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民的头像

何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7
分享

蓝花布

在乌镇,无论是在东栅还是西栅,随处可见的是一种蓝花布制成的各种旅游商品,有衣服,有帽子,有头巾,有围腰,有荷包,有手绢,各式各样的饰品,琳琅满目地挂在商店里,让人目不暇接。同行的女士们自然是在欣喜中挑挑选选,这里买一样,那里买一样,还不停地在身上佩戴比划,让同行的男同胞们拍照,不觉之间,背包中又增添了几样蓝花布制品。

且行且摄间,来到乌镇最有名的染房遗址“宏源泰”染房,进门便看见一宽阔的晾晒场,几十个十数米高的架子上晾晒着上百幅蓝花布,在微风中飘动,或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蓝白二色,在阳光下仿佛是天上的蓝天白云从天而降,飘飘扬扬,将天地溶为一体。这些蓝花布的图案有人物,有花草,有虫鸟,有动物,各种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灵动飘逸如梦幻世界。女士们和众多的游客一样欣喜若狂,穿行在这蓝格花花的世界中,大呼小叫地拍照留影。

据旅游指南介绍,宏源泰染房最早创建于宋代,是江南最有名的蓝花布印染房,原建于乌镇南栅,清光绪年间迁建于此。宏源泰染房印染的蓝花布,花色品种多,质量好,规模大,得附近运河之利,产品行销全国,尤其在江南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做衣服、做围裙、做头巾、做窗帘、做包裹皮都很受老百姓欢迎。

蓝花布在江南应该是最老的土布了,有的地方甚至称其为“祖母布”。在机器织布尚未引进之时,江南的蓝花布多为家机布,即人工织机织成的布,这种家机布虽然质感显得粗糙一些,但结实耐用,再配上各种蓝白花纹图案,就成了老百姓最喜爱的布料。据说宏源泰染房印染的蓝花布,不光图案精致,印染技术也十分了得,所印染的蓝花布,色泽鲜艳,经久不褪,即使布料已经用得快要烂了,那蓝白二色的图案依然清晰。听导游 讲,至今乌镇生产的蓝花布仍然还遵循着祖上留下的蓝花布生产工艺在生产。

照了相,女同胞们又蜂踊至宏源泰染房的商店中选购蓝花布制品,挑挑选选,每人都买了几样,好像不带点蓝花布饰品回去就是没来过乌镇似的。大多数妇同胞都 挑选了头巾和围裙,包上头巾,拴上围裙,一个江南女子活生生地就站在你面前了。

兰姐东挑西选,最后也和大家 一样选了一张头巾,一件围裙,还拴在腰上转过来转过去,问我好不好看。我说好看好看。说话间我仿佛听见外婆在唱:菜籽起角角,豌豆开花花,鸡公车啊吱呀吱呀,货郎卖布把乡下,乐坏了我的好妈妈,她挑红选绿,挑红选绿要把我打扮成一朵花呀。哎呀呀,好妈妈,不是你的女儿不爱花,只要一尺蓝花布,我要做张围腰帕,放学回来噻,好种庄稼!这是解放前后流行在我们川西坝子的一支民歌,小时候外婆爱唱,我也跟着唱,无意之间就学会了。小时候在外婆家我还看到过这种用蓝花布做的围腰,川西方言称围腰是围腰帕。那时的围腰帕是一种实用的用品,,比兰姐买的这种结实多了。而现在,这种蓝花布围腰只是一种装饰品了。

蓝花布生产工艺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你只需到宏源泰染房,去亲眼看看蓝花布的手工生产工艺流程,看那种和现代工艺相比土得掉渣的手工工艺,你就知道它是多么的接地气了,也就知道了蓝花布的生命之所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