而我常常迷失如那黑夜忘记自己的光,白天不知道光的亮度终究会消散。沉醉麻痹,希望相信。信仰的光,迷茫的夜。为了目的而隐忍,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去麻痹掩饰,混乱点思绪无法睡眠,只有痛苦药物来控制,但是还有其他更加健康的方法,更有许多特殊的情况。
很多很多,而一切的一切;黑的还是那么的黑,白的永远都会是白的。人与人,社会的产生终究是为了共同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