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詹胜利的头像

詹胜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8
分享

书的花田

真是出乎意料!在和小伙伴捉迷藏时,看到墙角的楼梯,我灵机一动,蹑手蹑脚爬上阁楼,竟然撞见了父亲。

他倚着墙壁,捧着一本书,静静地坐在一把小木椅上,像入定的老僧,像沉思者雕塑。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在阁楼上看书的情形。我手足无措,怕惊扰了父亲,又悄悄地退了下来。

我有些好奇,父亲为什么要躲在阁楼上看书呢?阁楼里还有什么秘密呢?次日,趁着父亲外出,我又偷偷地爬上了阁楼。

阁楼光线很暗,只有一片亮瓦嵌在屋顶。阳光斜射下来,宛如舞台上的灯光。阁楼的角落,有个土黄色的木柜。我打开一看,里面藏满了书籍。《乐府诗集》《古文观止》《红楼梦》《唐宋传奇》《儒林外史》《呐喊》《彷徨》《子夜》《家》《春》《秋》《边城》《湘行散记》《沫若剧作选》等,像一棵棵探头探脑的草芽,只待春风一声令下,就会冲出地面。

像撞进花园的蜂,像钻进粮仓的鼠,捧着那本比砖还厚的《青春之歌》,我贪婪地咀嚼着,仿佛与林道静一同经历成长的喜怒哀乐。时间在此刻仿佛静止,我完全忘却了捉迷藏的小伙伴,心中只有那段动人的故事。

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笑着说:“你的喉咙真大呀!”

这时,我发现往日异常严厉的父亲,显得是多么亲切!

在阁楼的书柜中探寻,我找到了一个属于我的秘密花园。花园里散发着清凉宁静的气息,让我愿意长留其中,尽情享受这份安静和美好。

父亲似乎明了我的心情,有意把阁楼“让”给了我,再也很少涉足。

从小学三年级起,直到我考上初中离开家乡来到城里,一有空闲,我便像小猫一样蹿上楼梯,钻进阁楼这方小天地里,安安静静地读我喜欢的书。鲁迅先生在《自嘲》中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大概就是这种情形吧。

有时读书累了,我就伸伸懒腰,看微尘在阳光里跳舞;听雨点打在房顶上,和瓦片亲切交谈。或者,站起身来,凑近亮瓦,向与我示意的白云招手;看雨点儿在亮瓦上开出洁白的小花。这真是一种难言的欢愉呀!

最难忘的,是一个深秋的下午,风雨萧萧。我在小阁楼上,那片亮瓦下,看书看得入迷。一条乌梢蛇从屋檐缝里探了出来。我当时真是吓了一大跳,以为误入了蒲松龄的《聊斋之艳蛇》中。我慌忙跑下楼,告诉正在堂屋里做木工活的父亲。父亲安慰我说,那是家蛇,不会伤害人的。奇怪的是,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条乌梢蛇,或许,它怕吓着我,悄悄地溜走了吧?!

一本书就像一朵花,书页是它的花瓣,每个字就像花瓣上晶莹的露珠,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芬芳和心灵的沐浴。长时间的阅读积累,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块吸水的海绵,或是一座小小的水库,渐渐变得丰盈起来。文学的种子也在心中悄悄萌芽。

时间在阁楼上悄然流逝,我感受着阅读带来的满足与宁静。阁楼不再只是一个藏书的地方,它成为了我心灵的栖息地,一个让我悄然成长的秘境。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梦想者。那些书籍如同一扇扇窗户,打开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与想象。

一天,我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扉页,看见了一张小纸条,那是“摘掉右派分子帽子通知书“,父亲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感谢胡耀邦同志!“

我想,正是书籍,帮助父亲度过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吧?!

离开家乡多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依然常常想起阁楼,想起那片充满书香的温暖天地。阁楼的书籍不仅是我童年的记忆,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引,提醒我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