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良军的头像

蔡良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1
分享

云绕横岗山

乙巳蛇年端午的雨是蘸饱了墨水的狼毫,在黄州这块天空的云层里连续尽情地泼墨挥毫了两日,直到第三天凌晨才肯收住。这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抬头发现云层已将墨汁洗净,露出灰白色的衣襟。然后,我又探头向下,看到潦水无意在地上缠绵,早已不见踪迹,只有小区花坛里的花草的绿意更浓。天气预报非常准确,因为我们昨天晚上在雨还没有停时,就决定去看看雨后的横岗山。

横岗山在湖北武穴市东北部,与黄梅县、蕲春县交界,山顶有一座武穴、黄梅、蕲春三地共建的寺庙。另外,传说吴承恩在此写就《西游记》。我熟悉去横岗上的路线,在2016年去过一趟,那时的横岗山正在大兴土木建庙宇。此外,我从黄梅到黄州走柳界公路时,要从上横岗山的那个路口过。儿子在导航地图上找了一条更快更好走的路,就是大别山旅游公路,全程不走高速,需要1个小时40分钟时间。

我开着车子,悠然地行驶在大别山旅游公路上,开着车窗。我们欣赏着山林雨后的苍翠,望着远处愈发清新的山岚,看见山顶还戴着云帽子,像是怕晒的老汉。我们自由地吹着雨后凉爽的薄风,呼吸着山里雨后新鲜的空气。每次呼吸都觉得非常奢侈,我们就喜欢这么任性地干这个活儿。

“横岗山!”儿子示意我跑过头了。原来,旁边有一条岔路,岔路中耸立着一个门楼,上面写着“横岗山”三个大字。我连忙停车,并调转了车头。但我看了一下导航,显示还有10多分钟的路程。再看地图,原来这是蕲春县境内,蕲春也有一条通往横岗山的路。最后,我们还是按原计划,从武穴那条路上山。

上午10点半钟,我把车停在停车场。横岗山第一道山门没有任何标识,中间大路由铁栅栏把守,两边侧门只能人行和摩托车通过。面对这种情况,横岗山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景区还没有对外开放。

我们步行上山。半山腰以下还是浸着微蓝的天光,越往上走,越像是走进了朦胧的世界里,只见那雾气如牛乳般自山间泻下,先是丝丝缕缕,继而滚滚滔滔,终至将山路吞没,模糊了我的视线,又把山路融成了断续的虚线,偶尔有一个枝条戳破这个纱帐,让雾气在叶脉间流转,青翠的叶片上缀满了银珠,垂到我手边时便倏地沁出凉意来。在路边,我看见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挣脱草丛的束缚,正在雾气中盈盈地开着,浓雾迷蒙,花影轮廓模糊,只显出淡淡的紫色,花形影影绰绰如虚影。

我的视觉虽然被浓雾包围了,但其他感官却愈发澄明,只听得山坳里有“淅淅”响声,以为是山中降起了阵雨,疑似雨打草叶声,欲想找个地方避雨,走近才知道这是溪水在低声吟唱。在山路上还能听到有人在对话,那声音被浓雾滤去了棱角,变得捉摸不定,不知道对话之人身在何处,也不知道他们是上山还是下山,只余下他们几声嬉笑在雾气中回荡,随即也被吞噬了。我如同一个盲者,摸索于混沌之中,雾色深重得令人窒息,前路茫茫,只凭脚下的路在弯弯曲曲地引导,方知自己仍在跋涉。

来横岗山的游客不多,我一家4人,还有刚刚被我甩在身后的4人。路边时时出现简易商店,卷闸门紧闭,在浓雾中沉默不语,十分孤独。路边经常有被雨水浸泡后,从山体塌方下来的泥土,有的是石块。虽然有些地方用巨大的铁网防护着,有的地方用水泥加固着,但总能看到塌方之处,看来横岗山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还很艰巨。当然,路边有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这说明当地正在用心治理。

