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炎的头像

叶炎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11/08
分享

赶时髦

前些日子的同学聚会,老段掏出手机要建微信群。看着他笨拙地对着二维码比划,我忽然想起半个世纪前,正是他第一个穿上喇叭裤,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收获了众多少女的目光。如今那双曾拨弄吉他的手,却在智能屏幕前显得无所适从。这让我顿悟:赶时髦这件事,原来是一辈子的约定。

退休之初,我也曾失落过。直到某天看见隔壁的老章,六十好几了还天天在“今日头条”上发一两篇小文,蹭点流量。他推推老花镜说:“脑子像齿轮,不转就要生锈的。”受他启发,我报名了老年大学的智能手机班。第一堂课,四十几位老人围着讲师,像小学生般认真记笔记。从开机到微信视频,从线上挂号到扫码乘车,每学会一个新功能,都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门。现在我是“机”不离手,用手机购物、导航、翻译、点外卖、查资料、写文章、发抖音,偶尔还能帮老伙伴们解决点技术难题。孩子说:“老爷子现在也学会了赶时髦”。

学习之外,赶时髦更是对生活的重新热爱。同事老车退休后迷上了摄影,整天背着单反在公园里转悠,最近还学会了用无人机航拍。起初他连快门找不到,现在已是社区里有名的摄影大师,他的作品挂满了老年活动中心的墙壁,每一张都记录着时光的美好。他说:“透过取景框看世界,连落叶都变得诗意。”

“赶时髦”就是“穷讲究”。我特别佩服程大姐,刚过七十岁的她,每天晨练都要化淡妆、配丝巾。她说:“人老了,总要对自己美一点,寻点情绪价值”。受她影响,我把压箱底的西服翻出来熨烫一下,偶尔参加“外事”(外出办事)活动,也打扮得人模人样的,当阳光洒在脸上,看着大家欣赏的目光,我突然明白:优雅地老去,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当然,赶时髦不全是风花雪月。老渠前年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医生建议他多动脑。他开始学习下棋、玩数独,最近竟迷上了背古诗。现在他不仅能背诵上百首诗词,连说话都文绉绉的。他说:“赶时髦就是为了在有限的余生里,还能当一个兴致勃勃的看客,一个乐在其中的参与者”。

如今在社区里,随处可见赶时髦的老人:晨练时用耳机听新闻的,菜市场熟练扫码的,出门网约车的,图书馆查阅电子书的......这些银发身影与时代同行的姿态,构成了都市里最动人的风景。

那日在笔记本电脑上整理照片,发现近年旅游时拍的视频里,我正用自拍杆与洛基山脉的冰川合影。镜头里的笑容,竟与二十年前在黄山迎客松前一般灿烂。原来,人到了一定年龄,活的已经不是日子,而是岁月沉淀后的淡然心境。只要心还年轻,时光便永远不老。赶时髦就是用最鲜活的方式,书写生命年华里的第二个春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