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指腹为婚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左右,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村韩家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萱姐生养了几个孩子。丈夫走得早,她独自一人扛起了一个家。好在大女儿香儿特别懂事,是个做饭带娃全能手,所以萱姐可以一条心地忙碌农活,供养家人。
那年王家村秋风刮得格外瘆人,刚泛黄的槐树叶像钢镚儿似的砸在韩家青石板上。
一天,香儿从菜园摘菜回来,顺便带了一束萱草花送给妈妈。妈妈开心极了。又到了做饭时间,厨房没有木材了,孩子们年龄太小拧不动九步梯上面捆好的木材。他们本决定上去把它们拆了再一点点拿下来,被母亲拦住了,母亲虽然疲惫不堪,但是她不想把所有的家务事全部压在孩子们身上,于是决定自己上楼拿。母亲,拖着沉重的步伐上了楼,拧起一捆木材,突然她眼前一黑,一阵眩晕下,使她打了个踉跄,她努力地想要站稳,终是没稳住,从九步梯上坠了下来,从此抛下她的孩子们,永远的离开了。那时,香儿9岁,弟弟妹妹都很小。
香儿作为韩家长女,9岁便撑起了整个家,照顾弟弟妹妹,做农活她都在家里起带头作用,在她的努力下,一家人都白白胖胖的。唯有她,年纪小小,背就佝偻了。苦难中长大的女孩子,眼里却没有噙满泪水,而是无惧挑战的坚韧。
后来王家河人都说,那场秋风把韩家吹出个女娃当家的奇迹。
为了生存,她真的拼了。什么苦活累活都抢着干。就这么到了婚嫁之年。原来,在香儿小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婚约,且是指腹为婚。
这事儿,香儿是特别清楚的。香儿除了累了的时候背会有点佝偻,其实是一个阳光美丽动人的大美女,小苏虽然形象不太好,但是人还是不错的,对香儿也非常满意。香儿结婚了。很快他们育有一女,可是女儿生来有慢性疾病,这让小苏万般嫌弃,觉得香儿不会生养,没有生儿子也就算了,还生了个有病的女娃,晦气至极!更有人添油加醋说:“这女人不吉利,克死了母亲又克孩子,说不准你也会被克”经不起挑唆的小苏,对香儿的态度很快冷却下来了。丈夫的冷落她可以忍,邻里的嘲笑她可以忍,可是女儿的慢性病被所有人当笑话说,她是忍不了一点。她经常为了维护女儿和人翻脸。就这样在痛苦中浸泡了6年,终于,小苏以办事为由找她办假离婚,她提出要真离婚。她本可以忍着苟且偷安,享受物质的富足。但傲气的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女儿很快搬离了苏家。
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终是没有抵过7年之痒。她没有哭,反倒觉得是解脱。对于自幼丧父,童年丧母,这点痛又算什么?只是她必须得想办法谋生养活自己和孩子。听闻镇上在招人兴修水库,解决这一带的用水之难。她踊跃地报名了,负责人老李疑惑地问:“你拖着个孩子,怕是难以干活吧?”她坚决地说:“您放心,我9岁就干农活独自带幼小的弟弟妹妹长大,带一个孩子干活难不倒我,而且我的孩子都6岁了,她可以在旁边玩耍”。老李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香儿独自带娃离开了苏家后,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兴修水库可不是一般的活儿,有的男人都没办法胜任,香儿却完成得十分漂亮,她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当然吃得也最多。村民们对她连连夸赞“精国不让须眉,是把干活儿的好手”。老李见她如此吃苦耐劳,在吃方面也就没对她和孩子苛刻。
“劳模香儿”一下子就红了,大家都想认识一下。
香儿,享受到了久违的自给自足的感觉。一天过节,老李通知大伙儿可以休息半天。她想趁着难得的假期,放飞自己雀跃的心情。她带着孩子在田间嬉戏,盈铃般的笑声在林间回荡。路过的人打趣道:“这哪是母女,这分明是姐妹。”
香儿美丽质朴的形象,勤劳的品质,为了女儿无私奉献的伟大,深深打动了大家。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香儿,人狠话不多。她从不抱怨,永远冷静,永远端庄。
第二回 女中豪杰遇真爱
修水库的每一天忙碌而充实,想着以后的晚辈们可以不为水发愁,他们也算是行大善了。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着。小豆豆如果健康还好,可是她天生就有慢性疾病,有时候发病,可把香儿愁死了,自然也影响身心状态。
一天,小豆豆发病,躺在地上打滚,香儿正发愁的时候,一个高大俊朗帅气的同事荷汉了解了情况后,走了过来说:“我腿长,走得快,我带她去看医生。”香儿说:“她这是老毛病,花了很多钱,依然没治好,只能吃流食,大概是早上没忍住吃了几口饼,现在犯病了。”荷汉见孩子那么痛苦,忍不住抱起了她,像一位父亲一样,关切地看着她。”
小豆豆特别感动,眼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谢谢叔叔这么关心我,我爸爸都没有这样关心过我。”
香儿说:“这孩子说啥呢?爸爸没给你关爱,难道我给你的爱还少了?”