这雾不是常见的轻薄模样,而是浓稠的,粘滞的。在游客转乘点,大理石雕砌的山门被浓雾蒙上了一层纱缦,“横岗山”三个大字在雾中若隐若现,需要定睛仔细辨认才能看得清,宛若浸泡在一锅煮沸的米汤里。山门旁有几棵高大的柏树在蒸腾的雾气中,如同在仙境一般,它们湿漉漉地站在这里,独享超脱世俗的清静。山门后面还是浓雾,白茫茫的一片,三五步之外便不可辨物,没有人踪,只有让人瘆得慌的寂静,似乎里面就是一种未知的领域。

山门旁的凉亭里有一对情侣,他们眼神空洞地望着山门。我看了他们一眼便走进山门,一头扎进雾中。走了几步,发现他们也紧跟着我们进了山门。原来,他们对浓雾后的山门有探知的欲望,却少了迈步的勇气,与众人同行,他们的胆气自然壮了几分。

越过山门,我便觉得那雾气竟然有几分重量,压在肩头,沁入衣衫。我伸出手来,五指被雾气裹着,如同戴了一层半透明的蚕丝手套。水泥路面被雾气所凝结,上面的苔藓变得松软,踩上去有些滑腻,需要脚踏实地才行。

山门后有几家商店,仿佛被这雾扼住了咽喉,一片失语的死寂,歇业了。再往前走几步就是一座供奉财神的宫殿,宫殿檐角在雾中翘起,大门敞开,里面有香火在告诉我们:山上人气不多,山中佛事正旺。

山上的寺院还在建设,我2016年来的时候,这些地方还是框架,如今形成了规模,但还未完工。我走进了如同迷宫一样的寺院,看到有僧人、信众和施工人员在吃午饭。便走进食堂,讨吃斋饭,主事欣然同意,告诉我们自己动手盛饭添菜。我原来在五祖寺吃过斋饭,当时在斋堂内找位置坐好,等着斋堂工作人员盛饭添菜。吃斋饭有个讲究,不能有剩饭剩菜,即使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也要捡拾起来吃下去。有禅语:“吃尽碗中一粒米,恒河沙劫福不尽;若留半口残羹在,功德林中漏深坑。“我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无需禅悟的教诲,也懂得珍惜和敬畏,家中的剩饭剩菜基本上被我塞入腹中,导致胃部时有不适。在家里过于饱食,其实是不明智的行为。今天的斋饭有三个菜:土豆、包菜、地瓜。我吃了两碗饭,第一碗饭添的是土豆,第二碗饭添的是地瓜。虽然这饭菜不及五祖寺的标准,也不及家中的味道,但食堂的师傅们很热情,他们善待众生。儿子先吃完,我建议他按每人10元的标准付斋饭费用。儿子付了50元,多付了10元。斋饭是自行付费,寺院不强求收取,给多给少都由众生自愿。如果多给了,是众生对禅堂的顶礼膜拜。如果众生生活困难未给,寺院也不会有意见,寺院的主要目的就是普渡众生。

吃罢斋饭,我双手合十,躬身致谢,向师傅们告辞。然后,继续往上爬山。我对2016年上山的印象模模糊糊,现在看到山中的寺院众多,规模庞大,有些正在建设之中。面对这些寺院,使我本就模糊的印象更涂了一层模糊,如同浓雾一样混沌起来。

重雾沉沉,盘踞在山峰上,如一张湿透了的巨幅灰幔垂落下来,严严实实地罩着这座山峰。有两个施工人员站在悬崖旁,操纵着索道开关,一辆小推车在索道上拔开雾障,一路吱吱扭扭地摇晃着过来了。这是从悬崖下面的施工材料场地里运来的水泥和沙子,我上山时从那个材料场经过。我站着看了一下,小推车移动得极其缓慢,仿佛在黏稠的雾浆中艰难行走,钢缆绷紧时低沉的嗡鸣声,以及齿轮咬合、链条拖拽的钝响,重重地击穿浓雾,坠落于悬崖的深渊里。纵然浓雾如海,吞没万形,施工人员却偏要在这不可见中,不惧工程浩大,长年累月地锚定坐标,咬住悬崖,以钢铁为筋骨,以水泥砖块为血肉,在这虚空的山顶浇筑出一座座看得见摸得着的庙宇来。

