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一说到“食”,就离不开烹饪食物的“锅”,从锅的材质来看,有石锅、陶锅、砂锅、青铜锅、铁锅、铜锅、铝锅、锑锅、不锈钢锅等,从形状来看,有鼎锅、尖底锅、平底锅、坦锅等,从功能来看有炒锅、饭锅、煲汤锅、高压锅等,从加热的方式来看,有柴锅、气锅、电锅等。
曾看过一个段子:有些不良商人忽悠老年人,说是有一种有着无穷养生魔力的新式锅具:Fe锅。Fe者,铁也。Fe是铁元素的化学符号,Fe锅实际上就是普普通通的铁锅而已。
青铜鼎锅
有一种用青铜制成的鼎锅,初时是用来烧菜炖汤的,周天子九鼎,天子以下递减,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士的鼎,已经是仿制品了,无非是长得像鼎的陶鬲、陶釜等。“钟鸣鼎食”中的“鼎”就是用的它的本意。后来这“鼎”就成为了一种权力象征,像“问鼎中原”“定鼎中原”“鼎足三分”等词语中的“鼎”就是这个意思。而“一言九鼎”中的“鼎”用的就是它的引伸义了。
比较有名的比如曾上过中学课本的“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或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还有口“大克鼎”,身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其造型雄伟厚重,器壁厚实,给人以庄重、沉稳之感。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它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问鼎,“鼎”是皇权的象征,这“鼎”不是谁都可以“问”的。这“鼎”也不是谁都可以举的。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嬴荡,他身高体壮,崇尚武力,喜好和别人比较力气。公元前307年,他与孟说比赛举鼎,结果在举鼎时大鼎落在身上,当晚气绝而亡。要不然也就没他的异母弟弟秦昭襄王嬴稷什么事了,所有的历史都将改写。
鼎不能乱举,锅也不能乱用。
笔者就曾因乱用锅而戳了个大笨。有一天中午,电热陶瓷锅内炖的猪蹄汤没吃完,想到晚上加热就可吃,也就没舀出来。谁知做晚饭时临时停电,想到炖汤的是陶瓷锅,就直接将锅放到燃气灶上加热,不久就锅裂汤洒,还好未造成其他方面的损伤。
煮人肉的锅
锅,一般情况下是用来烹饪饭菜的,是用来蒸煮烹炸煎炒鸡鸭鱼猪羊牛等禽鱼畜肉,但偶尔也用来蒸煮人肉。
一个是“分一杯羹”的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为了迫使刘邦投降,便抓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作为人质,并扬言如果刘邦不投降,就把他的父亲杀了炖成肉羹吃。刘邦得知此事后,却以一种看似云淡风轻的态度回应道:“我与项羽,情同手足,吾父即汝父,若烹之,则幸分我一杯羹。”
还有一个是“请君入瓮”的故事。周兴和来俊臣两人都是武周时期的酷吏,周兴和丘神绩合伙谋反,武则天让来俊臣来审讯周兴,来俊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来俊臣于是就派人找来一个大瓮,照周兴说的方法四周烧起熊熊大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吓得赶紧叩头认罪。
火锅
火锅,锅需要火,这不是废话吗?不论是烧柴、烧煤、烧油、烧气还是烧电、烧太阳,锅都需要加热。
火锅,是一种烹调方式,曾是川渝之地的著名美食之一,现已发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甚至可以是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火锅。
火锅的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种类也很多:麻辣火锅、鸳鸯火锅、清汤肉锅,食材也很丰富,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主食等,可以说是凡菜皆可烫。
现在的火锅,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早已成为一种餐饮文化。
一串阶梯状的熬糖锅
位于沱江边的老家盛产甘蔗。每当甘蔗收获的季节,糖房那高大的烟囱上终日挂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似的浓烟,空气中也弥漫着浓浓的蔗糖香。
糖房中的熬糖的锅中也整日“咕咕”地冒着汽泡,糖香扑鼻。那8、9口锅像糖葫芦串一样,由低到高成阶梯状排列,最低那口锅也是烧煤的灶口,最高那口锅紧靠烟囱。甘蔗在压榨机的作用下挤出甘蔗汁,工作人员将甘蔗汁倒入最低那口锅中,烧开熬煮一段时间后翻往高一点的锅中,依次上翻,等到了最后一口锅时,已由最初的糖汁而糖浠而糖糊变成最终的粘稠糖饼,出锅后就再装入特制的长方形的木箱中定型,放置一段时间后就是上市时的长方体的蔗糖了,我们也叫黄糖或红糖。
童年的记忆中,我们常常跑糖房去玩,一是可以捡食路边或是蔗渣边的丢弃的断节甘蔗,更主要的是去围着锅边,那些熬糖的师傅偶尔也会刮下锅沿边快烧焦的糖给我们这些饥肠辘辘“想吃油渣围到锅边转”的小娃儿。我们当时叫它“绵糖”,又绵又甜又香,那焦糊味可忽略不计。
重阳敬老的特大羊肉汤锅
在有着成都市后花园的花园水城金堂的梨花沟景区酒香山寨,有一口直径达8米的大铁锅,大灶周围共有18个灶门。
每年重阳敬老节,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这里都要举办“大地之魂种酒文化节”,这天也是敬老爱老的节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千人羊肉汤锅宴”将提前点燃节日的烟火,精选的99头黑山羊,将在老师傅们的精心烹制下,成为一锅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羊肉汤。本地60周岁以上的居民也将与远道而来的游客齐聚一堂,共享这难得的味觉盛宴,而汤锅的香气随风飘散,弥漫在整个梨花沟,也终会成为了这个秋天最温馨的记忆。
热海大滚锅
在云南西部的腾冲县城附近有一片天然的地热温泉奇观,这些温泉实际上是火山遗迹形成的,明代徐霞客曾在书中对这些做了详细记载。在这里,汽泉、温泉群多达有 80 多处,温泉的水温高达90 ℃以上,犹如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滚锅,最大的滚锅在山顶,是一个直径为3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