豆豆说:“那倒也是,妈妈最爱我了。”她心想:“我希望我的妈妈永远快乐,不被我牵累。”
单身汉荷汉看到了离异女香儿身上所有优秀的品质,他决定帮一把这个苦命的女人。经过大半年的观察,她觉得这个女人勤劳质朴,勇敢乐观,并且从不抱怨。在脸上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他想追求香儿,于是在干活的时候他经常有意接近香儿,和香儿比试谁干得更好。想尽办法逗香儿开心。有几次他暗自和香儿比较谁做的公分多,最后他居然输了,被香儿发现后,他们两都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也算是苦中作乐。
他两真的是欢喜冤家,两人一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的知己,忍不住哈哈大笑。旁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笑啥,日子已经苦不堪言,怎么还笑得出来。
总有一种真情能化解生活的千愁万绪。
遇见,就是莫大的幸运。
香儿不奢望再嫁,她孤傲的个性忍受不了别人用有色眼睛看她的孩子。荷汉却不打算放弃,他做足了家里的工作,准备迎娶他的最爱,即使他有个生病的女儿。他愿意同她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每每别人提起女儿的病情,香儿都会痛哭流涕,荷汉及村民们都安慰她:“你还年轻,何不趁着年轻,再结婚生一个?这样孩子长大了也有个伴儿。”香儿痛哭,说自己有些害怕婚姻,害怕男人不负责任,害怕一开始对她好,后面又冷淡下来。她想做独立女性,不依赖谁,自己顽强地活着。大伙儿都摇摇头。荷汉说:“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努力让你幸福的,也会帮忙带豆豆治病的。”
香儿在荷汉的追求下,被感动了。决定再次步入婚姻。就这样他们幸福地牵手了。
第三回 花好月圆
1959年农历8月16日,中秋节的第二天,月儿圆圆,望月挂空。他们的孩子出生了。香儿的婆婆说“:这孩子叫多钱吧!我愿他富足一生。”
荷汉摇摇头:“名字我早已找村里读过书的伙计们商量过,如果是女儿就叫望月,如果是儿子就叫望华。”大家都表示支持。于是大家都亲切地唤他“望”,“望”为这幸福的家庭增添了许多快乐,他的一对耳朵长得很特别,很像精灵。村里的小朋友兴许是嫉妒他可爱的外表,故意给他起绰号“吒耳朵”。
第四回 好景不常在
有了望后,荷汉更想让香儿和自己的孩子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拼劲儿十足。他在武钢谋得一份差事,但是离家很远。由于交通不便,他回来一趟会比较麻烦,费钱费时,为了省钱,腾出更多时间做工,他将一年半载都不能回家。香儿虽然舍不得丈夫出远门,但是为了生计,还是默默地应允了。
荷汉外出后,经常给家里寄奶粉,寄生活费,当然也寄信,他常常想念妻儿老小想到痛哭流涕。
香儿由于没念过书,每次念信都是找别人帮忙。
灾荒年至,人们食不果腹,有的地方甚至饿殍遍野。
荷汉那边工厂工资发不出来,他已经很久没有给老婆孩子寄钱寄物资了。香儿也没办法联系上他。香儿知道,目前经济形势不太好,可能丈夫是遇到困难了。于是,香儿自己想办法,他抱着孩子去田地里捡地主家落下的粮食和麦穗。捡回来煮粥给孩子充饥。日子苦不堪言。
科学家做过实验,当环境足够恶劣,如果食物匮乏,群居动物们会自相残杀。
那会儿粮荒,捡麦穗竞争也相当激烈。善良老实的香儿争不过别人,反被污蔑偷东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香儿被安上了骂名“小偷”后不堪其辱,她打算不予理会。可是话语传到荷汉那里完全变了味,自己的妻子被抹黑得没办法在当地立足。可荷汉苦于没领到工钱,没办法回家。他很认真地写了一封信,安慰了苦难中的妻儿:“香儿,望,汉今生有你们真的是万分幸运。遇到再多困难,我都能坚持扛住。 我扛下了所有,却唯独扛不下对你的思念。万般艰难困苦再忍忍,等我回来!”
