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疑心脚步声是时光剥下的壳,裹着不同年月的温度,在记忆里轻轻滚动。有时它落在青石板上,碎成几瓣潮湿的月光;有时陷进田埂的软泥里,沾着麦苗的清香;更多时候,它就贴在耳畔,像谁在耳边呵出的一句私语,倏忽又散在风里。
最早记挂的脚步声,是母亲的。那时我总在乡下的老屋里赖床,天刚蒙蒙亮,院坝里就传来“沙沙”的响动——是母亲踩着布鞋,在扫落在青石板上的桐花。她的鞋是自己纳的千层底,鞋头磨得有些发白,走起路来轻得像片云,却又带着沉甸甸的实在。我趴在窗台上看,晨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扫帚尖划过地面,那些粉白的桐花瓣就顺着她的脚步聚拢,堆成小小的一座山。有时她会停下脚,侧耳听一会儿屋里的动静,脚步声便断了,只剩下风卷着花瓣擦过墙根的轻响。等她确认我还在睡,又会继续往前走,“沙沙”声像一首慢板的童谣,把整个清晨都哄得暖洋洋的。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清晨都能听见父亲的脚步声。他是大队会计,要赶在社员上工前到大队部整理账本,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父亲的脚步声藏着股细致劲儿:先是“悉悉索索”的轻响,那是他坐在床沿摸找搭在椅背上的蓝布褂,鞋底蹭着地板的声音;接着是“嗒”两声,是他弯腰从木柜底层翻出账本匣子,脚步压得极轻,怕碰响柜角的铜锁;最后,当他把匣子挎在肩上,脚步声就变得沉稳起来,“踏、踏、踏”地穿过堂屋,像算盘珠落在木框上般规整。我总在父亲背后数他的脚步声,从大门口到天井坝石梯共二十步,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有一次我起得早,扒着门框看他,他正站在灶台边往搪瓷缸里倒热水,手背的青筋随着动作轻轻鼓着,倒完水转身时,脚步顿了顿,往我的房间望了一眼,又把缸子的盖子拧得紧了些,“嗒、嗒”地走出了院门。那一天,我坐在教室里翻课本,总觉得耳边少了串熟悉的节奏,直到放学回家,听见他“踏、踏”地从田埂那头走来,手里还攥着颗给我的野山楂,才觉得心里的空落被填得满满当当。
小学时,最难忘语文李老师的脚步声。他总穿草绿色的解放鞋,踩在楼木板上,“噔、噔、噔”的,像木槌敲老桩,带着厚实的认真。上课铃响,走廊里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木板还会“吱呀”应和,我们便赶紧坐直了腰,把课本摆得整整齐齐。他踱步讲课时,脚步总随着课文内容变:讲“飞流直下三千尺”,便“噔噔噔”轻快地跨遍教室,木板在脚下轻轻颤动,仿佛真有瀑布从我们头顶倾泻而下;讲“感时花溅泪”,又“噔——噔——”沉缓落下,每一步都像踩在沉甸甸的心事上。有一次我走神盯着窗外的麻雀,他用鞋尖轻轻碰了碰我的课桌,鞋跟在木板上敲了两下“噔、噔”,像两束光把我从迷雾里拉回。抬头时,正撞见他眼里的笑意,比黑板上的粉笔字还清亮。
长大后离开家,在城市里租了一间小屋,楼下有条热闹的巷子,每天都能听见各种各样的脚步声。清晨,卖豆浆的大爷推着小车走过,车轮“咕噜咕噜”地转,他的脚步声“踏、踏”地跟在后面,带着豆浆的甜香,混着蒸笼里冒出的白气,把整条街都熏得暖暖的;中午,放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过,脚步声“噔噔噔”地像撒欢的小鹿,书包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夹着清脆的笑声;傍晚,下班的人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过,脚步声“蹭、蹭”地有些沉重,像灌了铅似的,却又透着股踏实的劲儿。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走在空无一人的巷子里,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耳边回响,“嗒、嗒、嗒”,单调又孤独。忽然,巷口的路灯亮了,我看见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走过,老爷爷的脚步有些蹒跚,每走一步都要顿一下,老奶奶紧紧挨着他,脚步也放得很慢,两人的脚步声叠在一起,“踏——嗒,踏——嗒”,像一首慢节奏的二重唱。他们走得很慢,却很稳,路灯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长长的,像一条温暖的河。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城市的脚步声虽然嘈杂,却也藏着许多温柔的故事。
我的脚步声是时光的刻度,在不同的路上写着不一样的诗。踩在清晨的青石板上,它是枚温润的玉扣,“笃、笃”两声轻叩,便碰醒了墙根打盹的青苔,连砖缝里的露水都被震得晃了晃,顺着纹路滑成细线;走在午后的柏油马路,它又成了被晒化的糖,每一步都陷进柔软的热浪里,声音黏糊糊的,像刚从蜜罐里捞出来,沾着阳光的甜气;踏过秋夜的落叶堆,那便是给大地盖棉被时的轻响,“沙沙——”,每一片叶都在它落脚时翻个身,把藏了一天的月光抖落在我鞋尖。
它会和楼梯对话,一阶一阶数着“一、二、三”,像个认真的小学生;会在空走廊里捉迷藏,声音跑出去又绕回来,撞在墙上弹成细碎的回音;也会在雨巷里沉默,被淅淅沥沥的雨丝裹住,只露出半截湿漉漉的尾音,像只怕水的小兽,悄悄跟在我身后。这脚步声,是我和世界说悄悄话的方式,每一声都藏着我走过的路、看过的景,和没说出口的心事。
脚步声是会老的吧?就像母亲的脚步,后来渐渐慢了,再也扫不动满院的桐花;父亲的脚步,也不像从前那样沉稳,走起路来多了些迟缓,连挎账本匣子的手都有些发颤。可那些曾经听过的脚步声,却永远不会消失。它们藏在时光的褶皱里,藏在每一个熟悉的场景里,只要轻轻一触碰,就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把心填得满满的。
就像此刻,我坐在书桌前,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哒哒”的脚步声,是楼下的孩子在追逐打闹,那声音清脆又活泼,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忽然明白,脚步声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时光与时光的呼应,是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最温柔的印记。
