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光顺的头像

何光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30
分享

记忆深处是故乡

                                         记忆深处是故乡

少年时踩着母亲的肩离开家门是外出。伏在母亲的背上,穿过田间小路,左转、右转、上坡、下坡,再右转、左转、下坡、上坡,朦朦胧胧中就熟睡了。待父母从背上放下来时已经到达集镇所在地,焦急等待一些时间,挤上班车,离开家乡;青年时捏着母亲的心离开家门是求学、求生。打着行李,背上背包,把父母给的钱塞进背包最里层,拉上拉丝,反复确认安全后,徒步到集镇所在地,搭上中巴,告别家乡,这一走或许就是一辈子,跨越几十或上百年;老年后依然恋恋不舍离开家门是无奈。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乡里的固守家乡,乡外的盼回故乡。

不管走了多远都想回乡看看,参天大树没了根也得死亡。每逢节假日,带着妻子和儿时的快乐,到车站排队买了车票,颠簸几个小时后,感受家乡的亲切,接受父母的温暖。

直到有一天,高速公路从家门口通过,自己也拥有了轿车,回趟家乡只要两个小时。可是,家门关闭,庭院冷清,家乡变得模糊。父母在,家才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和清明总是要回乡的!雷打不动的规矩,浸入心灵深处。自己不再年轻后,感觉春节上坟、清明挂青名义上给亲人做的事,也是为自己做,非常踏实和欣慰。大年初一早饭后,一家人备好香纸、蜡烛和鞭炮就往坟山赶。同行的孩子争着列前,生怕掉队就是不忠孝,其实谁都不认识睡在土堆里的人。挂青很随意,一些地方只带白纸,有的地方除了白纸,一样备好香纸、蜡烛和鞭炮。挂青总在清明前,要是忙不来,清明后四五天也不是问题,有句俗话:“前五天,后五天,懒汉还有十天。”

上坟也好,挂青也罢,都是祭祖,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追思。当然也有做给世人看的味道,要是坟上没有烟火、看不到白纸,外人会觉得这家断后了。有道是“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

大河边,顾名思义就是大河岸边。这是我的故乡,依山傍水。尽管默默无闻,却以独有的姿态,山水相连,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时间回到三十年前,在有粮食吃就是幸福的岁月里,大河边人不愁找不到媳妇。用大伙的话说,大河边水源充足,人们相处和睦,乡风文明,谁家姑娘都愿嫁!是呀,一个不足三百人的村寨,拥有两座水库,一座处在山顶,可以从头灌水到脚;另一座是地下水库,洞门口还有大厅,是乘凉的好去处。抑或是遇到严重干旱,水库断流了,还可以从大河抽水补灌,旱涝保收。

最重要的是,当地干部能力不差,制定的村规民约周全严密,连清除土坎的杂草都规定只能用镰刀割,不能用锄头铲,避免破坏边界后发生纠纷;干部们明白村寨人囗密集,每天柴火需求量大,如果乱砍乱伐,不出几年森林就毁了,就限制进山砍伐的时间,规定赶场头一天是村民进山采柴的时间,其它时间进山采柴罚款一百,决不姑息!还专门组建违规处理组。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曾私自进山砍柴被护林员抓获。老人是队长的亲戚,调解组觉得老人因为耳力差犯错可以凉解,希望免于处罚。队长不同意,老人耳力差、年龄大是实,可家人有监护责任,必须要罚!枪打出头鸟,否则村规民约就成摆设。

社会治安混乱的那些年,赶场天集镇上打驾是家常便饭,但很少有人得罪大河边人,一次例外是外地一小混混不小心调戏到大河边姑娘,被大河边人知晓后,一传十,十传百聚集了百多人,把小混混打得鼻青脸肿,要不是政府干部赶到,可能会出人命。小混混不服气,在社会上纠集了两车人,放话下一场重新打过。队长也不示弱,专门召开了群众会,统一思想,严密分工,甚至细致到哪个巷子由哪几人把住,安排专人盯住街联的人家,谁敢帮对方,就放火。风声传到县政府,公安部门大清早就在路途设卡,阻断了对方来路,才避免一场灾难。

大河边依山傍水,娄山关山脉孕育的大山雄伟而坚挺。祖先把家安置在山腰平缓地带,像是人体的五脏六腑部位,生命器官的聚集点。耕地分布在村寨周围,相对集中,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活得劳累却很充实、安逸。

大河边不缺奇观,大自然很恩赐,可惜地处偏僻没有开发利用,要是在城郊早就是旅游热点了。就说老林口溶洞,洞口是一个大厅,高十米许,面积三百平米。集体的时候,我记得每年夏天很多群众大会都放在这儿召开,大厅边缘有泉水从石缝浸出,口渴时靠近水源张开嘴直接让泉水注入体内。大厅往里走十米,有一瓶颈,弯腰侧身才能通过,再往前走就无光照,借助灯光才能前行。洞内靠近洞壁地势高、中央是水潭,洞顶偶尔有石乳。我没勇气往深处走,也很少有人走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水利部门把瓶颈处封闭,配置上闸阀,就变成地下水库。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水库能蓄多少水,档案里记载八万多立方米,村民只知道厰开闸门放水,四天可以放干。当初蓄水后,溶洞到处渗漏,汩汩泉水从石缝喷射而出,可壮观啦!只好放干库水再作防渗处理。

沿着村寨后面的崎岖小道爬过百米是连绵千多亩的森林。在以木柴取火的岁月,全寨的生活燃料和建房所需的木料都靠它供给,到后来很难找到成片的柴火和大树啦。随着交通道路普及,电力的发达,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很少有人上山砍伐了,原来的荒地慢慢就变成茂密的树林,进山的路也铺面杂草,而且不小心能看见三五成群的野猪。一棵棵被积雪压倒的松树,大的直径可达一尺,能满足一间木屋的楼板用料,以前可值千元,现在却腐烂在林里,无人问津。