香儿收到信后,请人来念信,然而,念信的人使了坏,故意把信的内容改得面目全非:“你个& %,给劳资滚!偷东西的事情你也干得出来!”
香儿听了这含脏量极高的信件,顿时痛哭流涕。她从来没有哭得这么伤心过。
曾经笑得多么开心,这会儿就哭得多难过。婆婆抢过信件,藏起来了。婆婆也不识字,也没有察觉到自己一家被念信的给欺骗了。
祸不单行,本来被信件羞辱后的香儿已经备受打击,他本来想哄望儿睡觉,谁料进房发现豆豆发病了,由于长期吃流食营养不良,加上太久没吃到米汤,她终于没抗住,永久地离开了。
现在她的精神寄托只有望了。
苦难中,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不能再失去这幼小的“唯一”了。可是希望在哪里?
每天都能收到长村有人离世的消息……
第五回 一个母亲的“长征”
眼看着那么多孩子因没有足够食物活活饿死,香儿知道没办法再忍下去,得想办法解决问题。
放眼看去,连田地里的草根,树皮都没得吃了。必须得离开这里,谋一条生路。
香儿和几个相同经历的妇女快刀斩乱麻做出决定——逃荒,带着孩子离开长村。大伙儿商量着大家不能集中出现在某一村庄,还是分散一点好一些,避免同时出现这么多饿鬼,村长拒收。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大家分头行动,往没有被“粮荒”波及的地方逃窜而去。听说往黄冈去有粮食吃,香儿决定逃往那边。
一路上她爬雪山,走草地,趟河流,吃野草,她似乎体会到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不易,她忽然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背完之后,她浑身充满力量,仿佛被祖先赋能了。他们饿了就吃野草树皮充饥,渴了就喝河流的清泉,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憩,鞋子破了,她就会用草现编一双立马穿上,继续上路。望儿特别独立自强,妈妈每次担心他走不动,提出要抱他他都拒绝。他对一切都感觉很新奇,在望的世界里,他们不是在逃难,而是在冒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财狼。
有一天到了一处荒山野岭,天黑下来了。可是离黄冈的村落还有一天的路程。望儿有些累了,脚像带着镣铐在地上拖,香儿十分心疼,往石洞处铺了一些材火,就让孩子就地躺下休息,并在旁边点了一些火把,驱赶黑夜的黑,驱散身体的寒,驱走心中的恐惧。香儿虽然也疲惫不堪,可是他不敢合眼,她怕在这荒山野岭,自己的孩子会被野兽叼走。望可能做噩梦了,突然哭哇着吵起来,香儿低声告诉他:“蛇不乱咬,虎不乱伤,望莫怕,妈妈保护你。”
不远处,不时可以听到财狗的叫声,望儿受到惊扰,端坐起来不打算睡了,静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香儿有些警觉,他听闻过财狗吃小孩的真人真事,她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在她身上。她立马拿起一根篝火,守护在望儿身旁,尽管两眼已经困得睁不开眼。旁边时而有野兔在跑窜。忽然,一只财狗正在追逐一只野兔,向他们逼近。野兔一溜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财狗像是发现了新猎物一般,放弃了追逐野兔,慢慢地朝香儿和望龇牙咧嘴地走来。香儿立马拿几根起火把朝财狗投掷过去,香儿投掷得真叫一个准,财狗引火烧身,吓得落荒而逃。
香儿继续准备好火把,避免野兽靠近……
第六回 希望
经过连夜的赶路,她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炊烟袅袅,星星灯火。他们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香儿带着望走到了一处村庄,香儿想:“先敬罗裳后敬人,进村之前一定要好好收拾打扮自己和孩子。”香儿告诉2岁的望,见人要懂得问好,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香儿戴上了她从来都舍不得戴的金耳环,那是母亲的遗物。穿上了,最高档的那套衣服。收拾了一下儿子。他们往村里走去。边走,她边对望打趣道:“你的头发已经长得可以扎起翘翘辫了。”儿子随手从路边采了一根草,真的给自己扎了一个小辫子,并唱到:“翘翘辫,翘上天,又卖果子又卖烟。”
很快这对母子就吸引了村民的注意。村民们三三两两讨论着“这女子十分贵气,戴着金耳环”、“这小孩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不停唱着各种动听的歌谣,笑嘻嘻地,十分可爱”,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请问这位贵夫人,你这是去哪里呢?”香儿想了想说:“我们家孩子头发太长了,我想找个店给他剃个头。”村民一听口音,说:“你这口音不是本地的啊?”