游客只要在地下挖一个小坑,把盛有大米和菜食的饭盒置于坑中,不到半小时饭菜就熟了。当地百姓还利用泉边的出气孔,垫上稻草,蒸红薯、土豆,并在“大滚锅”温泉里煮鸡蛋,立等可食。
这些汽泉、温泉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病症。如今,人们已在这一带建盖了带疗养功效的度假酒店“美女池酒店”,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来到这里,既可以观赏一下地热奇观,还可以泡泡温泉澡,吃个温泉煮鸡蛋,进行一次奇特的“拔温泉水罐”治疗,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乡野的露天锅
以前的乡村,有些房前屋后或是房顶有一个锅状的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锅内还支一个支架,支架顶端有一根辫子,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锅盖天线”,这是当时乡村常用的电视信号接收器,现在许多地方早已弃用了。
在贵州的大山上,还有一口大锅,它的直径达到500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天眼,主反射面的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大小。
背锅
以前交通不便,运输工具也不先进,人们在街上买了新铁锅,就用绳子、竹片或是木条绑好,背在背上背回家。笔者就曾在小时候赶场时见过这种情形。
以前行军打仗炊事班的战士也是要背锅的。电视剧《亮剑》中有个情节:李云龙不听从上级指挥,虽然打了大胜仗,但旅长还是要遵从上级命令,对他进行处罚,罚他到饮事班背锅——当伙夫,当即叫饮事班长来领人,班长见是大名鼎鼎的李团长,赶紧推辞。李云龙也深知旅长的脾性,也嬉皮笑脸地对旅长说:“我才不会为你背锅,要背锅也要回独立团背。”这里也就包含了“背锅”的另一层含意了“背过”,“锅”是“过”的谐音。
说到这个“背锅”,话题就多了。影视剧中、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小弟为大哥、下级为上级背锅的。有的好人有好报,成就了大哥和上级,自己也因祸得福成了“背锅侠”,但也有许多遇到不良“甩锅”者,而最终导致鸡飞蛋打、人财两空的。
现实生活中也时时上演这种“甩锅”“背锅”的悲喜剧甚至是闹剧。
锅的俗语
现在晓得锅儿是铁打的。
暗示因懒惰或错误决策导致的困境,比喻生活艰难或事情的真实性。这句话也劝诫人们:强调不听劝告后的必然后果,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实例。
吃大锅饭。
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不管干得如何,报酬、待遇都一样。这样的分配方式容易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吃大锅饭”也指人民公社大食堂时代。
开小灶。
开小灶原指集体伙食中另外安排高标准的伙食,也比喻提供超出一般的优越待遇或条件。平常以此引申为给某人特殊关照。比如老师给学生单独辅导,教练对个别学员专门指导。
想吃油渣围到锅边转。
形象地说出了对某些事情的好奇、向往,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心心念念的。反之有一句“不想吃油渣就不要围到锅边转”,这是句玩笑成分的调侃,意在表达“如果不喜欢某样东西,就不要靠近它”,如果靠近了,有可能被其所伤。
隔锅香。
通常指的是自己家的饭菜总觉得不如别人家的饭菜香。这种情况在小孩子中尤为常见,他们往往觉得别人家的食物更加美味,即便那家的饭菜可能并不比自己家的好。引申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或情况比自己的要好。比如,有些人会觉得外地的风景总是比家乡的美丽,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不如别人家的,这就是一种“隔锅香”的心态。总的来说,“隔锅香”反映了一种人们总是向往和羡慕别人所拥有的心理,但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要盲目追求别人的一切。不要盲目地崇洋媚外,不要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砸锅卖铁。
意思是倾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比喻不惜牺牲、尽其所有的决心或行为。指为了达成某个目标(如筹集资金、实现承诺等),愿意付出全部家当甚至牺牲基本生活保障。
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得到他人的帮助或利益之后,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恩将仇报,对恩人造成伤害或背叛。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违反了基本的感恩心和诚信原则。它揭示了某些人在利益面前忘记道义,对曾经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的人进行伤害。
吃着锅里的饭还要砸锅。
像有些不良的企业家、明星,赚着中国人的钱,却干一些有损中国利益的事,说一些有损中国的言语。
锅与碗的关系
吃着碗里望着锅里。
比喻一边享用现有的东西(碗里的),还惦记着更多未得到的东西(锅里的)。形容贪得无厌或态度不专一的俗语,其对应的成语是得陇望蜀。用于批评贪心不足的行为或情感不专一的态度。
锅碗瓢盆交响曲。
用来形容厨房中烹饪时各种厨具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情景。将其比喻为交响乐曲,表达的是一种喜悦的心情,可能是对厨房内做饭者的感激,也可能是表达作者的对生活的喜爱与享受。过平凡人的生活,就是每天演奏好“锅碗瓢盆交响曲”就行了。
锅里有碗里才有。
锅中食物充足了,碗中才能分到食物。比喻集体富有了,个人才能富有。家里有了,家庭成员才会有;大家有了,小家才会有;国家富强了,国民才会富足。因此我们要培养终身爱家、爱集体、爱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