一路攀登,终于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时分,虽然山顶的雾气渐薄,却又不肯全散,只是由浓白转为淡青,依然缠绕不去。这时的阳光毫无力气,刚刚穿透云层,又被雾气打湿了,看样子很疲惫不堪,因为我站在山顶上,感觉到天光比之前亮堂多了,但脚下不远处的雾还是宣纸的底色。

一路讯问,终于看到黄梅捐资修建的庙宇。起初问了僧人,也问了尼姑,他们都不知道哪座庙是蕲春、黄梅、武穴共同修建的。是在山顶的玉皇殿旁找人询问时,从里面出来了游客,指着玉皇殿说:“这就是黄梅殿。我刚从里面出来,里面有标识牌。”哦,这玉皇殿就是横岗山浓雾中的琼楼玉宇。

下山时,我们不是原路返回,我很自信地在前面带路,因为这条路还是有点印象。从云盖寺旁边路过后,下山的路均是青石条铺就的台阶,路上偶尔遇到三两游客上山。越往下走,寺庙越多,我之前对这些寺庙没有印象,这也是我从未走过的路。

我们出了景区大门,走在山路上,儿子发现不对,这不是我们来时走过的路,他连忙打开导航,车子距我们非常远。我们又返回景区问路,大门口的工作人员告知,这条路是蕲春方向。原来我们是从武穴方向上,从蕲春方向下,难怪我对下山的路没有一点印象,2016年没有来蕲春这边。我问工作人员:是不是从云盖寺旁边横穿过去。工作人员点头称是。

我认为返回云盖寺时间不长,马上就可以回归正轨了。儿子率先往回走,在前面探路。我很快就走到那个寺庙门口,结果这不是云盖寺,而且门口也没有路。我以为的并不是我以为的。我们继续返回往上爬,寻找云盖寺。我们的体力全都透支了,如果不折腾,运动量刚刚到位。我们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多次休息,以图快速恢复体力。

在路上,看到了有施工人员,我便上前问路,他们是从蕲春方向上山,对武穴方向一无所知。我终于走到云盖寺门前,在寺门口问路,寺内僧人不清楚哪条路通向武穴方向,但他指出路边有一条小径横穿而过,有很多人从这条小径路过。

我道谢后,立即在路旁寻找那条小径。终于找到了小径,横穿过去,就来到了武穴这边。这边我们刚刚走过,那两个操作索道运输建筑材料的工作还在心碌。我立即打电话儿子,他没有问路,而是直接上了山顶,再从山顶往回下山。我又打电话妻子,她和儿媳在一起。我穿过这条小径后,才想起来,在2016年那次就是穿过这条小径的。这条小径贴着斜坡,且有杂草掩护,很难发现这有一条路。

我们虽然没有从蕲春方向上山,但一样欣赏到了蕲春的风景,虽然很累,但也很满意地下山。不过,我在沿途没有看到关于吴承恩的故事,也没有看到关于《西游记》的痕迹,整个横岗山就是寺庙的集群地。

回望横岗山,山顶的雾气还未消散,我们快步把山顶上的雾抛弃了,与山腰清朗的世界融在一起。山腰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气味扑面而来,路边的花草看得分外清晰,叶片上、花瓣上附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使红的更红、黄的更黄、紫的更紫、绿的更绿,都像在妖娆地争艳,似乎是谁也不想让着谁。我的视野也开阔起来,远处的山廓现出青黛色,山下的山路、峡谷、水库、村落看得分明。被雨水洗过后的山川原是天地写就的青绿长卷,而这场雨不过是神笔轻蘸的墨香而已。

横岗山景区目前如置身云雾中,工程建设还未完工,暂未对外开放,万众期待其真实面目之时。

                                                                            2026.06.1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