香儿说:“说来话长,一两句话说不完”,我先带孩子剃头发,再和你们慢慢道来。香儿面露难色地说:“如果有粥,最好可以给我孩子尝尝,接连的赶路,他太久没吃顿饱饭。”善良热心的村民明白了意思,马上给他们提供食物,并指了指村里理发技术最高的徐师傅家里,让他带孩子过去。谈好价格,理发师给望理起发来。
村民们都赶到徐家看热闹,一方面是香儿的口音让大伙儿觉得稀奇,一方面望儿口齿伶俐像说相声的,一段一段的歌谣脱口而出,特别逗,引发了大家的注意。
香儿说出了身世,如实交代了遥远的长村闹饥荒,村民们纷纷逃离谋求生路,自己离异带娃,逃荒至此。
村民们十分同情香儿的遭遇,村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香儿和望住进了一间腾出的房子,并捐赠了很多食物和工具供他们生活。香儿感激涕零。
第七回 登报寻亲
之前的“粮食关”大灾难影响太大,随着灾难的加深,荷汉寄出的东西都被打回,大概是邮寄系统瘫痪,交通系统也瘫痪。
荷汉终于赶到家了。还未到家,他就大声呼唤:“香儿,望,我回来了!”
“ 香儿走了,带着望走了。”
家人的话如晴天霹雳。
荷汉到处找了个遍,所有香儿可能去的地方他都找了,最后还是没有找到。
他失魂落魄,他歇斯底里,他悲痛欲绝,可终究改变不了什么。
他特别担心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母亲指责他不该写信骂人,苦难中帮不上忙也就算了,怎么还骂人。荷汉一脸懵,自己从来没有写信骂过人。
母亲顿时明白了所有,可是为时已晚。母亲拿出信件,让儿子自己读一遍。母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荷汉气不打一处来,说要找念信的算账,怎料那家伙半年前已经因病去世。
“我扛下了所有,唯独没有抗下对你的思念。”荷汉嘴里反复念叨着,期盼着老婆孩子能回到身边,大家一起过快乐的日子。然而,这份期盼,却成了永久的奢望。
荷汉心痛如刀绞。他看到小孩子都会想起望,他忍不住总是去陪伴哥哥的几个孩子们,找到父亲的感觉,填满内心的缺失。
曾经香儿和望就像至宝一样来到他身边,他还没来得及给与他们幸福,就突然联系不上了。荷汉跟疯了一样,性情变得异常暴躁。
荷汉失落地来到水库边,曾经他们在这里花前月下,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香儿怎么忍心说走就走,和他恩断义绝。
一年又一年,还是没有香儿和望的消息。荷汉的兄弟们都替他着急,从来没有放弃过帮他打听。
他每年都会在报纸上登报寻亲。希望奇迹发生。可是却杳无音讯。
第八回 美丽的误会
香儿和望在徐村非常受欢迎,徐村村民的热情善良总是让香儿感动不已。香儿感觉自己来到了世外桃源,决定在这里好好把孩子养大。
香儿的优秀,望的可爱大家有目共睹。很多人都争相上门提亲。香儿都拒绝了。
一天,她想明白了,如果荷汉真的理解她珍惜她定不会写信骂她。她的离开是正确的。离开长村,是出于对生的渴望。
徐村有个青年徐青手艺高明,品质优秀。然而,他的媳妇结婚8年未有孩子,后来生病离世了。徐青一直很喜欢香儿,也接纳他有个儿子,希望香儿能接纳他。香儿经过很久的观察,决定再次步入婚姻。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家经营得十分温馨,香儿又生了三个儿子,都很聪明伶俐。
她也彻底放下了过去,和徐青过着幸福快乐富足的生活。
香儿感谢徐村这片土地,是它给她和儿子带来了新生,带来了希望。
他也感谢徐青,他是一个好丈夫,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用心用力。
有一天,她和其他妇女一起喝茶聊天,突然一个人说:“香儿”和“望”这两个名字好眼熟,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说完他翻起了家里的旧报纸,说他关注到这几年每年报纸上都会有同一则寻人启事的新闻。走失的亲人小名就是“香儿”和“望”。香儿愣住了,问报纸上还说了什么。读报纸的人把登报的内容详细的说了一下。其中有详细解释道,荷汉没有写信骂人,是念信人使了坏。真实的信件内容是:“香儿,望,汉今生有你们真的是万分幸运。遇到再多困难,我都能坚持扛住。 我扛下了所有,却唯独扛不下对你的思念。万般艰难困苦再忍忍,等我回来!”