要是夏天进山,找块铺满松叶的空地躺下,感受阳光下的凉风,泌人心脾。虽然有蚂仪或蚊子骚扰,亲密大自然的温柔,谛听树木间的切切私语,是一种幸福。也许是我性格孤僻,身处森林随心所欲,心情不好时尽情发泄,没有顾虑,无人知晓。

箱子岩垮了,到底是哪个时候的事我问过故乡的人,他们也说不出具体日期。他们不在意,我倒很在乎!似乎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它是由两块巨石重叠而生,每块石头长、宽、高尺寸略等,六尺有余,孤独耸立在乱石丛中,呈方形,像两口重叠的箱子,祖先就把这地方叫箱子岩。少年时常在周边放牛,也企图爬上箱子岩,四周笔直无法攀登。

箱子岩从诞生到毁灭没多少人关注。要是以前,垮塌的石头可以做成房子基石或者院子前的观光台什么的,现手拈来少费工时。如今,垮塌的石头侵占了耕地,主人多些怨言。

我没找到有关箱子岩的传奇,仍然认为它是一道风景。尽管后方十米处的营盘险峻、宽阔,当年白号军英勇作战的画卷残留的战壕,千疮百孔;百米外的关刀岩更有一段段传奇的故事扣人心弦。

丛林遮盖了小草的光芒,却改变不了小草的属性。

箱子是故乡人收集物品的家什,多用来放置衣服和值钱的东西,包括货币,然后上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箱子,多则四五口。姑娘出嫁时箱子是少不了的嫁妆,楠木做的箱子最珍贵,装东酉不发霉,还有香味,大户人家少不了。我觉得箱子岩的美不完全在于它逼真和乱石丛中的出人头地,更给人一种严谨、富有和踏实的感觉。

从山脉走向来看,营盘与关刀岩的前壁很久以前是相连的,刀劈的一样笔挺、险峻,高三十多米,岩石裸露。可能是地壳运动,前壁在两者间断裂,形成一段缓坡供人们上下山。所谓关刀岩,就是悬壁前突出一墩岩石,像一把尖刀,最宽处丈许,是刀的腹部,岩石厚度均匀,不足一米。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一河之隔的城头盖是白号军与清军作战的主战场。为牵制清军,白号军在这儿也安营扎寨,开辟了又一个战场。敌军要进攻营盘,先得强渡横跨在前面的六池河,再沿关山岩与营盘间的缓坡爬上,这是唯一的道路!白号军居高临下等候着,一批又一批清军倒在了爬坡途中。

关刀立在悬崖前,容易使人联想起关羽在长坂坡,手执大刀站在路中央,对着来敌高吼:关爷爷在此,拿命来!地质构造的巧合,关刀岩对面那座山叫白虎岩,从这边看过去,首部像虎头,对眼下的村寨虎视耽耽!关刀岩刀锋正对白虎岩的腰部,塌陷出一个缺口。村民相传几百年前,河对面一头白虎下山入寨寻食,被关刀发现,猛力一刀就把白虎砍死,才制止了一场灾难。后来白虎化作一座山,名叫白虎岩。

有关刀岩锋芒毕露,傲然坐阵,给了故乡人平安吉祥、安居乐业。

我喜欢吃母亲腌制的酸菜,这种味道一直伴我长大,百吃不厌。当然,最喜欢的是酸骨头。记得小时候生活还艰难,年底杀的年猪肉除了卖大半,剩下的要精打细算管一年,母亲就把猪骨头做成酸的,有客人到访,从陶瓷罐里掏出一碗,连同饭放到甄子里蒸熟,要么直接吃,要么再用猪油炒,不管方法都好吃。

河水涨后,村里的男人都朝河边按,打鱼和捞柴两不误。要是河水猛涨,还有人捞到木料。大人捞着木料,全家人都高兴。那时我还小,没考虑那些木料的来源,长大后才明白,下暴雨冲毁了上游的木房,木料被洪水带到下游,本来是痛心的事,不值得高兴,很后悔当初的行为。父亲每天起床早,要是晚上下过雨,他都会走到院子右角观察河水情况,如果涨水,他是最先下河的人,也用自己编的竹耙打鱼。鱼带回家后就是母亲的事了。母亲分门别类,半斤以上的鱼要么出售,要么自家煮鱼汤,半两到半斤的鱼就加工成酸鱼,半两以下的晒干后,油炸下酒。

离家外出工作前,她把腌制酸菜的要点给了我,就是把切好的蔬菜凉干后装进陶瓷罐,倒立在盛上水的陶瓷碗中。夏天气温高,勤换水,最好一天一次,冬天可以推后两天,否则菜就走味。就像腌制酸菜一样,母亲也提醒我记得多多走走亲戚,疏远久了亲戚也会走味。

走味的不仅仅是亲戚。父母离世后,我感觉故乡也在慢慢走味。比如,回到村寨,多了很多陌生人,少了很多问候,原来的木房消失,冒出很多平房。分家时,父母分给我的两间木屋,因为无人管理,屋面漏雨打湿楼板后已经腐烂,无法住人;院子里的杂草也长进屋里了。母亲当年请人搭建的厨房早已垮塌,只剩下破旧不堪的灶头,根本品不到当年的味道。就算回一趟故乡,不留宿就是过客,想留宿还得寄人檐下。不管认可与否,实际上我早已失去主人的身份。

曾经村里有人建议我把老屋处理掉,我没接受。这是父母的遗产,更是我的根和魂!相反,我要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当我静下心来细读这些关于故乡的文字,平淡乏味,远不如回一趟故乡踏实。

人物可朽,故乡永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