“ 我扛下了所有,却唯独扛不下对你的思念。”突来的惊喜让香儿难以接受,她有些不知所措。她大脑一片乱。她假借身体不适,说想回家休息一下。
原来当年是误会,原来荷汉没有骂我。可是来时路,已经回不去了!天意啊!
荷汉,对不住了!香儿痛哭流涕,在无人的地方不停地哽咽着。
香儿想着,不能再耽误荷汉,于是找人写信到长村,说自己和望都很好,当年如果不和其他逃难的同胞一起离开长村,自己和孩子可能也会饿死在那里。如今她已经重新建立了家庭,提6醒荷汉重新再找个合适的伴侣。并诚恳地道歉了。
荷汉收到来信后,心中虽万般苦楚,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后悔当初外出打工没有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留在长村受苦受难,如今却成了走失在人海的陌路人。但至少他们还活着,并且还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荷汉为他们祝福着。他决定重新组建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有人说 :“没有人不遗憾,只是有人不喊疼,后来晚风吹人醒,万事藏于心,何以言,与谁言。 ”
有人道:“ 月有缺,人有憾,心心念念终是空,夜幕与晚风凄凄又哀哀。”
有人叹: “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落日与晚风朝朝又暮暮。”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愿许秋风知我意,散我心中意难平,那就祝相逢的人不会走散,走散的人 再也不相逢!”
“人世间最好的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最好的感情不是相处,而是默默陪伴,最好的陪伴是你在,我在,一直都在。”荷汉自言自语道。
在诗词歌赋里他找到了新生,他也彻底放下了。
第九回 30年后
望一直有个梦想,他梦想有一天能回到长村,找到自己的父亲。
30年后,望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老婆贤惠,三个孩子也伶俐可爱。他鼓足了勇气,重拾旧时梦想,回到了长村。
大家见了望,都无比的欣喜。大家还记得他离开时的可爱模样。“天生的相声演员”——望一开口和大家打招呼,就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大家看了他,都齐呼:“吒耳朵,这么多年你的个性一点都没变啊”一句熟悉的“吒耳朵”,那么亲切,仿佛望从来没有离开过。
大家齐聚一堂,细数着过往,讲述着当年饥荒之年,哪些人不幸遇难,哪些人不得已背井离乡踏上了逃亡之路,杳无音讯。
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荷汉,然而父亲已经有自己的家庭,他不好多打扰,看到父亲泛泪的眼光,望心中难免难受,所以望感觉自己是个孤儿,他只有老婆,孩子是最亲的。于是,他看望了父亲,带着祝福,就马上回到了自己的小家。
望非常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父亲能理解母亲,没有责怪,拿的起,放的下,是个大丈夫!感谢母亲,虽为女性,但是敢于和命运作斗争,为了生存,不惜背井离乡踏雪山,过草地,斗野兽……
感恩父母,感恩现在的美好生活!
经历那么多,望更加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